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5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歸信,亦復如斯。將見如來相好光明者,先當淨身口 意,洗除心垢,六塵愛染,永滅不起,十惡重障,淨盡無 餘。業累既除,表裏俱淨,方可運明想於迦維,標清心 於寶」剎,去諸塵勞,人歸信門,必然仰睹法身無礙。如 囚脫枷鎖,自然見於王,「我今除煩惱,亦必睹諸佛。」若 不如是,雖復慇懃倍切,直恐障礙難通,豈可不五體 投地,如泰山崩?一心歸信,無復疑想?奉為至尊皇太 子,七廟聖靈、龍神八部,一切劇苦眾生,敬禮十方一 切三世諸佛,求哀懺悔。既悔之後,常行柔軟「調和心、 堪愛心、不放逸心、寂滅心、真正心、不雜心、無貪恡心、 勝心、大心、慈悲安樂心、善歡喜心、度一切心、守護眾 生心、無我所心、如來心,發如是等廣勝妙心,專求多 聞修離欲定」,奉戒清淨念報恩德,常懷悅豫不捨眾 生。

滌除三業門三

身、口、意三禍患之首。故《經》云:「有身則苦生,無身則苦 滅。」既知其患苦,則應挫而滅之。滅苦之要,莫過懺悔。 懺悔之法,先當潔其心,淨其慮,端其形,整其貌,恭其 身,肅其容。內懷慚愧,鄙恥外發。《書》云:「禮無不敬,敖不 可長。」又曰:「過而能改,是謂無過。」《經》云:「於一切眾生,敬 之如親想。」各自省其過,然後懺悔。眾等從無始世界 「以來至於此生,由於身意造諸苦業,並緣愚痴,多違 至教,遂乃憍慢懈怠,形用不恭,眠坐放逸,行動輕傲。 或入出僧坊登上堂殿,禮拜旋遶形不卑恭;或於父 母師長上中下座善友知識前,服用不端,動止乖法, 非禮而觀,用違體製。或盜三寶財及親屬物,一切他 有抄掠強奪,欺誑增減非分相陵;或」淫佚恣縱,非時 非處,罔隔禽獸,不避親族,或造五逆,水火焚澆,攻略 坑陷,加毒無罪。或「劓,刖刵考掠、斫射傷毀,斬截、殘 害、剝裂、屠割、炮燒、煮炙燖瀹,諸如此罪,或為淫欲,或 為財利,或為慳貪,或為癡我,無慚賢愚,不愧聖達,今 思此過,若影隨形,怖懼慚愧,悲惻懺悔痛苦,懺悔已 有相加害者,從今已去,為真善友,生生相向,以法示 誨,願十方佛,特加攝念,悔身業障,永更不造。」次懺口 業,此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書》曰:「一言可以興邦,一 言可以喪國。」又曰:「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一發,榮辱 之主。《經》云:「不得離間惡口,妄言綺語,諂曲華詞,構扇 狡亂。」故知有言之患,招報實重。廣如《自愛經》彰斯業 相。又如經云:失命因緣,尚不妄語,何況戲笑,搆扇是 非。常以直心懺悔口業,次懺意業。意為身口之本,罪 福之門。《書》云:「檢七情,務九思,思無邪,動必正。」七情者, 喜、怒、憂、懼、愛、惡、欲者也。九思者,視思明,聽思聰,色思 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利思義。 此皆所以洗除胸懷,去邪務正。經云:「不得貪欲、瞋恚、 愚癡邪見。」故知萬惡川流,事由心造。何以知其然?若 瞥緣心起,故口發惡言,言由意顯,便行重罪。今欲緘 其言而正其身者,未若先挫其心,而次折其意。故《經》 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既心會於道,身過不遏而止; 意順於理,口失不防而滅。然身口業麤,易可抑絕;意 造細微,難可壑盡。廣如諸經,說其相狀。

修理六根門四

經云:「罪無定相,隨因緣造。」既是因緣而生,今亦隨因 緣而滅。前已懺其重惡,則三業俱明。又欲莊嚴容體, 則須六根清淨。固知心之驅役諸識,亦猶君之總策 諸臣。故《書》云:「君人者懍乎,如朽索之御六馬。」言其畏 敬御物,不及於亡。驗之此事,曉然俱了。但以萬境森 然,感發內外,更相因倚,搆接心識。故《經》云:「心王若正, 則六臣不邪。須各慚愧,制馭根識。」如《法句經·心意品》 說:昔有道人,河邊學道,但念六塵,曾無寧息。龜從河 出水,狗將噉龜。龜縮頭尾四腳,藏於甲中,不能得便。 狗去復出,便得入水。道人因悟,我不及龜,放恣六情, 不知死至。輪轉五道,皆由意根,故須聰明。六根罪業, 我從無始已來,眼根因緣,隨逐諸色,「見勝美之事不 能修學,見不善之業隨順履行。獲此雙眼其淨甚少, 惟見無慚無恥之色,不見賢聖神通方便作用之色。 雖有雙目與盲不異,是大可恥一也!我從無始已來 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說正善信忠勸矣,不能修學 反生憤結,聞邪惡事歡然順行,緣此因故,唯聞一切 不善音聲,不聞清淨正法之聲。十方諸佛常說妙法。 我今不聞,生聾不異。是大可恥二也。我從無始已來, 鼻根因緣,若聞正教戒德妙香,初不樂聞,反生妨礙, 聞諸惡欲邪媚之香,深心耽著,由此業故墮大地獄, 生在邊地,不聞賢聖五分之香,不聞三乘四攝等香, 使我輪迴常與善隔。是大可恥三也。我從無始已來, 舌根因緣造過特多,貪著厚味不淨說法,致此罪緣 常淪生死,是大可恥四也。我從無始已來,身根因緣 多造眾罪,自重輕他增長痴愛,由此業故得下賤報, 於佛勝緣無由攀附,是大可恥五也。我從無始已來, 意根因緣備造眾惡,至人經教拔苦出要,心不希行 更生違拒,乃學異論,規圖罪種致無正信」,求名求利。 增長我見。乖僻尢重。臨死之時方悔虛過。此大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