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言軌物,何得無體?」又諮:「亦應寄言軌物,非復無」 相,令答:「軌物義邊,理非無相。所言無相,本談妙體。」又 諮:「真實本來無相,正應以此軌物,何得隱斯真實,強 生言相?」令答:「真實無相,非近學所窺。是故接諸庸淺, 必須寄以言相。」
光宅寺法雲諮曰:「未審法身常住,是萬行得不?」令答 曰:「名相道中,萬行所得。」又諮:「既為萬行所得,豈是無 相?若必無相,豈為萬行所得?」令答:「無名無相,何曾有 得?寄以名相,假言有得。」又諮:「實有萬行,實得佛果,安 可以無相,全無所得?」令答:「問者住心,謂實有萬行,今 謂萬行自空,豈有實果可得?」又諮:「現有眾生,修習萬 行,未審何故全謂為無?」令答:「凡俗所見,謂之為有。理 而檢之,實無萬行。」又諮:「《經》說常住,以為妙有。如其假 說,何謂妙有?」令答:「寄以名相,故說妙有。理絕名相,何 妙何有?」
莊嚴寺僧旻諮曰:「未審法身絕相,智不能知。絕相絕 知,何得猶有身稱?」令答曰:「無名無相,曾有何身?假名 相說,故曰法身。」又諮:「亦應假名相說,是智所照。何得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令答:「亦得寄名相,慧眼所 見。」又諮:「若慧眼能見,則可以智知;若智不能知,則慧 眼無見。」令答:「慧眼無見,亦無法可見。」又諮:「若云無見, 有何法身?」令答:「理絕聞見,實無法身。」又諮:「若無法身, 則無正覺。正覺既有,法身豈無?」令答:「恆是寄言,故有 正覺。正覺既在,寄言法身,何得定有?」
宣武寺法寵諮曰:「未審法身之稱,為正在妙本?金姿 丈六,亦是法身?」令答曰:「通而為論,本跡皆是;別而為 語,止在常住。」又諮:「若止在常住,不應有身。若通取丈 六,丈六,何謂法身?」令答:「常住既有妙體,何得無身?丈 六亦能軌物,故可通稱法身。」又諮:「若常住無累,方稱 法身;丈六有累,何謂法身?」令答:「眾生注仰,妄見丈六, 丈六非有,有何實累?」又諮:「若丈六非有,指何為身?」令 答:「隨物見有,謂有應身。」又諮:「既曰應身,何謂法身?」令 答:「通相為辨,故兼本跡,覈求實義,不在金姿。」
靈根寺慧令諮曰:「未審為以極智,名曰法身?為以絕 相,故曰法身?」令答曰:「無名無相,是集藏法身;圓極智 慧,是實智法身。」又諮:「無名無相,則無身不身。既有法 身,何謂無相?」令答:「正以無相,故曰法身。」又諮:「若以無 相,故曰法身,則智慧名相,非復法身。」令答:「既是無相, 智慧豈非法身?」又諮:「如其有身,何名無相?若是無相, 何得有身?」令答:「於無名相,假說法身。」又諮:「若假說法 身,正存名相,云何直指無相,而謂法身?」令答:「既於無 相,假立名相,豈得異此無相,而說法身?」
靈味寺靜安諮曰:「未審法身乘應以不?」令答曰:「法身 無應。」又諮:「本以應化,故稱法身;若無應化,何謂法身?」 令答曰:「本以軌則之體,名為法身;應化之談,非今所 軌。」又諮:「若無應化,云何可軌?既為物軌,豈無應化?」令 答:「眾生,注仰蒙益,故云能為物軌。化緣已畢,何所應 化?」又諮:「若能益眾生,便成應化;若無應化,何以益物?」 令答:「能生注仰,軌則自成,何勞至人,俯應塵俗?」又諮: 「既生注仰,豈無應化?若無應化,注仰何益?」令答:「正由 世尊至極,神妙特深,但令注仰,自然蒙祐。若應而後 益,何謂至神?不應而益,故成窮美。若必令實,應與菩 薩豈殊?」
朱子全書
《釋氏》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也。今釋子亦 有兩般禪學,楊朱也;苦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則自是 假,今無說可闢。然今禪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 試看古經,如四十二章等經,可見。楊文公集《傳燈錄》 說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舊時佛祖是西域 夷狄人,卻會做中國樣押韻詩。今看《圓覺》云:「四大分 散,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是竊列子「骨骸反其根,精 神入其門,我尚何存」語。宋景文說《楞嚴》前面咒是他 經,後面說道理處是附會《圓覺》。前數疊稍可看,後一 段「淡如」一段,去末後二十五定輪與夫誓語,可笑。 宋景文《唐書贊》說佛多是華人之譎誕者,攘莊周列 禦寇之說佐其高,此說甚好。如歐陽公只說箇禮法, 程子又只說自家義理,皆不見他正贓,卻是宋景文 捉得他正贓。佛家先偷《列子》。《列子》說耳目口鼻心體 處有六件,佛家便有六根,又三之為十八戒。初間只 有四十二章經,無恁地多。到東晉,便有談議。如今之 講師,做一篇議,總說之,到後來談議厭了。達磨便入 來,只靜坐於中,有稍受用處,人又都向此。今則文字 極多,大概都是後來中國人以《莊》《列說》自文,夾插其 間,都沒理會了。
因說程子「耳無聞,目無見」之答。曰:「決無此理。」遂舉釋 教中有「塵既不緣,根無所著,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之 說,蘇子由以為此理至深至妙。蓋他意謂六根既不 與六塵相緣,則收拾六根之用,反復歸於本體,而使 之不行,顧烏有此理?廣因舉程子之說:「譬如靜坐時, 忽有人喚,自家只得應他,不成不應。」曰:「彼說出《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