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與前論本同譯別

《攝大乘論釋》十五卷。

右論本二卷。無著造《釋論》十二卷。世親菩薩造。解兄論本義。

《攝大乘論釋》十卷。

右晉西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攝大乘論釋》十卷。

右唐元奘譯第三出已上三論釋本同譯別。

《攝大乘論釋》十卷。

右無性菩薩釋。唐元奘譯。與前三論本同譯別。

《佛性論》四卷。

右天親菩薩造。解釋《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論》十品說自性十相為顯二義。一顯本有不可思議境界。二顯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顯已能令無量功德圓滿究竟。故造斯論。

《決定藏論》三卷。

右《顯了大乘全量八識心境分量善惡因果。論》述此理,決定無移。

《辯中邊頌論》一卷。

右彌勒說執空執有為二邊虛妄分別有于此二都無。此中惟有空等頌辯中邊二義故。

《中邊分別論》二卷。

《辯中邊論》三卷。

右世親菩薩造。釋彌勒《中邊論》頌。此論說七義:一相,二障,三、真實,四、修諸對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無上乘。

《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

右不顯造者。顯示第一義諦佛性體相德用等。

《大乘成業論》一卷。

《業成就論》一卷。

右本同譯別。天親菩薩造業。謂身口意三業。以一切造善造惡。生聖處墮惡道。皆不離三業而得成就。

《因明正理論》本一卷。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右陳那菩薩造。本同譯別。詳略有異。唐譯後序云。「此論抗辯標宗摧衺顯正。因談照實明障顯理。入言趣本,正以離衺。西方時彥鑚仰彌深。」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右大龍菩薩造。《釋因明論》。

《唯識論》一卷。

右天親菩薩造《本論序》云:「此是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此論本末明三種空:一者、人無我空,二者、因緣法體空,三者、真歸佛性空。我空者,凡夫妄想于五陰因緣法中,見我為有,實不可得,猶如兔角,五陰無常,我亦無常,如是知者,名人無我空。因緣法空者,如薪火相待無實,離薪無火,離火無薪,見火說」 假名薪,見薪說假名火。能成所成,相待不離,能所亦實無,是名因緣法體空。真如法空者,佛性名第一義空,無世間色相有為法故,非是同于無性法故,以具真如法體,故名不空空,是名真如法空。實無前境界,但眾生妄見,有外境界,故名唯識,又名《破色心論》,但破虛妄煩惱結使心,不破佛性清淨心也。

《唯識二十論》一卷。

《唯識三十論》一卷。

《大乘唯識論》一卷。

右天親菩薩造

《轉識論》一卷。

《顯識論》一卷。

右已上並說《三界唯識》法義。

《成唯識寶生論》五卷。

右天親造三十本頌說唯識義。護法菩薩造論五卷。解釋成前三十頌義。亦名《二十唯識論釋》。

《成唯識論》十卷。

右護法安慧菩薩等十師造此論,能成就天親三十頌論,令義理圓成,故名《成唯識論》。盡邃理之微,闡法王之奧,為令學者破空有迷謬執,生正解,斷重障,證真解脫故。

《大丈夫論》二卷。

右提婆菩薩造。論云:「能成種智果,施因為最大。一切眾事具,無不由施成。施是生大道,出世之胞胎,救一危難人,餘勝一切施。一切善法行,悲心施為首。」 二十九品,廣說施法。

《入大乘論》二卷。

右堅意!菩薩造,欲為眾生遮苦因故,為救偏執衺見,顛倒思維,不解實義,不順佛智、謗正法得大罪報者。如是得生、聞、修、思,乃至具足一切智故。

《大乘掌珍論》二卷。

右清辯菩薩造。序云:「為悲憫世間種種邪見,生死籠樊,無量憂苦,故欲令學人易證真空,速入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