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刺客,無以報國,故呼巨卿,欲相屬以軍事,而反效 兒女子涕泣乎?刃雖在身,不能勒兵斬公耶』!延收淚」 強起,受所戒。歙自書表曰:「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 傷,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誠恨奉職不稱,以為朝廷 羞。夫理國以得賢為本,大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願 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終恐被罪,陛下哀憐,數賜 教督。」投筆抽刃而絕。
《杜林傳》:「林字伯山。隗囂素聞林志節,深相敬待,以為 持書平後,因疾告去,辭還祿食,囂復欲令彊起,遂稱 篤。囂意雖相望,且欲優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 所不能臣,諸侯所不能友,蓋伯夷叔齊恥食周粟,今 且從師友之位,須道開通,使順所志』。林雖拘於囂,而 終不屈節。建武六年,杜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 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於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 推鹿車,載致弟喪,乃嘆曰:「當今之世,誰能行義!我雖 小人,何忍殺義士!」因亡去。
《崔琦傳》:「琦為郎,梁冀請與交,琦引古今成敗以戒之, 作《外戚箴》,以言不從失意,復作《白鵠賦》以為風。梁冀 見之,呼琦問曰:『百官外內,各有司存,天下云云,豈獨 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過乎』?琦對曰:昔管仲相齊,樂 聞譏諫之言;蕭何佐漢,乃設書過之吏。今將軍累世 台輔,任齊伊公,而德政未聞,黎元塗炭,不能結納貞 良,以救禍敗,反復欲鉗塞士口,杜蔽主聽,將使元黃 改色,馬鹿異形乎?」冀無以對,因遣琦歸。後除為臨濟 長,不敢之職,解印綬去。冀遂令刺客陰求殺之。客見 琦耕於陌上,懷書一卷,息輒偃而詠之。客哀其志,以 實告琦曰:「將軍令吾要子,今見君賢者,情懷忍忍。可 亟自逃,吾亦於此亡矣。」琦得脫走,冀後竟捕殺之。 《蜀志先主傳》:「先主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 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 此。」
《晉書荀勖傳》:勖字公曾,時官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 勖言於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仗正義以伐違 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于四海,以德服遠也。」 帝稱善。
《魏書司馬楚之傳》:「楚之字德秀,晉宣帝弟太常馗之 八世孫。父榮期,司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為其參軍 楊承祖所殺。楚之時年十七,送父喪還丹陽。值劉裕 誅夷,司馬戚屬,叔父宣期、兄貞之並為所殺。楚之乃 亡匿諸沙門中,濟江,自楚陽西入義陽、竟陵蠻中。及 從祖荊州刺史休之為裕所敗,乃亡於汝、潁之間。楚」 之少有英氣,能折節待士,與司馬順、明道恭等所在 聚黨。及劉裕自立,楚之規欲報復,收眾據長社,歸之 者常萬餘人。劉裕深憚之,遣刺客沐謙害楚之。楚之 待謙甚厚。謙夜詐疾,知楚之必自來,因欲殺之。楚之 聞謙病,果自齎湯藥往省之。謙感其意,乃出匕首於 席下,以狀告之曰:「將軍為裕所忌憚」,願不輕率,以保 全為先。楚之嘆曰:「若如來言,雖有所防,恐有所失。」謙 遂委身以事之。其推誠信物,得士之心,皆此類也。 《王慧龍傳》:慧龍拜滎陽太守,仍領長史。在任十年,農 戰並修,大著聲績。招攜邊遠歸附者萬餘家,號為善 政。其後劉義隆將到彥之、檀道濟等,頻頓淮潁,大相 侵掠,慧龍力戰,屢摧其鋒。彥之與友人蕭斌書曰:「魯 軌頹鈍,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龍及韓延之可 為深憚。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訝之。」劉義隆縱反 間,云慧龍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邊,因執安 南大將軍司馬楚之以叛。世祖聞曰:「此必不然,是齊 人忌樂毅耳。」乃賜慧龍璽書曰:「義隆畏將軍如虎,欲 相中害,朕自知之。風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劉義隆 計既不行,復遣刺客呂元伯購慧龍首二百戶,男絹 一千匹。元伯偽反間,來求屏,人有所論。慧龍疑之,使 人探其懷,有尺刀,元伯叩頭請死。慧龍曰:「各為其主 也,我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義隆賊心未已,不殺元 伯,無以制將來。慧龍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 吾方以仁義為干鹵,又何憂乎?」刺客遂捨之,時人服 其寬恕。真君元年,拜使持節、寧南將軍、虎牢鎮都副 將,未至鎮而卒。臨沒謂功曹鄭曄曰:「吾羈旅南人,恩 非舊結,蒙聖朝殊特之慈,得在疆場效命。誓願鞭屍 吳市,戮墳江陰。不謂嬰此重疾,有心莫遂,非唯仰愧 國靈,實亦俯慚后土。修短命也,夫復何言!身歿後,乞 葬河內州縣之東鄉,依古墓而不墳,足藏髮齒而已。 庶魂而有知,猶希結草之報。」時制,「南人入國者皆葬 桑乾。曄等申遺意,詔許之。贈安南將軍、荊州刺史,諡 穆侯。吏人及將士共於墓所起佛寺,圖慧龍及僧彬 象讚之。呂元伯感全宥之恩,留守墓側,終身不去。」 《梁書·鄭紹叔傳》,「高祖為雍州刺史,紹叔補寧蠻長史、 扶風太守。東昏既害朝宰,頗疑高祖。紹叔兄植為東 昏直後,東昏遣至雍州,託以候紹叔,實潛使為刺客。 紹叔知之,密以白高祖。植既至,高祖於紹叔處置酒 宴之,戲植曰:『朝廷遣卿見圖,今日閑宴,是見取良會 也』。賓主大笑。令植登臨城隍,周觀府署,士卒器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