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4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之矣。凡樂,黃鍾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鍾為羽。路鼓、《路鞀》,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九德之歌,九㲈之舞,於宗廟之中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之矣。

天神最尊,黃鍾為律之首,大呂為之合;地示亞於天神;而太簇為律之次,應鍾為之合,四望為嶽瀆。姑洗為陽聲第三,而南呂為之合;蕤賓為陽聲第四,而林鍾為之合,以祭山川。夷則為陽聲第五,而仲呂為之合,以享先妣。無射為陽聲第六,而夾鍾為之合,以享先祖。

「封以樹之,墳以識之,《春秋》享之」,則孝子玆孫在心之 樂,何時而或廢?封音砭同

上古不封不樹,殷周以來墓而不墳,春禴秋嘗,子孫之心與父母祖宗相接處。先儒謂「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神者也。」

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 於是封之,崇四尺。

問者覺而袱。一作謝曰:「五土融結,有形而有勢。五氣運 動,有祥而有沴。」沴音戾乖戾也問計切相傷也此嗣續盛衰之所繫。 孔子曰:「丘之禱久矣。則子孫之心,亦何時而不祭。」

「五土融結」 言地,五氣運動言天。地當其天之時則祥,天非其地之候則沴。然而祭者,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孔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則凡為人子者,不能致誠奉享於先人。雖曰能盜天地之和,而於孝思猶有一間,故先王立《祭統》《祭義》。

相土度地第四

相土之法曰:「周原膴膴,菫荼如飴。陟則在巘,復降在 原。」《公劉》此章實在相土度地之儀,相之度之,於以復 形勢,而區別豐淺之凝曰:「原隰既平,泉流既清,亦以 著山水之奇。」皆聲《詩》之至訓與《地官》司徒體國經野, 辨山林川澤、丘陵、墳衍之名物者,其齊矩以同規。

《周原》岐山之南廣平曰原。膴膴,土地腴美貌。菫,烏頭。荼,苦菜。飴,餳也。謂土豐而苦,草亦甘也。巘,山頂也。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平者山之不險,清者水之不淫。先言土地之宜,次舉相度之法,再論其泉流之利,而體國經野之法備矣。

陟則在巘,復降其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詩註》:「舟,帶也。」 言公劉至豳欲相土以居,而帶此劍佩以上下於山原也。愚謂:非是舟之者,是欲以舟而通之。「玉瑤」 當是水、口二山之名。「鞞琫容刀」 ,言水口之窄,如鞞琫之僅足容刀耳,即水口不容舟之說,甚言之詞也。故下文即接「逝彼百泉」 ,可想見水口之義。

「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莢物,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臝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痺。」 《本註》曰:「會,計也。計五土所宜動植之物也。動物,天產也,植物,地產也。毛物狐貉之屬,鱗魚鱉之屬,羽物翟雉之屬,介龜屬,臝蛙螾之屬,皆天產也。皁物柞栗之屬,膏物桐漆之類,覈物李梅之類,莢物薺莢之類,叢物萑葦之類,皆地產也。山林之民,得木之氣多,故毛而方。毛者木之氣,方者曲直之義。川澤之民」 ,得水之氣多,故黑而津。黑者,水之色。津者,潤下之義。丘陵之民,得火之氣多,故「專而長。」 專者,團聚也,火之象也。長者,炎上之義。得金之氣者,為墳衍之民,故晰而瘠。晰,白也,金之色也。瘠者,堅瘦之義。得土之氣者,為原隰之土,故「豐肉而痺。」 豐者,土之體。痺者,下之義。蓋五行運於天,而其氣寓於上,人物「皆稟是以生也。」

是以晉人謀去故絳。成公六年諸大夫皆曰:「必居郇。」音旬「瑕 氏之地,沃饒而近盬,國利君樂,不可失也。」韓獻子將 新中軍,且為僕大夫,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於寢庭, 謂獻子曰:「何如?」對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 構,易構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 疾。」膇音墜

郇,瑕氏,古國名。今之河東解縣有郇城,是。盬,鹽池也。煮海為鹹,煮池為盬。今猗氏縣有鹽池。惡疾。疢,構,成也,言疾易成也。墊溺困,水災。隘。羸,困也。沉溺,濕疾。重膇,足疾,下腫病也。土薄則濕氣勝,故有沉溺之疾。水淺則濕從下生,故有重膇之疾。

「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 民從教,十世之利也。夫山澤林盬,國之寶也。國饒則 民驕佚,近寶公室乃貧,不可謂樂。」公從之。夏四月丁 丑,晉人遷于新田。至哉,韓獻子之論亶!明土地之宜 與不宜。

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汾水》出太原,經絳北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