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即寇謙之師也。

《魏書城陽王長壽傳》:「長壽子鸞,為定州刺史。鸞愛樂 佛道,修持五戒,不飲酒食肉,積歲長齋。繕起佛寺,勸 率百姓,共為土木之勞,公私費擾,頗為民患。世宗聞 而詔曰:『鸞親惟宗懿,作牧大州,民物殷繁,綏寧所屬, 宜克己厲誠,崇清樹惠。而乃驟相徵發,專為煩擾,編 戶嗷嗷,家懷嗟怨。北州土廣,姦亂是由,準法尋愆,應』」 加肅黜。以鸞戚屬,情有未忍,可遣使者以義督責,奪 祿一周,微示威罰也。

《張彝傳》:「彝除安西將軍,秦州刺史,敷政隴右,多所制 立,宣布新風,革其舊俗,民庶愛仰之。為國造佛寺,名 曰興皇。諸有罪咎者,隨其輕重,謫為土木之工,無復 鞭杖之罰。時陳留公主寡居,彝意願尚主,主亦許之。 僕射高肇亦望尚主,主意不可。肇怒,譖彝于世宗,稱 彝擅立刑法,勞役百姓。詔遣直後萬貳興馳驛檢察。」 貳興肇所親愛,必欲致彝深罪。彝清身奉法,求其愆 過,遂無所得見代還洛。

《洛陽伽藍記》:菩提寺,西域胡人所立也,在慕義里。沙 門達多發塚取甎,得一人以進。時太后與明帝在華 林都堂,以為妖異,謂黃門侍郎徐紇曰:「上古以來,頗 有此事否?」紇曰:「昔魏時發塚,得霍光女婿范明友家 奴,說漢朝廢立,與史書相符,此不足為異也。」后即令 紇問其姓名,死來幾年,何所飲食,死者曰:「臣姓崔,名 洪,字子涵,博陵安平人也。父名暢,母姓魏,家在城西 《準財》里,死時年十五,今滿二十七,在地下有十二年, 常似醉臥,無所食也。時復遊行,或遇飲食,如似夢中, 不甚辨了。」后即遣門下錄事張秀雋,詣《準財》里,訪洪 父母,果得崔暢其妻魏氏。雋問暢曰:「卿有兒死否?」暢 曰:「有一息,字子涵,年十五而死。」秀雋曰:「為人所發,今 日蘇活,在華林園中。主上故遣我來相問。」暢聞驚怖 曰:「實無此兒,向者謬言。」秀雋還,具以實陳聞。后遣送 洪回家。暢聞至門前起火,手持刀,魏氏把桃枝謂曰: 「汝不須來,吾非汝父,汝非吾子。急急速去,可得無殃。」 洪遂捨去,遊於京師,常宿寺門下。汝南王賜黃衣一 具。洪性畏日,不敢仰視,又畏水火及兵刃之屬。常走 於路,疲則止,不徐行也。時人猶謂是鬼。

綏民里東崇義里內有京兆人杜子休宅,地形顯敞, 門臨御道。時有隱士趙逸云是晉武時人。晉朝舊事, 多所記錄。正光初,來至京師,見子休宅,歎息曰:「此宅 中朝時太康寺也。」時人未信,遂問寺之由緒。逸云:龍 驤將軍王濬平吳之後,始立寺。本有三層浮圖,用甎 為之。指子休園中曰:「此是故處。」子休掘而驗之,果得 甎數十萬,兼有石銘云:「晉太康六年歲次乙巳,九月 甲戌朔八日辛巳,儀同三司襄陽侯王濬敬造。」時園 中果菜豐蔚,林木扶疏,乃服逸言,號為聖人。子休遂 捨宅為靈應寺。所得之甎,還為三層浮圖, 準財。里內有開善寺,京兆人韋英宅也。英早卒,其妻 梁氏不治喪而嫁,更納河內人向子集為夫。雖云改 嫁,仍居英宅。英聞梁氏嫁,向日來歸,乘馬將數人至 于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子集驚怖,張弓射之,應 箭而倒,即變為桃人。所騎之馬,亦化為茆馬。從者數 人,盡化為蒲人。梁氏惶懼,捨宅為寺。

聞義里有燉煌人。宋雲與惠生向西域取經,入烏場 國。北接蔥嶺,南連天竺。水西有池,龍王居之。池邊有 一寺,五十餘僧,龍王每作神變。國王初請,以金玉珍 寶投之池中,在後涌出,令僧取之。此寺衣食,待龍而 濟,世人名曰「龍王寺。」

王城北十八里,有如來履石之跡,起塔籠之。履石之 處,若以踐泥,量之不定,或長或短。今立寺可七十餘 僧。塔南二十步有泉石,佛本清凈,嚼楊枝植地即生, 今成大樹。胡名曰《婆樓》。

城北有陁羅寺。佛事最多。浮圖高大。僧房偪側周匝 金像六十軀。王年常大會皆在此寺。國內沙門咸來 雲集。宋雲惠生見彼比丘戒行精苦。觀其風範特加 恭敬。遂捨奴婢二人以供洒掃。

王城西南有善持山,山中有昔五百羅漢床,南北兩 行相向。坐處有大寺,僧徒二百人,太子所食。泉水。北 有寺,恆以驢數頭運糧上山,無人驅逐,自然往還,寅 發午至,每及中餐。此是護塔神渥婆仙使之。然此寺 昔日有沙彌常除灰,因入神定,維那挽之,不覺皮連 骨離。渥婆仙代沙彌除灰處。國王與渥婆仙立廟,圖 其形像,以金箔貼之。隔小嶺有婆奸寺,夜叉所造。僧 徒八十人云:「羅漢、夜叉常來供養,洒掃取薪,凡俗比 丘不得在寺。」大魏沙門《道榮》至此,禮拜而去,不敢留 停。

「耆賀濫寺,有佛袈裟十三條,以尺量之,或短或長。復 有佛錫杖,長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其上。此杖輕重 不定,值有重時,百人不舉;值有輕時,一人勝之。」 《水經注濕水注》:「濕水南逕平城縣故城東,水右有三 層浮圖,真容鷲架,悉結石也。裝制麗質,亦盡美善也。 東郭外,太和中,閹人宕昌公鉗耳處,時立祇洹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