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襄陽至廬山,寓慧永之西林寺,欲于山東建寺。經營 之際,山神降靈,願加資助。信宿風雷夜作,雲雨晦冥, 明發就觀,則有良木殊材,駢羅委積。時伊為九江刺 史,驚其神異,奏立寺焉,曰「東林」,殿曰「神運。」

《雲仙雜記》:「廬山遠法師命盡之日,山中峰澗寺落皆 見千眼仙人成隊執幡幢香花赴東林寺,法師死乃 止。」

蓮社高賢傳法。安律身持戒,為行尤精。義熙中,新陽 邑社有暴虎,居神廟樹下,前後害民以百數。安遊其 村,居民皆早閉門,乃之樹下禪坐。須臾,虎負人至,見 安驚喜跳伏。安乃為說法授戒,有頃而去。明旦,居民 見安,謂是神人,相率禮敬。因改神廟立寺宇,請安居 之,左右田園並捨為寺業。

闕公則入廬山白蓮社,既逝。有同社人至洛陽白馬 寺,夜中為公則修忌祭。忽一時林木殿宇皆作金色, 空中有聲曰:「我是闕公則,祈生極樂國,今已得生矣。」 言訖,無所見。

《建康實錄》:晉許詢捨永興、山陰二宅為寺,家財珍異, 悉皆是捨。既成,啟奏孝宗,詔曰:「山陰舊宅為祇洹寺, 永興居為崇化寺,造四層塔。物產既罄,猶欠露槃相 輪,一朝風雨相輪等自備。」時所訪問,乃是剡縣飛來。 《高僧傳》:釋法度少出家高士明、僧紹隱居瑯琊之 山及亡,捨所居山為栖霞精舍,請度居之。經歲許,忽 聞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持紙名通曰靳尚。度前 迎之,尚形甚都,羽衛亦嚴。致敬已,乃言曰:「弟子於此 山七百餘年,法師道德所歸,謹捨以奉給,并願受五 戒,永結來緣。」度為設會,受戒而去。

《太平御覽》孫放《西寺銘》曰:「長沙西寺,層構傾頹,謀欲 建立。其日有童子持紙花插地,故寺東西相去十餘 丈。」于是建創,正當花所。

巢向之甚聰敏,時百姓欲為孝武立寺,疑其名。向之 應聲曰:「宜名天保。《詩》曰『天保,下報上也』。」時人服其機 速。

《宋書蕭惠開傳》:惠開,思話子也。丁父艱,居喪有孝性。 家素事佛,凡為父起四寺,南岸南岡下,名曰禪岡寺, 曲阿舊鄉宅,名曰禪鄉寺,京口墓亭,名曰禪亭寺,所 封封陽縣,名曰禪封寺。謂國僚曰:「封秩蓋鮮,而兄弟 甚多,若使全關一人,則在我所讓;若使人人等分,又 事可悲恥。寺眾既立,自宜悉供僧眾。由此國秩不復」 下均。

《法苑珠林》:晉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晉升平中,有鳳 凰集此地,因名其處為鳳凰臺。至宋昇明二年,齊太 祖起造立寺之始,咸以山高難于谷汲。比丘法和爰 發誓云:「若此地可居,當使自然出水。」乃於食堂前試 鑿井,曾不數仞,而清泉湛然,甘香清美,流未嘗竭。 《三寶感通錄》:宋時朱齡石者,使往遼東,還返失道,隨 風泛海,一月餘日,達于一島。糧水俱竭。入島求泉,漸 深登山,乃見一寺,堂宇莊嚴,非所曾睹。僧問所從,具 說其事。設食飲水,問以去留。石曰:「此乃聖居,非凡可 住。」僧曰:「欲住任懷。」石苦辭欲還。僧告曰:「此間去都二 十餘萬里。」石等聞之,驚怖曰:「若爾,何緣得達?」僧曰:「自 當相送,不勞致憂。」又問曰:「識杯度道人否?」曰:「識之。」便 指壁上缽𨘀曰:「此是彼物,有小過,罰在人中。」便取缽 與石,并書一封,上為書字,然不可識,曰:「可以書缽 與之,令沙彌送勿從來道。此有直路,疾至船所,須臾 至海。沙彌以一竹杖著船頭,語曰:『但閉舫聽往,不勞 帆柂也』。」於是依言,但聞颼颼風聲。有竊視者,見船在 空,雲飛奔于山樹上,數息間,遂達揚都。大桁正見杯 度騎,桁欄口云:「馬馬齡」石既至,書自飛上度手度驚 曰:「汝那得蓬萊道人書,喚我歸耶?」乃具說緣由,又將 缽與之,手捧曰:「吾不見此缽四千餘年。」擲上入雲,下 還接取。元嘉中,無故而死。

《南齊書張融傳》:「融為新安王北中郎參軍。孝武起新 安寺,僚佐多儭錢帛,融獨儭百錢。帝曰」:䣓殊貧,當序 以佳祿。出為封溪令。從叔永出,後渚送之曰:「似聞朝 旨,汝尋當還。」融曰:「不患不還,政恐還而復去。」

《虞愿傳》:「愿為祠部郎。明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 侈。以孝武莊嚴剎七層,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 剎各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還見帝曰:『卿至湘 宮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側曰:『陛下起此寺, 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罪高 佛圖有何功德。尚書令袁粲在坐,為之失色。帝乃怒』」, 使人驅下殿,愿徐去,無異容。

《南史王騫傳》:「騫字思寂,梁武霸府建,引為大司馬諮 議參軍,遷侍中。及帝受禪,降封為侯,歷位度支尚書, 中書令。武帝於鍾山西造大愛敬寺,騫舊墅在寺側 者,即王導賜田也。帝遣主書宣旨,就騫市之,欲以施 寺。答云:『此田不賣,若敕取,所不敢言。酬對又脫略。帝 怒,遂付市,評田價,以直逼還之』。」

《梁書扶南國傳》:「晉咸和中,丹陽尹高悝行至張侯橋, 見浦中五色光長數尺,不知何怪。乃令人於光處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