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蟒死矣。」捕賴及家人鞫問伏辜,黥配海外,籍其家,今 為詹安撫居宅。

宋張孝純有孫,五歲不能行,或告之曰:「頃淮甸間一 農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觀世音》名號不輟,遂感觀 音示現。因留四句偈曰:『大智發于心,于心無所尋。成 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農夫誦偈滿百日,痼病頓愈。 孝純遂教其孫及乳母齋戒持誦,三月而步武如常。 兒患腿足者,誦之皆驗。

元,南京大寧坊王玉,年踰四十,無子。至元二年乙丑, 於友人馬公酌家神前見《白衣觀音經》,問此經何來, 馬云:「庚申春大軍南還,擄帶南人,止宿本家,遺下而 去。」玉取回,專心持誦不怠。丁卯歲四月十四夜,岳母 劉氏夢白衣人頭戴金冠,攜一童子來曰:「吾與汝送 聖奴來。」劉氏接抱,恍然而寐。明日巳時,妻張氏生一 男,神氣聳秀,果有白衣之異,即名子曰《聖僧奴》。夫婦 遂發願刊施五百卷,以酬抱送之恩。

元陶氏十六娘,常熟徐村人。年二十六,寡居,無子,願 生淨土,恆持念《觀音普門品》。忽夢白衣人手挈白蓮 花一朵與食之,覺後心神頗異,嗣裝一小閣,西向誦 彌陀經念佛。甫三年,見佛現光明,經函上有火團,如 彈子大。氏恐燒經,手撲之,乃得舍利一顆。終時化佛 來迎,別眾而去。

《元史吳澄傳》:「英宗即位,澄超遷翰林學士,進階太中 大夫。先是,有旨,集善書者,粉黃金為泥,寫浮屠藏經。 帝在上都,使左丞速速詔澄為序。澄曰:『主上寫經,為 民祈福,甚盛舉也。若用以追薦,臣所未知。蓋福田利 益,雖人所樂聞,而輪迴之事,彼習其學者猶或不言。 不過謂為善之人,死則上通高明,其極品則與日月 齊光。為惡之人,死則下淪污穢,其極下則與沙蟲同 類。其徒遂為薦拔之說,以惑世人。今列聖之神,上同 日月,何庸薦拔?且國初以來,凡寫經追薦,不知幾舉。 若未效,是無佛法矣;若已效,是誣其祖矣。撰為文辭, 不可以示後世,請俟駕還奏之』。」

《必蘭納識里傳》。必蘭納識里者,授開府儀同三司,仍 賜三臺銀印,兼領功德使司事,厚其廩餼,俾得以養 母焉。至治三年,改賜金印,特授沙律愛護持,且命為 諸國引進使。至順二年,又賜玉印,加號「普覺圓明廣 照弘辯三藏國師。」二年,與安西王子月魯帖木兒等 謀為不軌,坐誅。其所譯經,漢字則有《楞嚴經》,西天字 則有《大乘莊嚴寶度經》《乾陀般若經》《大涅槃經》《稱讚 大乘功德經》。西番字則有《不思議禪觀經》,通若干卷。 《癸辛雜識》:行御史臺監察御史周維卿,以言事忤權 臣,得罪遠流西北方,名哈剌和林,去燕京八千里。周 知不免,日夕持誦《高王觀世音經》。一夕,夢有僧問之 曰:「汝曾誦《高王觀世音經》否?」曰:「然。」僧於是口授一咒 與之,此觀世音菩薩應現解厄神咒也,持誦一萬二 千遍,可以免難。夢中熟誦,及覺,即書之紙,自是持誦 不輟。無何,得還燕京,而權臣怒猶未已,復繫刑部獄。 周在獄持誦益勤,未幾遣使雲南以自贖。至彼,合蕃 僧加瓦八遍閱《大藏經》,得梵本咒,比夢中惟欠三字。 未幾,權臣誅,遂除刑部郎中,還其妻子財物,以為誦 咒之力云。「咒曰答侄他。」侄音只他音拖唵呿羅。哆。呿音區呿 囉。哆呿呵。多羅呿。哆囉呿。哆娑呵 觀音持驗明刑科李清,字心水,廣陵人。初有一子痘 殤,母姜安人追悼不已,日誦《白衣觀音經》,為子祈嗣。 未幾,心水查盤紹興,夢一婦人抱兒入室,面帶痘痂, 似將愈而落者。語心水云:「如雲如月。」覺而異之。晨起, 適某生以繡觀音贈抱兒如夢,上題一詩,起有「彩雲 香繞海天潮」,末有「還來丹桂月中飄」之句。恰應「雲月」 二字。時夫人甫孕,果生子。

明洪武間,吉安廬陵縣龍子翬同室蕭氏,篤於伉儷, 求子甚難。己卯十月,其妺淑柔得《白衣五印心經》,與 嫂同覽,見卷末祈嗣事跡,種種靈驗。蕭氏悚然敬信, 發願持齋誦經,併許施《白衣經》千卷。次年八月十六 日舉一子,形容清秀,名桂生,果符所禱。又宣德四年, 彰德府張貴隨淮王之國,於廣東得《白衣經》。六年歸 里,偕妻田氏,發心施經求嗣。未幾得男,經願未酬,十 二歲忽病故。夫婦痛心追悔,焚香虔禱,施經一千五 百卷。丁巳二月,復生一子,持驗彰彰如是。

金剛持驗明永樂間,揚州如皋縣城北三十里,有孫 公廿二者,長齋建菴,晨昏莊誦「《金剛經》三十卷,如是 者四十年。」時當草昧,邑瀕於海,無城郭豺狼為害,或 往來村墟聽經聲,輒俛首去。偶𩗗風大作,鄰屋皆蕩 析,公誦經如常,菴巋然無恙,室無扄鑰。諸檀那所施 米糓錢帛,勿論僧俗遇乏,概分給之,深得不住布施 之義。逝後,鄉人立祠耑祀。二百餘年以來,每值春秋 祭賽,巫祝必諷誦《金剛經》,以妥其神。今郵亭曰「孫公 鋪」者,其遺址也。

明宣德間,川西鶴觀道士陳入元,志求長生,精思日 夜,禱神授法。夜夢一人,形貌異常,自稱執金剛神謂 元曰:「爾求長生,速往岷山,禮智融和尚,當授汝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