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萬五千里,曰神州」,是知神州之神也。〈《訂義》:〉劉迎曰:「地示即樂八變而出者,鄭既謂地示則主崑。」崘又謂「祭神州之神及社稷。」不知「神州」,崑崘何所據?
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臝 物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 致毛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 致象物及天神。
〈注〉土祇,《原隰》及平地之神。〈疏〉原隰及平地,以其生九穀,故知此土祇中非直有原隰,亦有平地之神也。若然,彼不言原隰而乃云土祇者,欲見原隰中有社稷,故鄭君《駁異》云:「五變而致土祇,土祇者,五土之總神。」
凡樂:函鍾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靈鼓、 《靈鞀》,絲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於澤 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注〉地祇,則主崑崘〈訂義〉王氏曰:「函鍾,西南方之律。萬物於是致養乎地,求地示而禮之,則其樂之宮,宜以物。致養之方,故以函鍾。」鄭鍔曰:「天神而地靈,故以靈名其鼓與鞀。」又曰:「樂用林鍾,言地為萬物之君,終於南呂,象其作成萬物之效;鼓、鞀言其德之靈,管象其生之眾;《空桑》言其道無所不容,《咸池》言其澤無所不遍,而丘之體又象地之方,祭之日用夏至一陰始生之日。以類求類,安有神之不出乎?」王昭禹曰:「言地示則大示,社稷五祀、五嶽四瀆、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之屬,莫不以類而畢出。」
《大祝》辨六號:一曰神號,二曰鬼號,三曰示號,四曰牲 號,五曰齍號,六曰《幣號》。
〈注〉示號若云后土地祇。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則執明水火而號祝。
〈訂義〉劉氏曰:「祭,示。祭地方澤。」
建邦國,先告后土,用牲幣。
〈訂義〉鄭康成曰:「后土,社神也。」〈按大宗伯注易氏引大祝告后土謂以大封之意告大示似指地言與鄭注異故並載備考〉
武王以伐商祭告后土
按《書經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 步自周,于征伐商。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
〈傳〉「后土」,社也。〈疏〉天子出征,必類帝宜社。此告皇天后土,即《泰誓》「類於上帝,宜於冢土」,故云「后土,社」也。僖十五年《左傳》云「戴皇天而履后土。」彼晉大夫要秦伯,故以地神后土而言之,與此異也。
秦
始皇二十八年東遊海上祠地主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始皇東遊海 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二曰地主,祠太山 梁父。蓋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圓丘云。」〈按本紀始皇東行在二十
八年
〉
漢
漢制,三歲一祭后土於汾陰,以夏至日祭地。
按《漢舊儀》,「漢法,三歲一祭地於河東汾陰后土宮,以 夏至日祭地,地祇出。」
武帝元鼎四年冬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按《郊祀志》,天子郊雍曰:「今 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 令談、祠官寬舒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祠后土, 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牢具,已祠盡 瘞,而從祠衣上黃。」於是天子東幸汾陰。汾陰男子公 孫滂洋等見汾旁有光如絳。上遂立后土祠於汾陰 脽上,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
元封四年祠后土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四年「春三月,祠后土,詔曰:『朕 躬祭后土,地祇見光集於靈壇,一夜三燭,幸中都宮 殿,上見光。其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
《元封六年》,行幸河東,祠后土。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六年「春三月,行幸河東,祠后 土。詔曰:『朕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為黃金。祭后土, 神光三燭。其赦汾陰殊死以下,賜天下貧民布帛,人 一匹』。」
太初二年行幸河東祠后土
按《漢書武帝本紀》,太初二年「春三月,行幸河東,祠后 土。令天下大酺五日,膢五日,祠門戶,比臘。夏四月詔 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應。其赦汾陰、安邑殊 死以下』。」
天漢元年春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宣帝神爵元年春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按:《漢書宣帝本紀》云云。
五鳳三年行幸河東祠后土
按《漢書宣帝本紀》:「五鳳三年春三月,行幸河東,祠后 土。詔曰:朕飭躬齋戒,郊上帝,祠后土,神光並見,或興 於谷,燭耀齋宮,十有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