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音不絕,然而《三藏》經論,闕而無補。元和四年,雲門僧 靈澈,流竄而歸,棲泊此山。將去,言於廉問武陽韋公, 公應之如響。往年公夫人蘭陵蕭氏,終有釵梳珮服 之資,而於荊州買良田數頃,收其租入,以奉檀施。至 是取之,增以清白之俸,而經營焉。爰即洪州諸寺,雜 理其事,琱函飾軸,漬蘗磨墨,僧謀而吏書,暑兆而寒 就。先命度地之宜,以圖建置,默設規制,懸成剞劂,乃 結構而浮於江,以至於東林,施為殿堂,用尊祕藏。得 浮槎大德義彤為之主,受持灑掃者七人,以備名山 之闕,而資學者,公之素志爾。初彤公受具于廬山浮 槎寺,常討《大藏》,惡其部帙繁亂,將理之不可,遂發弘 誓,四十餘夏,果得至焉。于是搜遠近之遺函墜卷,目 在辭亡者得之,互文合部者兼之,斷品獨行者類之, 本同名異者存之,以偽亂真者標之。又病前賢編次, 不以註疏入藏,非尊師之意。并開元庚午之後,洎德 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相繼新譯,大凡七萬四千 九百餘卷,立為別藏。著《雜錄》七卷,以條貫之,合《開元 崇福》舊錄,㹅一萬卷,舉藏以志函,隨函以命軸。微塵 句偈,如在常中,然後金石之說,流于娑婆者,盡在於 茲山也。五年,韋公薨。七年,博陵崔公以仁和政成,憫 沒舊績,由是東林以遺公,得請篆刻之,盛其成公故 家,府從事李肇為之文曰:「多羅之教,神道不測。迦葉 承之,布西域兮。毗尼之用,其法翼翼。優波受之,垂作 則兮。阿曇之文,演暢宗極。苾芻龍象甚奇特兮。三者 之藏,傾如轥墨。王公大人,為之飾兮。韋公之績,崔公 之德。及茲寶藏,何崱屴兮。崇崇二公,合發願力,傳之 歷劫,千百億兮。鑪峰之北,靈壇之側,系之《迦陁》,金石 刻兮。」

《法華院石壁經碑》
白居易

碑在石壁東,次石壁在廣德法華院西南隅,院在重 元寺西若干步,寺在蘇州城北若干里,以華言、唐文 譯刻釋氏經典,自經品眾佛號以降,字加金焉。夫開 上悟入諸佛知見,以了義度無邊,以圓教垂無窮,莫 尊於《妙法蓮華經》。凡六萬九千五百五言;證無生忍, 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詰經》,凡二 萬七千九十二言,攝四生九類,入無餘涅槃。實無得 度者,莫先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五千二百八十 七言,壞罪集福,淨一切惡道,莫急於《佛頂尊勝陀羅 尼經》。凡三千二十言,應念順願,願生極樂土,莫疾於 《阿彌陀經》。凡一千八百言,用正見觀真相,莫出於《觀 音普賢菩薩法行經》。凡六千九百九十言。詮自性,認 本覺,莫深於《寔相法蜜經》,凡三千一百五言。空法塵, 依佛智,莫過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凡二百五十八 言。」是八種經,具十二部,合一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 七言,三乘之要旨,萬佛之祕藏盡矣。是石壁積四重, 高三尋,長十有五丈,厚尺有咫,有石蓮敷覆其上,下 有石神固護其前,後,火水不能燒漂,風日不能搖消, 所謂施無上法,盡未來際者也。唐長慶二年冬作,太 和三年春成。律德沙門清晃矢厥謀,清海繼厥志,門 弟子南容成之,道則終之。寺僧契元捨藝而書之,郡 守居易施詞而讚之。讚曰:「佛涅槃後,世界空虛,惟是 經典,與眾生俱。設有人書貝葉上,藏檀龕中。非堅非 久,如」蠟印空。假使人刺血為墨,剝膚為紙,即壞即滅, 如筆畫水噫,畫水不若文石,印蠟不若字金。其功不 朽,其義甚深,故吾謂「《石經》功德,契如來付囑之心。」

《華嚴經社石記》
前人

有杭州龍興寺僧南操,當長慶二年,請靈隱寺僧道 峰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至《華嚴世界品》,聞廣博嚴淨 事,操大喜,發願于白黑眾中勸十萬人轉《華嚴經》一 部,十萬人中又勸千人諷《華嚴經》一卷。每歲四季月, 其眾大聚會,于是攝之以社,齊之以齋。自二年夏至 今年秋,凡十有四齋。每齋,操捧香跪啟于佛曰:「願我 來世生華嚴藏世界大香水海上寶蓮金輪中毗盧 遮那如來前,與十萬人俱,斯足矣。」又于眾中募財置 良田十頃,歲取其利,永給齋用。予前牧杭州時,見操 發是願。今牧蘇州時,見操成是功。操自杭詣蘇,凡三 請于予曰:「操八十二矣,朝夕待盡,恐社與齋來者,不 能繼其志,乞為記誡,俾無廢墜。」予即「十萬人中一人 也,宜乎志而贊之。」噫吾聞一毛之施,一飯之供,終不 壞滅,況田千畝,齋四時,用不竭之征,備無窮之供乎? 噫吾聞一願之力,一偈之功,終不壞滅,況十二部經, 常出于百千人口乎?況十萬部經,常入于百千人耳 乎?吾知操徒,必果是願,若經之句義,若經之功神,則 存乎本傳,若社人之「姓字,若財施之名數,則列于別 碑。」斯石之文,但敘見願即「來緣」而已。寶曆二年九月 二十五日,前蘇州刺史白居易記。

《香山寺新修經藏記》
前人

先是,樂天發願,修香山寺,既就迨今七八年。寺有佛 像,有僧徒,而無經典,寂寥精舍,不聞法音。「三寶闕一, 我願未滿。」乃于諸寺藏外雜散經中,得遺編墜軸者 數百卷,帙以《開元經緣》,按而校之,于是絕者續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