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5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死。是故《經》云:「徒生徒死,甚可憐愍。」奉法行人,先崇此 意,生死大事,不可自寬。今略出《自慶》數條,繫在心首。 佛言:地獄難免,而今同得免離此苦。「一自慶也;佛言: 餓鬼難免,而今同得,遠於此苦,二自慶也;佛言畜生 難捨,而今同得,不樹此因,三自慶也。佛言:生在邊地, 不知仁義,今在中國,修習禮智,四自慶也。佛言:生長 壽夭,不知植福,福盡命終,還墮惡道,而今不以世樂 自娛,迴以供養,五自慶也;佛言:人身難得,一失不返, 有過盲龜浮木之譬,今得人身」,六自慶也。佛言:「六根 難具,今無缺損」;七自慶也。佛言:「丈夫男身難得,我已 得也。」佛言:「女人身者,須知佛性,則是丈夫,我已知也。」 佛言:「邪辯難捨,我今歸正法也。」佛言:「佛前佛後,是為 大難。我今相與,慷慨立志,既見色像,又聞正法,則同 鹿野,滅惑不殊也。」佛言:「見佛為難,我今頂禮,佛所記 像,功」用等倫也。佛言:「聞法為難,我今備得聞也。」佛言: 「出家為難,我今具隨眾也。」佛言:「出家專信倍復為難, 我今一心無敢二見,敬法愛法以法為師。」經中偈言: 「惟念過去世,供養為輕微,蒙報歷遐劫,餘福值天師。 淨慧斷生死,癡愛銷無遺,佛恩流無窮,是故重自歸。」

大忍惡對門二十二

夫道從苦生,不由樂果,德憑功建,非情所集。故《經》云: 「忍辱第一道,於諸眾生心無礙故。」以其在苦則多礙, 多惱,起不善業。今所以得無礙者,良由在礙而修無 礙,故礙而不為礙。既於礙而無所礙,豈非忍力之所 致乎?《經》云:「娑婆世界,五濁之剎,五痛、五燒,具諸惡報。」 是故發大乘者,多來此土,以救苦為資糧,以拔惱為 要行。此土一日修善,勝於他方淨國百千萬劫。所以 爾者,良由極苦之地,心不及善,而能於劇苦之中卓 然發意,忍苦受辱,豈不奇哉?所謂「火中生蓮華」,此實 為其有他方淨土無修福地,所以不及此土。何者?淨 國七財豐溢,不假布施,攝貧窮也;淨國律儀圓淨,不 假持戒,攝毀禁也。淨國則無辱無忍,穢土無事非辱, 在辱能忍勝他方也。淨國精進如救頭然,不假翹勤 攝懈怠也。淨國之人入法流水,念念修順無出入觀, 不假寂定攝亂意也;淨國智慧明滿,不假才巧說攝 愚痴也。又淨國之人非無弘誓,但弘誓之功不及淨 土,四攝四等例同無用。淨國樂故,則救苦之心薄;惡 土苦故,則進善之心猛。故《經》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也。夫欲發廣大心,行菩薩行,自非履危涉險,備受艱 難,蹈熾火,歷冰霜,嬰苦切,甘楚毒,於萬苦中而能忍 受者,則道場可踐。若無此惱,忍何從生?藉此煩惱,起 我諸善,所謂塵勞之儔,為如來種。當知忍者,有力大 人,功德之本。所謂忍痛癢,忍思想,忍疾病,忍饑苦,忍 疲勞,「忍寒暑,忍憂悲,忍熱惱,忍惡罵無恥辱,忍撾打 無恚礙,忍貪欲無愛著,忍憍慢無背道,忍所難忍,忍 所難行,忍所難作,忍所難辦。」能行此者,真可謂大忍 辱矣。

緣境無礙門二十三

經云:「在俗則謂之為縛,在道則謂之為解。」解即無礙 所致,縛即資待所招。今若欲有待於無待,則有待更 煩;無待於無待,則有待自遣。有待既遣,則無礙之門 可入。若志在於資養,便睹縛纏更重。但眾生凡類,觸 向多阻,不資於物,則自濟無方。資於物者,累之重也。 生累纏繞,解脫何由?今既深如其累,累實為苦。何以 「知之?今欲陸行,非車輿、人馬不動,一累礙也。今欲水 遊,非舟航不移,二累礙也。今欲養身,非衣裘屋宅,則 無所憑託,三累礙也。今欲養命,非粳糧黍粟、五味柔 軟,則無所資待,四累礙也。今欲修習一慧,髣像無向, 五累礙也。今欲求見一佛及一淨土,發奇特心,冥漠 不見,六累礙也。今欲徹視十方,障礙滿目,七累礙也。 今欲求佛聖智以除障惑,近是眾生心行而我不睹, 八累礙也。今欲披文尋義,雖課心力,近在淺言不達 意旨,九累礙也。今欲誦習經典受己忘漏,十累礙也。 凡此累礙其事無量,聖」人所無礙自在者,由何而致? 實由遠諸塵勞,自策為本,是所資待莫不勤役自辦, 不假於地而他為我用。所謂讓而得者,則其理通;求 而獲者,則其理滯。菩薩不求自利,但欲利益眾生,是 以其利在己,而得無礙。眾生常利我,忘彼所以,恆縛 而無解。聖是可求而得,非是永隔無津。今若欲學聖 捨凡者,當遵聖人所習。雖其途無量,然津濟要趣,唯 一解脫耳。故《經》云:「若自無縛,欲解彼縛」,斯有是處。今 欲學菩薩道,必須棄凡夫縛。凡夫縛者,唯願得五欲, 縱意自在,實大縛也。菩薩行人,棄之不顧。《經》云:「不得 畜養奴婢畜生,當自翹勤,出離生死。若假於他,他還 縛我,無解脫期。」今云:無奴不立,無婢不辦,此乃氣力 強梁之時。一旦臥床,百事同棄,自救不暇,何憂及人? 宜自勉勵,則解脫之門,易可豋耳。

一志努力門二十四

初從辨德,極於無礙。善惡二途,凡聖苦樂,明了審諦, 斯言備矣!唯應努力,勤而行之。《經》云:「感傷世間貪意 長流,沒於愛欲之海。吾獨欲反其源,故自勉而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