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脫,守者失色,復為著至殿前,獨宥瑀二人,即重罰。因 著《般若經靈驗》一十八條,乃造寶塔貯經,檀香為之, 高三尺,感一鍮石像忽在庭中奉安,塔中獲舍利百 粒。貞觀十一年,見普賢菩薩。冉冉向西而去。

《法苑珠林》:邢州司馬柳儉,隋大業十年任岐州岐陽 宮監。義寧元年坐誣枉繫大理寺。儉至心誦《金剛般 若經》,有兩紙未通,不覺眠睡,夢一婆羅門僧報云:「檀 越宜誦經令遍,即應得出。」儉忽寤,勤誦不懈。經二日, 忽有敕喚就朝堂放免。又儉別時夜誦經至三更,忽 聞有異香散漫滿宅,至曉不絕,蓋感應所致也。儉至 終,計誦經得五千餘遍。

《法華持驗》隋益州招提寺釋慧恭與同學僧慧遠結 契,後遊荊揚,訪道而歸,契闊三十年。夜話次,遠語如 流,師默無所對。遠曰:「仁者無所得耶?」師曰:「性闇無解。」 遠曰:「何不誦一經乎?」師曰:「惟誦《法華普門品》一卷,當 為誦之,但至心聽。」乃結壇升高座,始發聲唱經題,覺 有香氣。久之,聞天樂振空,雨花零亂,經已方歇。遠敬 禮謝之。

隋,釋法朗,南陽許氏,棲止無定。多住鄂州。時誦讀諸 經,志專《法華》。潔誓誦之,一坐七遍。如是良久,聲如雷 動,遠近亮徹,世因目為《法華朗》焉。有比丘尼為鬼所 著,《超悟元解》,莫不稱為聰悟。師曰:「此邪鬼也。」厲聲呵 之,魅即怖去,霍然如失。

隋雍州釋法喜,襄陽李氏。七歲出俗,志持《法華》。仁壽 中,住京師禪定寺。欲冥祈靈爽,誓誦《蓮經》千遍。因不 止舊室,巡繞梵誦,數滿八百,誓心不散。同寺僧忽見 有寶車瓔珞入師房內。迫而觀之,了無所睹。方知幽 通之感。

《法苑珠林》。「隋鄜州寶室寺沙門法藏,戒行精淳,為性 質直。至隋開皇十三年,於洛交縣韋川城造寺一所。 佛殿精妙,僧房華麗,靈像旛華,並皆修滿。至大業五 年,奉敕融併寺塔送州。大寺有破壞者,藏師並更修 補,造堂安置。兼造一切經,已寫八百卷,恐本州無好 手紙筆,故就京城舊月愛寺寫。至武德二年閏二月」 內身患,二十餘日,乃見一人,身著青衣好服,在高閣 上手把經卷,告法藏云:「你立身已來,雖大造功德,悉 皆精妙,唯有少分互用三寶物,得罪無量。我今把者, 即是《金剛般若》。汝能自造一卷,令汝所用三寶之物, 得罪悉滅。」藏師於時應聲即答言:「造藏師雖寫餘經, 未寫《金剛般若》,但願病瘥,不敢違命。」既能覺悟弟子 更無餘物,唯有「三衣、瓶缽、偏袒祗支等,皆悉捨付大 德及諸弟子。」並造《般若》,得一百卷。未經三五日,臨欲 捨命,具見阿彌陀佛來迎。由經威力,得生西天,不入 三塗。

法華持驗隋終南山悟真寺釋法誠,雍州樊氏。止藍 田王效寺,專誦《法華》。負笈歷遊名嶽,法華三昧,矢心 奉行。夢感普賢勸書大乘,乃命工書八部《般若》,又造 華嚴堂,竭其精志,書寫受持。時弘文學士張靜夙善 翰墨,請至山舍,含香繕寫終部。時感異鳥飛至經案, 自然馴擾。貞觀初,手寫《法華》,正當露地,因事他去。未 收,值洪雨滂注,趨往觀之,合案並乾,餘便流潦。 隋釋法泰,眉州隆山人。常誦《法華》,手寫經一部,數有 靈瑞。向益州裝演,俄墮笮橋水中,求之不得。師悲泣 巡岸上下,忽望小洲上有一襆,命取之,乃經也。草木 擎之,宛無濕處。師不勝歡喜,即至成都。裝竟,以檀香 為軸,備極莊嚴,還供本寺,每夜異香滿室。師勤持誦, 夜必一遍。時有彪法師在彼寺講經,夕至師誦經所, 見有諸人眾胡跪合掌,彪流汗而退。

《宋高僧傳》:「唐潤州攝山棲霞寺釋智聰,嘗住揚州安 樂寺。大業之亂,思歸無計,隱江荻中,誦《法華經》,七日 不食。恆有虎遶之,聰曰:『吾命須臾,卿須可食』。虎忽發 言曰:『造天立地,無有此禮』。忽有一老翁榜舟而至,翁 曰:『師欲渡江至棲霞寺,可即上船』。四虎一時淚流。聰 曰:『爾與我有緣耶』?于是挾四虎利涉。既達南岸,船及」 老人不知所在。聰領四虎,往棲霞舍利塔西經行坐 禪。眾徒八十,咸不出院,若有所事。一虎入寺鳴號,以 為恆式。聰至貞觀中遷化,年九十九矣。

《法苑珠林》:「唐曇韻禪師,定州人。隋末喪亂,隱于離石 北山。常誦《法華》,欲寫其經,無人同志,如此積年。忽有 書生來詣之,乃以寫經為請,禪師大歡喜,清旦食訖, 澡浴,著淨衣,入淨室,受八戒,口含栴檀,燒香懸幡,寂 然抄寫。至暮方出。明復如初,曾不告倦。及繕寫畢,乃 至裝褫,一如正法。書生告去,送至門,忽失所在。禪師」 持誦曾無暫廢。後遭胡賊,倉卒逃避,方箱盛其經,置 高岩上。經年賊敗,乃尋經於岩下獲之。巾箱糜爛,應 手灰滅,撥朽見經,如舊鮮好。

《三寶感通錄》:益州新繁縣西四十里王李村,隋時有 書生姓苟氏,善正書而不顯跡,人莫能知之。嘗于村 東空中,四面書「《金剛般若經》,擬諸天讀誦,人初不之 覺也。後值雷雨,牧牛小兒於書經處立而不沾濕,其 地乾燥,可有丈餘,及暗,村人怪之。爾後每雨,小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