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4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同傳曰:「老子無為自化,清淨自正。」韓非揣事情,循勢 理,故作《老子》。韓非同傳。此則老子行藏之道盡於是 矣。既正史不言老子適夷狄,師於竺乾,未知商隱何 為取信?孔宣父於魯襄公二十一年,至哀公十六年 卒,當周敬王也。聖自天資,而能廣學,師堯、舜、文王、周 公之道,以老子老而能熟古事,故仲尼師之。師之之 道,謂聖人學無常師,主善為師。又曰:「三人行,必有我 師焉」,非謂幼而師之,如堯、舜、文王、周公之聖德也。故 袁宏《後漢書》孔融答李膺曰「先君孔子,與子先人李 耳同德比義,而相師友」是也。孟軻論伯夷「非其君不 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言伊尹也,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論仲尼則曰:「可以仕則仕, 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乃所願學史 遷直筆,述乎聖德,以遺後人。爾來一千祀,歷諸百王, 行其道者夷夏寧,違其教者君臣亂。竺乾者,經史無 聞,佛書自言生於周昭王時,言後漢明帝夢金人有 傅毅對。徵於周、漢正史,並無此文,未知聃師、竺乾出 於何典。近世尚綺靡,鄙稽古,而商隱詞藻奇麗,為一 時之最。所著《尺題篇》,詠少年師之如不及,無一言經 國,無纖意之善,唯逞章句,因以知夫為錦者,纖巧萬 狀,光輝曜目,信其美矣。首出百工,唯是一端,得其性 也。至於君臣長幼之義,舉四隅莫反其一也。彼商隱 者,乃一錦工耳,豈妨其愚也哉!

《蒙齋筆談》:孔子以治《詩》《書》《禮》《樂》《春秋》六經,而一君無 所鈞用。老子謂六經先王之陳跡,非其所以跡,而教 之以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雌 應於下而風化。孔子居三月不出,得其為鳥鵲儒魚 傳沫細要者化為弟而兄啼,蓋以類覺之也。自以為 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而老子可以此正今之所謂 禪者,但言之不同爾。世語吾儒之言《易》則達,語佛氏 之言《禪》則眩,殆其不自了而惑於名。故為佛氏者,亦 不以其情告之,而待其自悟,使人人知孔子之得於 老子,而老子肯之,世豈復更有禪哉?吾嘗謂古之至 理,有不謀而冥契者,吾儒之言易,佛氏之言禪是也。 夫世固有不可言而終不可免於言,吾儒不得已則 命之曰《易》,以其運轉無窮而不可執也。佛氏不得已 而命之曰《禪》,以其不傳而可以更相與也。達其不可 執而眩其更相與者。禪與《易》豈二道哉?但不知二氏 初何以不相為謀,而表裏如此,惟其道之一爾。此段 老子先之以「性不可易、命不可變」者,此性命之真不 可言傳而語之者也。繼之以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者, 此其為不可執而可以更相與者也。孔子許顏淵曰: 「其心三月不違仁。」而莊子亦曰:「孔子不出三月而復 見老子。」蓋古之論道者,必以三月為節,天道一變也。 言之同,有至是哉!

《學齋呫嗶》:「《易繫辭》云:『生生之謂《易》』」,「『生生』兩字疊言之, 此大《易》之妙,而吾儒根極用功處。《易》者,變易也。所謂 生生者,變化無窮,生意不息,纔終於冬,復生於春;纔 盡於剝,旋生於復,靡有間斷。人之一身,消息盈虛,死 生得喪,萬事萬變,無出此理。而道家者流,乃謂修証 長生。若使人皆長生而不死,物皆長存而不亡,則一」 氣之消息盈虛滅矣,勢無此理也。釋氏又謂証無生 忍法。《經》曰不生不滅,則是使天下皆絕生意,人人物 物塊然如死灰槁木,豈有是事哉?方之吾儒「生則烏 可已」之言,「生生之謂易」之語,蓋覺夢之異也。世之昧 者,捨正學而流異端,何必昧者皆然,雖儒者亦間溺 其說矣。哀哉!

《祛疑說》。有客舉《倩女離魂》話,因及張紫陽與雪竇禪 師入定事,謂雪竇以禪定成至陰之爽,故不能持物 而還;紫陽以金丹凝至陽之神,故能持果而返。此事 之有無,不必深辨,大概先輩以此別性宗,與神形俱 妙之功用不同耳。因語客曰:「陽神能運物,陰神不能 運,固也。今山魈物精,邪鬼而已。飛瓦走石,運致寶貨, 瞬息千里,謂之陽神,可乎?」客不能對。後每以此問人, 莫得其說。嗚呼!知此說者,其知性命所以不同歟? 《筆記》教之持世者,三家而已。儒家本孔氏,道家本老 氏,佛家本浮屠氏。吾世為儒,今華吾體者,衣冠也;榮 吾私者,官祿也;謹吾履者,禮法也;睿吾職者,《詩》《書》也。 入以事親,出以事君,生以養,死以葬,莫非儒也。由終 日戴天,不知天之高;終日蹠地,不知地之重。故天下 蚩蚩,終無謝生於其本者,德大而不可見也。道家所 尚,清淨柔弱,聞齒以剛而缺,不聞舌以柔而折。以有 為為末,無為為本,故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賊莫大於 德有心,心有眼,吾有大患,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 化者不化。然其清淨可以治人,柔弱可以治身,若等 服而行之,不害為儒也。佛家自遠方流入中國,其言 荒茫奓大,多所譬諭,合群迷為真,指生死為妄,以太 虛為體。其法曰:「欲言則差,欲心則謬。如一漚生,一漚 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 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鑑戒錄》:「裴休相公性慕禪林,往往掛衲,所有兒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