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錢氏論:「瘡疹是母腹中所受穢毒,故小兒患瘡疹,五

臟皆見證,故前人亦先有以制之也。《千金論》云:『方嬰 兒初生,宜進生地黃汁點孩兒口中,令便下黑穢,則 至老亦不害瘡疹。蓋便下黑者,此是腹中所受穢毒, 今人但見簡易平直而不用,抑亦顧目前,不思後患 者歟』。」

瘡毒令胃爛便血

小兒胃熱發斑,其斑既出於肌膚,今瘡疹正出,或外 被風寒所伏,或毒氣太盛,熱毒壅遏,則出不快。蓋毒 氣復輒還於裡。有誤服涼藥,使腠理祕,外不得出於 肌膚,毒氣倒於裡者。有被惡氣衝觸,不謹房事,復觸 入裡。甚者,皆可為胃爛便血,各隨證救之。如風寒所 伏者,當解表而散之,治瘡疹,麻黃湯是也。內外毒氣 壅遏,復入裡,當解毒,如犀角湯之類是也。冷氣入胃 冰伏者,當溫之,胃愛散之類是也。惡氣熏觸,不謹房 事,觸伏者,當燒乳香、赤朮、豬甲之類,服以蘇合香丸 等以禦之。又有毒氣內外,有所感冒陷伏者,急以麻 黃湯主之。《王氏手集》白花蛇散,橄欖核水煮服之,無 不立效。如有內外觸冒,失於救療,遂至胃爛便血。此 證最惡。急宜用犀角地黃湯、甘草散以解之。解之漸 甦醒。瘡出者活。神昏冒悶者死。

餘毒失解利則嘔吐并諸雜證

「脾胃主納而不出,大小腸主出而不納」,是平居飲食 水糓糟粕出納也。常論胃主納食,而瘡疹後嘔逆,是 有邪氣相干,使胃逆而不順,故使氣逆而吐也。其吐 有冷吐,有熱吐。瘡疹病後吐者,此餘毒在胃不解,當 仔細辨驗,終是不同。其熱毒在胃而吐者,令人心煩 作渴。小兒不住食乳者,是渴也。小便赤澀,手掌心有 汗,或熱,面赤,引飲停於胃中成痰,膈中不利,縱能食 乳聚滿,吐出如射,則一時胸中稍寬,又復飲乳者,渴 也。飲乳又吐,脈洪數,此熱吐也。冷吐者,不渴,飲食與 水,隨吃隨吐,面青白,手足冷,大小便利,宜細辨之。有 熱有餘毒在胃脘嘔吐者,宜服黃芩散、五苓散、人參 竹葉湯。若餘毒在中,口舌生瘡,下部亦有瘡,或下膿 血,服黃連散、三黃熟艾湯。發喘而煩躁,小便不利者, 燈心湯。若胃熱齒齦腫痛,妨其嚼食,至不欲食,煩熱 面黃者,宜服。闕三字槐花散。如毒入目者。服「凈心散」最 良。咽喉痛。并原本闕六字湯加麝香服之。或大便不通。致 熱毒攻於臟腑及眼。并咽喉腫塞。口舌壞爛者。以「如 聖湯」、紫河車散、紫雪之類。可選而用之。皆解餘毒之 要藥也。

預服油劑解毒

防患於未然者,則思熱毒未成瘡痘時,預服油劑以 解之。蓋小兒四肢微熱,食物似減,頭髮乾立,或時額 微熱,則與生油劑飲之。每夜如方法與飲,似覺四肢 熱,服之良久,就臥多至三五服,大小便利,四肢熱減, 邪毒漸退,疹痘雖出亦輕,尤良法也。

疹熱出難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為癰身體破

似是而非,若同而異,醫者當詳審於疑似之間。言斑 疹得熱則出愈難,此非得熱而出愈難,為氣不通營 衛,與毒氣混雜不行,故出難,非獨熱而難出也。胡不 觀大便不通,是氣不通行,故或便血,或為癰疱,或肌 肉破裂,以此觀之,氣不通,又熱毒之氣壅盛,毒在腸 中,則血滲入腸為便血,毒壅肢絡不行為癰疱,為身 體破裂。使其大便通。小便利。則無斯患矣。有此證者。 宜服犀角地黃湯、白虎湯、升麻湯、紫雪之類。便血以 牛黃散。可選而用之。

誤用巴豆則內虛而熱不除

表熱而蕩滌,故宜湯液以散之,取食積宜下之,用丸 子藥磨之。蓋用丸子藥者,取收攝之義也。今病瘡疹 是表熱,若用丸子藥反攻虛其裡,則表熱陷伏於裡, 其熱愈不除,復為倒黶,為便膿血,肌膚毒壅遏不通, 為痘癰,為腫毒瘡疹,不可用巴豆丸子藥者,但能取 腸中積熱故也。瘡疹表熱者,不可用。

勿用巴豆水銀輕粉

「小兒頭痛,身有大熱,口鼻有熱,咽乾痛,口頰生瘡,兩 目如火,耳尖手足指冷,脈洪大而作渴,面赤增寒,心 逆熱,口臭,此是伏瘡」子候。先當去熱毒邪氣,用大黃 湯煮湯液蕩滌其表熱,表熱散則諸疾皆愈矣。昧者 以巴豆、水銀、輕粉,此藥無去表熱之理,反傷臟也。蓋 巴豆、水銀、輕粉,但能去臟中驚涎積熱而已,豈可以 為瘡疹表熱者用。則用之者夭傷。不可不戒。

熱毒攻肝衝目

「肺金燥,心火熱,肝木風,脾土濕,各有所統。夫肝木勝, 脾土衰,且風入臟腑,熱則為腸風,為祕結,為下鮮血, 冷則為不食,為飱泄,為肢厥,此五行相生相尅之意 也。」熱則生風,由火盛而風作,肺金既受火尅,金衰不 能制木,則無金以制之。木勝肝旺,心火炎上,肝竅於 目,心熱壅則衝於目。故瘡疹之始,最宜防備之。使之 視井,則欲觀深視遠,則自運於目;得陰氣感之「搽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