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盜來求減,以惠給,餘更重取,煮而不熟,慚而返之。他 日又來,將加害命,悅坐地不動,曰:「害吾止此,吾欲自 見寺舍取盡。」遂放令引路。行數步又坐,曰:「吾沙門也, 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從白刃。」賊奇其高尚也,送 還本寺。悅一生不衣蠶衣,惟服麻布。漢陽王至山,睹 悅風儀,秀眉縕服,請受戒品,又遺厚供,一無所受。王 作大布三衣一襲以奉之。因問:「何不著繒帛耶?」答曰: 「蠶衣損命,乖忍辱之名;布服儉素,表慈悲之相。」王曰: 「仲由不恥夫子見稱」;沙門慈忍,固其然也。悅步影而 食,少差虛嗽,食留一分,以資飛走沈泳之屬。故慈善 所熏,或飛來肩上,或浮泊手中,雖衣敝服,而絕無蚤 虱。時又巡村乞虱養之,誡勿令殺。悅居山五十餘年, 春秋七十二矣,終於巖所。永徽中,有人於青溪見一 僧,擎錫跣足,自云「般若」,師言已不見,然生存常誦《般 若》,故人咸號焉。

慧耀

按《續高僧傳》:「慧耀,姓岐,襄陽人。少沈密,訥言敏行,人 共重之。受具後,歷遊訪道,至鄭川命師所,又往衡嶽 思師所,咸服膺請益,觀用清明。思公於眾曰:『公於實 相觀,善有元趣』。居山數年,值思長往,欲絕跡武當,以 希素尚。行至巴丘,曰:『此地禪律罕聞,可隨行化。有江 陵導因道懿法師聞志焉,相攜西上,居導因寺,積十』」 四年,不出戶庭,惟味禪靜。及智顗返鄉,歎為故鄉不 乏賢友,足為模楷遺法也。因是道俗稍來禮謁。耀杜 門密行,不偶時俗。以仁壽二年暮告人曰:「吾不願惱 此眾僧,欲往內華寺,可以閑放。」眾固留不許。至三年 二月,有疾,見思命二師來迎。至三月六日,跏坐直身 而卒,年七十九。遂葬於內華。未終前,寺中三十餘人 咸夢寶剎傾倒。及明,異口同音而說之:「昔日導因,今 天皇寺是也。」見有柏殿五間兩廈,梁右軍將軍張僧 繇自筆圖畫。殿。其工正北盧舍那,相好威嚴,光明時 發,殿前五級,亦放光明。祥徵休咎,故不備述。由此奇 感,聊附此焉。

道辨附神辨

按《續高僧傳》:道辨,齊人,住泰山靈巖寺,居無常所,遊 行為任,經史洞達,偏解數術。以大業年中,來遊襄部, 年過七十,又與同邑僧神辨相隨。杖策登臨,眺望山 水,多所表詣,如曾聞見。行至禪居寺南嶺望云:「此寺 達者所營,極盡山勢,眾侶繁盛,清肅有餘。如何後銳, 於前起閣,寺僧非惟寡少,更增諠諍,相接曾未經涉」, 恰如其言。於是盤遊諸寺,備陳勝負,莫不幽通前識, 鑒徹精靈。又至諸墓,亦陳休咎。有士俗忘姓名,請為 圖其墳塋。巡歷峴原,示其一所曰:「此中安墓,足食豐 財。入地三尺,獲粟一升。又深一丈,獲石二片。五彩交 映,斯曰財緣。」依言掘鑿,果獲粟石。遂行卜葬,至今殷 富。襄州有袁山松者,博覽經誥,時號儒宗,聞辨學廣, 故來尋造。以楊子太元、王弼易道,用相探賾。辨曰:「楊 王道術,未足研尋,可賜愚徒,無聞智者。」松勃然變色。 辨笑曰:「公學未周,信其前迷可除,我固當為指歸。」便 引《太元經》云:又於元象偏所留心,曾不寢臥,夜便露 視,審宿度之所次,察孛彗之光景,便告人云:「吾昔於 裕法師所學觀七曜」告予云:「晉朝道安,妙於此術,人 雖化往,遺文在焉。其所注《素女之經》,最為要舉,恨失 其本,如何得之?」時有一僧,偶然獲本,請為披決,辨得 欣然,即為銷摘,此僧茫昧,情猶夢海,遂以惠之。辨曰: 「安目彌天,誠非虛稱,學統彌綸,數術窮盡。此雖四紙, 文綜無遺,要約包富,靈臺斯盡。於時月臨井宿,便云 事在」西楚,可告道俗,宜營水備,不盈兩夕,漢江大漲, 汎溢襄邑,城隍將沒,預見之明,其類若此,所得財物, 並用市金,將事合丹,擬延其壽。人告來盜,不可行之。 便云:「盜假遁甲六丁,吾明此術,常以月朔加氣,何得 相欺,吾不畏也。」以義寧年與神辨南遊嶺表,不知所 往。

慧琳

按《續高僧傳》:「慧琳姓薛,綿州神泉人。以隋初隱於建 明寺,清虛守靜,與物不群。寺有塑像,常在供養。像為 生鬚三十六枚。大業末年,掃一古墳,豎二竹竿,云是 天眼,後忽拔。一云弘農揚為魔所拔也。不久,義寧嗣 曆,有時著複衣,夏坐墳上,日雖炎赫,身無熱狀,口雖 涉道,形同於俗。言談之次,以理居先。雒縣先有育王」 浮圖,琳忽一時歷村,借車三百乘,云欲向雒縣迎浮 圖,於此安置。未經旬日,遂被火燒。武德年中,潛伏草 野,人莫知也。彼有楊祜師,不測何人,直往草中相見。 曾未一面,宛若舊朋。各云別來八百年矣,曾為人咒 病得差。病者令女齎裙以施,女遂留衣送。值琳遙見, 謂曰:「但將裙來,我不須錢。」女驚其聖,以貞觀四年示 寂。

洪滿

按《續高僧傳》:「洪滿姓梁,安定人。在俗年十五時,患雙 足攣躄,常念《觀音經》三年,忽有僧執澡罐在前立,不 言。問曰:『師從何來』?答曰:『以檀越常喚,所以來』。滿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