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5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六十六卷目錄

 釋教部總論二

  齊竟陵王集淨住子淨行法門 皇覺辨德門一 開物歸信門二 滌除三業

  門三 修理六根門四 生老病死門五 剋責身心門六 檢覆三業門七 訶詰四大門

  八 出家順善門九 在家從惡門十 沈冥地獄門十一 出家懷道門十二 在家懷善

  門十三 三界內苦門十四 出三界外樂門十五 斷絕疑惑門十六 十種慚愧門十七

   極大慚愧門十八 善友勸獎門十九 戒法攝生門二十 自慶畢故止新門二十一

  大忍惡對門二十二 緣境無礙門二十三 一志努力門二十四 禮舍利寶塔門二十五

   敬重正法門二十六 奉養僧田門二十七 勸請增進門二十八 隨喜萬善門二十九

   迴向佛道門三十 發願莊嚴門三十一

神異典第六十六卷

釋教部總論二

齊竟陵王集

淨住子淨行法門

《遺教經》云:「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若住於世,無異我 也。」又云:「波羅提木叉住則我法住,波羅提木叉滅則 我法滅。」是故眾僧於望海再說禁戒,謂之布薩。外國 云布薩,此云淨住,亦名長養,亦名增進,所謂淨住身 口意身絜意,如戒而住,故曰淨住。子者,紹繼為義,以 沙門淨身口七支,不起諸惡,長養增進菩提善根,如 是修習,成佛無差,則能紹續三世佛種,是佛之子,故 云「淨住子。」

皇覺辨德門一

「九十六種道,而佛道為最上勝者,非無其義。夫立名 所以表德,非德無以顯名。有名未必具德,有德名非 虛唱。」是知名有真假,德有虛實。豈可道俗混同,竊名 假實,而不辨析者乎?今睹殊教異軌,分衢舛跡,未嘗 不有其名而闕其德,不無其稱而求其用。是知有名 無德者,外道也;有德無名者,佛道也。譬若濟海託舟, 踐途寄足。故《經》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 場,能辯事故。」如是四弘六度,俱稱道場。藉如此之勝 因,獲若斯之妙果。所以解脫去其累,般若窮其照;相 好表其容,法身顯其德。語其至仁,則三念齊想;言其 自在,則無畏獨步;談其累功,則十力為用;仰其妙極, 則不共之法。神通方便,無量法門,洞達三世,了照萬 有,卓然明顯,英聖超群,故號如來,十號具足,既自覺 於生死昏夜,又復起於未覺悟者,斯可謂有其名,德 無不包,具其美,德無不備。故知形端則影直,聲調則 響和。未見貌醜鑒鏡有悅目之華;體矬照水發溢群 之觀。《書》云:「不登山無以知天之高,不測水無以知地 之厚也。」凡如斯之異學,皆漏於佛之大道矣。故經云: 「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間者有 名無義,出世者有名有義。故《六師結誓經》問佛名德。 佛答云:「最正覺自得,不染一切法,一切智無畏,自然 無師保,至獨無等倫,自獲於正道,如來天人尊,一切 智無畏。」今各既知至德有歸,邪正異趣,善惡分逕,凡 聖路隔,幸得信因果,悟非常,順智流入正道。諸聖並 能悼川上之不追,悟交臂之潛往,病生滅之無窮,慕 我淨之恆樂。凡我咸已仰風餐化,割愛辭榮,豈得不 懍然增到,形命相競者乎。故當清和其性,哀愍有形, 等心存濟,以法惠施,不犯不取,有求不逆,常志大乘, 內外相副。是名「具足清淨度門。」

開物歸信門二

如來愍念眾生,愛同一子,何嘗不以善權方便,弘濟 益之津乎?所以垂形丈六,表現靈儀,隨方應感,法身 匪一。及其金容託體,相好莊嚴,顯發眾生,欣樂瞻睹。 「行則大千震動,眾魔懾伏;住則洞達諸定,外道歸化; 坐則演示方等,釋梵諮仰;臥則開一實道,三乘稟德。 言則三塗靜苦,笑則四生受樂。聞聲者證道,見形者 解脫。」當此之時,豈不盛哉!今者雖稟精靈,昏惑障重。 進不睹分衛國城,退不聞八音辯說,將由罪業深厚, 煩惱固牢。非唯恐不見前佛後佛,來聖近賢。深憂惡 道無由可絕。發如此意,實有切情之悲;運如是想,不 覺痛心之苦。豈容順默使流,宴安苦海,沉淪沸火,而 不自拔者乎。當須慷慨凜厲,挫情折「意,生增上心,懺 悔滅罪,去諸塵累,乃可歸信。自不堅強其志,忘身捨 命,捍勞忍苦,銜悲惻愴者,將恐煩惱熾火無由而滅, 無明重闇,開了未期。譬如牢獄重囚,具嬰眾苦,抱長 枷,牢大械,帶金鉗,負鐵鎖,捶撲其軀,膿瘡穢爛,周遍 形骸,臭惡纏帀。而欲以此狀求見國主貴臣,雖復一 心無怠,懇誠嘉到,恐升高殿,踐王筵,亦無由而果。假 令愍念,欲睹為難。何以故?以其具諸罪惡,不離苦具 故。若去枷脫鎖,洗垢嚴服,王不我礙,自然而現。今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