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二十卷目錄

 塔部彙考一

  佛國記毗舍離國塔 摩竭提國塔 師子國塔

  梁書扶南國傳

  魏書釋老志 小月氐國傳

  水經注皇舅寺浮圖

  洛陽伽藍記那竭國浮圖 永寧寺浮圖 雀離浮圖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塔 迦畢試國塔 那揭羅曷國塔 健馱邏國塔 烏仗

  那國塔 缽露羅國塔 僧訶補羅國塔 呾叉始羅國塔 迦涇彌羅國塔 睹貨邏國塔

   摩揭陀國塔 至那僕底國塔 屈露多國塔 設多圖盧國塔 秣菟羅國塔 薩他泥

  溼伐羅國塔 窣祿勤那國塔 瞿毗霜那國塔 堊醯掣呾邏國塔 毗羅刪挐國塔 劫

  比他國塔 羯若鞠闍國塔 阿踰陀國塔 阿耶穆佉國塔 缽邏那伽國塔 鞞索迦國

  塔 室羅伐悉底國塔 劫比羅伐窣堵國塔 藍摩國塔

神異典第一百二十卷

塔部彙考一

《佛國記》

毗舍離國塔

毗舍離國城北大林,重閣精舍,佛住處。其城裏本菴 婆羅女家,為佛起塔,今現在城南三里道西,菴婆羅 女以園施佛,作佛住處。佛將般泥洹,與諸弟子,出毗 舍離城西門,迴身右轉,顧看毗舍離城,告諸弟子:「是 吾最後所行處。」後人于此處起塔。

毗舍離城西北三里,有塔名放弓仗。以名此者,恆水 上流有一國王,王小夫人生一肉胎,大夫人妬之,言: 「汝生不祥之徵。」即盛以木函,擲恆水中不流。有國王 遊觀,見水上木函,開看見千小兒,端正殊特,王即取 養之,遂便長大,甚勇健,所往征伐無不摧伏。次伐父 王,本國王大愁憂,小夫人問王:何故愁憂?王曰:「彼國 王有千子,勇健無比,欲來伐吾國,是以愁耳。」小夫人 言:「王勿愁憂,但于城東作高樓,賊來時置我樓上,則 我能卻之。」王如其言,至賊到時,小夫人于樓上語賊 言:「汝是我子,何故作反逆事?」賊曰:「汝是何人?云是我 母。」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盡仰向張口。」小夫人即 以兩手搆兩乳,乳各作五百道,墮千「子口中。賊知是 我母,即放弓仗。」二父王于是思惟:「皆得辟支佛。」二辟 支佛塔猶在。後世尊成道,告諸弟子:「是吾昔時放弓 仗處。」後人得知,于此立塔,故以名焉。千小兒者,即賢 劫千佛是也。

摩竭提國塔

摩竭提國。阿育王壞七塔,作八萬四千塔。最初所作 大塔,在城南三里餘。此塔前有佛腳跡,起精舍,戶北 向塔。塔南有一石柱,圍丈四五,高三丈餘,上有銘題 云:「阿育王以閻浮提布施四方僧,還以錢贖。」如是三 反。塔北三四百步,阿育王本于此作泥犁城,中央有 石柱,亦高三丈餘,上有師子柱,上有銘記作泥犁城 《因緣》及年數日月。

師子國塔

《師子國》佛至其國,欲化惡龍,以神足力,一足躡王城 北,一足躡山頂,兩跡相去十五由延。于王城北跡上 起大塔,高四十丈,金銀莊校,眾寶合成。塔邊復起一 僧伽藍,名「無畏山」,有五千僧。起一佛殿,金銀刻鏤,悉 以眾寶。中有一青玉像,高二丈許,通身七寶炎光,威 相嚴顯,非言所載,右掌中有一無價寶珠。

《梁書》

《扶南國傳》

扶南國。大同五年,遣使獻生犀,言「其國有佛髮,長一 丈二尺。」詔遣沙門釋雲寶隨使往迎之。先是,三年八 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舊塔下舍利及佛爪髮, 髮青紺色,眾僧以手伸之,隨手長短,放之則旋屈為 蠡形。阿育王即鐵輪王,王閻浮提,一天下。佛滅度後, 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萬四千塔,此即其一也。吳時 有尼居其地為小精舍,孫綝尋毀除之,塔亦同泯。吳 平後,諸道人復於舊處建立焉。晉中宗初渡江,更修 飾之。至簡文咸安中,使沙門安法師程造小塔,未及 成而亡,弟子僧顯繼而修立。至孝武太元九年,上金 相輪及承露,其後西河離石縣有劉薩何,遇疾暴亡, 而心下猶暖,其家未敢便殯,經十日更蘇,說云:有兩 吏見錄,向西北行,不測遠近,至十八地獄,隨報重輕, 受諸楚毒。見觀世音語云:「汝緣未盡,若得活,可作沙 門。洛下、齊城、丹陽、會稽並有阿育王塔,可往禮拜。若 壽終,則不墮地獄。」語竟,如墜高巖。忽然醒悟,因此出 家,名慧達。遊行禮塔,次至丹陽,未知塔處,乃登越城 四望,見長干里有異氣色,因就禮拜,果是阿育王塔 所屢放光明。由是定知必有舍利。乃集眾就掘之,入 一丈得三石碑,並長六尺。中一碑有鐵函,函中有銀 函,函中又有金函,盛三舍利及爪髮各一枚。髮長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