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舊有十七級浮圖,權在其內安置舍利。當夜半上 並放白光,狀如雲霧。初唯一丈,漸大滿院,明徹朗然, 良久乃滅。前後三度,相類並同。舊有石龜,形狀極大, 欲作函用,引致極難。匠石規模,斲截成函,三分去二。 安自思念,石大函小,何由卒成,懼日𠎝期,內懷憂灼。 比曉看之,其石稱函,自然分析,不勞鐫琢,宛爾成就。 函雖神造,計應大重,薄用拖曳,輕迅若馳,不勞至寺。 便依期限,深慶情願。晚還京寺,不測其終。

寶巖

按《續高僧傳》:「寶巖,幽州人,標意十地,次綜《毗曇》,末究 成實,故於宗部,涉獵繁焉。戶牖元文,疏條本幹,時傳 富博,而性殊省事,不樂談說,苦祈敷散,精理載揚。住 京下仁覺寺,守道自娛,無事交厚。仁壽下敕,召送舍 利於本州弘業寺」,即元魏孝文之所造也。舊號光林。 依峰帶澗,面勢高敞。多挾徵異,事遵清肅,故使行僻 「之徒,必致驚悚,由斯此眾,濫跡希過。自開皇將末,舍 利到前,山恆傾搖,未曾休止,及安塔竟,山動自息。」又 仁壽初歲,天降剃刀三十三枚,用甚銛利,而形制殊 別,今僧常用以剃剪也。又初造石函,明如水鏡,文同 碼碯,光似琉璃,內外照徹,紫燄光起,函外生紋如菩 薩像,及眾仙、禽獸、師子、林樹,雜相非一。四月三日夜。 放大光明照天地。有目皆見。巖事了還。不測其卒。

明馭

按《續高僧傳》:「明馭,瀛州人。初學《涅槃》,後習《攝論》,推尋 理源,究括疑滯。晚遊鄴下,諮訪未聞,隱義重元,皆所 披覽。開皇八年,來儀帝里,更就遷師,詢求攝論。意量 弘廣,容姿都雅。人有勃怒,初不改容,眾服其忍力也。 住無漏寺,講誦為業。仁壽中年,敕請送舍利於濟州 崇梵寺。寺基帶危峰,多饒異樹。山眾盤屈,脩竹蒙。天」 實佳地。剋日將下,寺有育王瑞像,乃放三道神光遍 於體上,金石榴色朗晃奪睛。經一食頃,乃遂漸歇。又 聞磬聲搖曳,長遠寺東巖上唱《善哉》聲,清暢徹心,追 尋莫委。又舍利函上光高三尺,狀如華樹,本送舍利, 函上分為二粒,出琉璃瓶,相隨而轉,並放光明。有黃 白雲從西南來,聲如雨相流,音樂聲「正當塔上,凝住 不動。復見二華從雲中出,或時上下大鳥群飛,迴旋 塔上。又於雲中現仙人頭,其數無量。」於此之時,莘州 城人見諸仙人從空東來,向於魏州。馭當斯運,欣慶 嘉瑞,說不可盡。民皆捨物,積之如山,並用構塔。沙門 五人,生逢奇瑞,捨戒為奴,供養三寶。因勒銘紀獻。后 昇遐,造禪定寺,召而處之。遂終世矣。

道生

按《續高僧傳》:「道生,蒲州人,延統是其師也。名父之子, 係跡厥師。雖雅尚未齊,而思力方遠,仁正致懷,聲色 無染,受持戒護,耽詠文言,四分一律,薄霑聲教,講誨 時揚,器法難擬。住興善寺,卓卓標異,目不斜盼,威儀 安帖,眾敬憚之。仁壽二年,敕召送舍利於楚州。初停 公館,感一野鹿直入城門,防人牽來,詣舍利所,自然」 屈拜,馴善安隱。生曰:「爾為舍利,可上升階。必若他緣, 隨意而去。」鹿聞此語,遂即升階,出入帳前,往還無難, 乃為說歸戒。鹿乃頓頭香案,如有聽受。因以繒帛繫 之,即舐人手,夜臥轝邊,或往生房,經停兩宿,自然退 出,還歸荒野。及當下日,白鶴兩雙飛旋塔上,覆訖方 逝。生睹斯瑞,與諸僚屬具表以聞,并銘斯事,在於塔 所。既還京室,不測所終。

法性

按《續高僧傳》:「法性,兗州人。少習禪學,精厲行道。少欲 頭陀,孤遊海曲,時復入俗。形骸所資,終潛林阜,沉隱 為任。開皇十四年,文帝東巡,搜訪巖穴,因召入京,住 勝光寺。仁壽之年,敕召送舍利於本州普樂寺。初營 外函,得一青石,鑽磨始了。將欲鎣飾,變成瑪瑙,五色 相雜,文彩分明。函內斑駮,雜生白玉,凝潤光淨。函之」 內外,光如水鏡,洞照無障。當入函時,正當基上,白鳥 一雙,翱翔緩飛,遶塔而轉。塔西柰樹枝葉,並變為真 金色。及文帝既崩,置大禪定,延住供養。遂卒於寺,八 十餘矣。

辯寂

按《續高僧傳》,「辯寂,徐州人。少以慧學播名,放浪人世, 遊講為業。末在齊都,專攻大論及阿毗曇心。未越周 年,粗得通解。會武平末歲,國破道亡,南適江陰,復師 三論。神氣所屬,鏡其新理。開皇更始,復近舊鄉,桑梓 乃存。友朋殂落,西入京室,復尋昔論龍樹之風。復由 光遠、仁壽置塔,敕召送於本州流溝寺。及初達也,舍」 利塔所忽見異光,照寺北嶺,及於南山,朗同朝日。又 於石佛山內採石為函,磨飾纔了,彩紋間發,彪炳光 現。山海禽獸仙人等像,備出其中。雖復圖取,十不呈 一。晚綜前業,演散京華,福利所兼,俱充寺府,不測其 終。

靜凝

按《續高僧傳》:「靜凝,汴州人。遷禪師之門人也。早年聽 受,深閑邪正,經律,十地,是所詢求。後師攝論,備嘗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