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5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賞,求地獄之罰,頗類昔人。亞夫之詰,英布之問,有味 乎其言。此蓋眾息心之所詳,吾可得而略之。

答曰:「且阿保傅愛,慎及溷腴,良庖提刀,情怵介族。彼 聖人者,明並日月,化關三統,若令報應必符,亦何妨 於教?而緘扃羲唐之紀,埋閉周孔之世,肇結網罟,興 累億之罪;仍制牲牢,開長夜之罰。遺彼天廚,甘此芻 豢,曾無拯溺之仁,橫成納隍之酷。其為不然,宜簡淵 慮。若謂窮神之智,猶有不盡,雖高情愛奇,想亦未至」 於侮聖。釋曰:「知謂報應之義,緘羲周之世」,以此推求, 為不符之證。羲唐邈矣,人莫之詳。《尚書》所載,不過數 篇,方言德刑之美,遑記禍福之源。今帝典王策,猶不 書性命之事,而微闕文,以為古必無之,斯亦師心之 過也。且信順殃慶,咸列姬孔之籍,謂之埋閉,如小逕 并。但言有遠近,教有淺深,故使智者「與此而奪彼邪? 夫生必有欲,欲必有求,欲歉則爭,求給則恬,爭則相 害,恬則相安。」網罟之設,將蠲害以取安乎?且畋漁牲 牢,其事不異。足下前答已知牲牢不可頓去於今世, 復謂畋漁不可獨棄於古,未為通類矣。好生惡死,每 下愈篤。故宥其死者順其情,奪其生者逆其性,至人 尚矣,何為犯順而居「逆哉?」是知不能頓奪所滯,故因 為之制耳。聖靈雖茂,無以叡懵惛之心,弱喪之民,何 可勝論。罪罰之來,將物自取之。事遠難致,不由天廚 見遺,物近易耽,故常芻豢自甘。拯溺出隍,眾哲所共。 但化物不同,非道之異;不盡之讓,亦如過當。子長愛 奇,本不類此。

答曰:「足下論仁義,則云情之者少,利之者多。言施惠 則許其遺賢忘報。在情既少,孰能遺賢?利之者多,曷 云忘報?若能推樂施之士,以期欲仁之疇,演忘報之 意,引向義之心,則義實在斯,求仁不遠。」釋曰:「情仁義 者寡,利仁義者眾。聞之《莊書》,非直孤說,未獲詳校,遽 見彈責。夫在情既少,利之者多,不能遺賢,曷云忘報?」 實吾前後勤勤以為不得配擬二儀者耳。復非篤論 所應據正。若樂施忘報即為體仁。忘報而施便為合 義。可去「欲」字并除向名。在斯不遠誰不是慕。

答曰:「濟有生之類云云,斯旨宏誕,非本論所及,無乃 秦師將遁,行人言肆乎?」釋曰:「足下論《挾姬》釋,吾亦答 兼戎周。足下以此抑彼,謂福及高門,吾伸彼釋此,云 慶周兆物。足下據此所見,謂祚止公侯。吾信彼所聞, 云尊冠百神,本議是爭,曷云不及?夫論難之本,以易 奪為體,失之己外,輒云宏誕,求理之塗,幾乎塞矣。師 遁」言「肆」,或不在此。

答曰:「豈其相迫?居吾語子,聖人在上,不與百神爭長。 有始有卒,焉得無死之地」云云。釋曰:「豈其相迫,一何 務德?居吾語子,又何壯辭?凡為物之長,豈爭之所得? 非惟不爭,必將下之。不可見尊冠百神,便謂與百神 爭長,無乃取之滕薛,棄之體仁,知謂物有始卒無不 死之地,求之域內,實如來趣。」前釋所謂勝類諸區有 「誠亦宜然」者也。至如《山經》所圖,《仙傳》所記,事關世載, 己不可原。況復道絕恆情,理隔常照,必以於我,不然, 皆當絕棄,此又所不得安。

答曰:「夫辯章幽明,研精庶物」云云。釋曰:「逮省此章,盛 陳列代,文博體周,頗善師法,歌誦聖世,足為繁聲,討 求道義,未是要說耳。昔在幼壯,微涉群紀,皇王之軌, 賢智之跡,側聞其略,敢辱其詳惠示之篤,實勤執事。」 答曰:「何必陋積慶之延祚,希無驗於來生。蹲膜揖讓, 終不並足。竊願吾子捨兼而遵一」云云。釋曰:「不陋積 慶,已伸信順之條,貫希來生之驗,亦具感報之說。藻 袞大裘,同用一體;蹲膜揖讓,何為不俱行一世?理有 可兼,無謂宜捨。」

答曰:蜀梁二叔,甘人譯胥之譬,非本論所經,故不復 具云《釋曰》。近此數條,聊發戲端,亦猶越人問布,見採 於前,談肆業及之,無相多怪。然二叔為問,欲以卻編 戶之疑,沒而不答,誠有望焉。足下連國雲從,宏論風 行,吾幽生孤說,每獲竊議。此之不侔,事有固然,實由 通才所共者理,欻忘其煩,貪復息心。

《與孔中丞釋疑惑書》
齊·蕭子良

覽君書具一二,每患浮言之妨正道,激烈之傷純和, 亦已久矣。《孟子》有云:「君王無好智,君王無好勇。」勇智 之過,生乎患禍,所遵正當仁義為本。今因修釋訓,始 見斯行之所發誓念,履行欲卑,高同其美,且取解脫 之喻,不得不小,失存其大。至於形外之間,自不足及 言,真俗之教,其致一耳。取之者未達,故橫起異同。君 「云積業棲信,便是言行相舛,豈有奉親一毀一敬,而 云大孝未之前聞。夫仁人之行,非是殘害加其美;廉 潔之操,不藉貪竊成其德。如此,則三歸五戒,豈得一 念而可捨?十善八正,寧有瞥想之可遺?未見輕其本 而能重其末,所謂本既傾矣,而後枝葉從之。」今云二 途雖異,何得相順此言,故是見其淺近之談耳。君非 不睹經律所辨,何為偏志一方,埋沒通路?夫士未嘗 離俗施訓,即世之教,可以知之。若云斯法空成詭妄, 更增疑惑,應當毀滅。就即因而言閨門孝悌者,連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