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布,雪滿山邑,天地奄闇,逼目無見。及「期當午,忽爾天 清日朗,現五色雲於塔基上,去地五丈,圓如輪蓋。遙 有見者,望其蓋上,赤光赫奕,團團直上,遠連天際。暨 於覆了,雲合光收,還如晨旦。」積後卒於京室。

道端

按《續高僧傳》:「道端,潞州人。出家受具,聽覽律藏。至於 重輕開制,銓定綱猷,雅為宗匠。晚入京都,住仁法寺, 講散毘尼,神用無歇。時呈俊舉,後學欽之。加復體尚 方言,梵文書語,披葉洞識,了其深趣。勤心護法,匡攝 有功。仁壽中年,敕送舍利於本州梵境寺。初入州界, 山多無水,忽有神泉涌頂,流者非一。舊痾夙痼,飲無 不愈,別有一泉,病飲尋差。若咽酒肉,必重發動,審量 持戒,永除休健。」端以事聞,後還京寺,常樂弘演,終於 本寺。

道璨

按《續高僧傳》:「道璨,恆州人。慧學如神,鑽求《攝論》《華嚴》 《十地》,深疑伏旨,解其由緒。志尚幽靜,不務奢華,重義 輕財,自小之大。後入關輦,便住勝光,訪道求賢,棲遑 靡託。仁壽起塔,敕召送舍利於許州辯行寺。初至塔 寺,堂中佛像素無靈異,忽放大光,通燭院宇,舍利上 湧,金瓶之表,又放光明,遶瓶旋轉。既屬炎熱,將入塔」 時,感雲承日,覆訖方滅。又於塔側造池供養,因獲古 井,水深且清,輕耎甜美,舉州齊調,一從此井而無竭 濁,莫不嗟歎。璨後不測其終。

明芬

按《續高僧傳》,「明芬,相州人,齊三藏耶舍之神足也。通 解方俗,妙識梵言,傳度幽旨,莫匪喉舌。開皇之譯,下 敕追延,令與梵僧對傳法本。而意專檢失,好住空閑, 味詠十地,言輒引據,問論清巧,通滯罕倫。仁壽下敕, 令置塔於慈州之石窟寺。寺即齊文宣之所立也。」大 窟像背文宣陵藏,中諸彫刻,駭動人鬼。芬引舍利,去 「州三十里許,白雲鬱起,從寺至轝,長引不絕,耿耿橫 空,中有天仙,飛騰往返,竟日方滅。明旦將曉,還有白 雲長引來迎,雲中天仙如昨無異。人眾同見,傾目叵 論。識者以為石窟之與鼓山連接,密邇竹林,仙聖響 應之乎。」即至山塔東面,有泉自生,飲皆病愈。芬後卒 於興善。所著眾經,如《費氏錄》。

僧蓋

按《續高僧傳》:「僧蓋,恆州人。曾遊太原,專聽涅槃。晚至 洛下,還綜前業。蓋聞經陳念慧,攝慮為先,遂廢聽業, 專思定學。陶思既久,彌呈心過,遂終斯習。後入京師, 周訪禪侶,住大興善,垂帷斂足,不務世談。近局異乘, 略不霑口。吐言清遠,尟不高之。仁壽二年,敕送舍利 於滄州。四年,又敕送於沂州之法相寺。初營石函,本」 唯青色,及磨治了,變為鮮錦,布彩鋪螺,又見僧形,但 有半身。及曉往觀,僧變為佛,光燄神儀都皆明著。又 現三字云:「人王子也。」佛前又現雄雞之像,冠尾圓具, 或現仙鳳天人,諸相甚眾。南鄉縣民,多業屠獵,因瑞 發心,受戒末斷。後於他日,有採柴者,於法相寺南,見 有樸樹,乃生奇異果,僅有百顆,其色紅赤如蓮。欲開, 折取二枚來用供塔官庶道俗千有餘人,同往折取, 味如蒲萄并果表奏,帝驚訝其瑞。蓋後住禪定寺,唐 初即卒,年九十餘矣。

曇瑎

按《續高僧傳》:「曇瑎,江都人。少學成實,兼諸經論,《涅槃》 《大品》,包蘊心目。雖講道時缺,而以慧解馳名。每往法 筵,亟陳論決,徵據文旨,學者憚焉。常讀諸經,盈箱滿 案,記注幽隱,追問耆老,皆挹其精府,反啟其志。瑎乃 為斟酌,通問梗概。自江左右,歷覽多年,傳譽不爽,實 鍾華望。煬帝昔為晉王造寺京室,諸方搜選,延瑎入」 住。內史令蕭琮合門昆季,祖尋義學,屈禮歸心,奉以 家僧。攜現大小,常處第內,晨夕歡娛,講論正理,惟其 開悟。仁壽之末,敕送舍利於熙州環公山山谷寺。古 老傳云:「昔有齊人郭智辯,數遊環山之陽,世俗重之, 因以名焉。」此寺即蕭齊高帝所立也。林崖重映,松竹 交參,前帶環州,北背峻嶺,江流縈繞,實為清勝,瑎巡 此地構塔焉。初正月內,當擬基處,屢放金光,如一疋 許,十餘日中,然後方息。舍利恰到,如即置基,先不相 謀,若同合契,皆大慶也。又初到治,天本亢暘,人物燋 渴,夜降大雨,高下皆足,無不賴幸。又放赤光,流燭如 火行道。七夕,又放大光,被諸山世,五千餘人蒙斯瑞 及懺罪營福,不可勝言。晚承故業,迄於隋運。後住弘 善,以疾而終。春秋八十有三。時武德初矣。

道貴

按《續高僧傳》:「道貴,并州人。華嚴為業。詞義性度,寬雅 為能。而於經中深意,每發精彩,有譽當時。加以閑居 放志,不涉煩擾,市肆俳優,未曾遊目。名利貴賤,故自 絕言。精潔守素,清貞士也。晚在京師,住隨法寺,擁其 道德,閉守形心。及建塔之初,下敕流問,令送舍利於 德州會通寺。至治之日,放赤光明,如大甕許,久之方」 滅。有一婦人,躄疾多載,聞舍利至舁來塔所,苦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