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疑請決,藝術異能,抱策呈解,皆頂受絕歎,言不寫情, 可謂坐鎮雅俗於斯人矣。故鄴下諺曰:「衍法師伏道 不伏俗」,裕法師道俗俱伏。誠其應對無思,發言成論 故也。又營諸福業,寺宇靈儀。後於寶山造石龕一所, 名為金剛性力住持那羅延窟,面別鐫法滅之相。山 幽林竦,言切事彰。每春遊山之僧,皆往尋其文理,讀 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其遺跡感人如此。自前後行 施,悲敬,兼之,袈裟為惠,出過千領。疾苦所及,醫療繁 多。但得厚味,先必奉僧。身預倫伍,片無貯納。講授之 隙,正面西方。凡所涕唾,返而咽之,一報無棄。形不妄 涉,口不浮詞。又畜訓誨,絕於呵捶。乃至責問童稚,誡 約門人,自述己名,彼號仁者,苦言切斷,聞者淚流。自 有師資,希附斯軌。年登耳順,養眾兩堂。簡以未具,異 室將撫。言行有濫,即令出眾,非律所許。寺法不停,女 人尼眾,誓「不授戒,及所住房,由來禁約,不令登踐」,斯 《勵格》後代之弘略也。沙彌受具,和上德難,故盡報不 行。自餘師證,至時臨眾,若授以三聚,則七眾備傳,故 使弘法之時,方聽女眾入寺,並後入先出,直往無留, 致有法席清嚴,響傳㝢內。侍者供給,不預沙彌;僧制 澄正,無論主客。內惟護法,外肅𠎝過。身服清修,不御 綾綺,垂裙踝上,四指衫袖,僅與肘齊,祗支極長,至脛 而已。設見衣制過度,則處眾割之,故方裙正背,大氈 被褥,皮革上色錢寶等物,並不入房,何況身履而為 資具。斯又處儉之從教矣。常服五條,由來以布,縱有 繒帛成施,終以惠人,祗支亦爾,餘則弊衲而已。世有 激刺,頗用以為邀名者,時或達之。裕曰:「吾聞君子爭 名,小人爭利,復何辭乎?」或曰:「名本利緣耳。」裕曰:「吾得 利便失名矣。」又曰:「此乃詐為善相。」答曰:「猶勝真心為 罪也。」時人以為佳言。其志行之儀,可垂世範,故傳者 不漏其節焉。自年三十,即存著述,初造《十地疏》四卷, 《地持》《維摩》《般若疏》各兩卷,《華嚴疏》及《旨歸》合九卷,《涅 槃疏》六卷,《大集疏》八卷,《四分律疏》五卷,《大乘義章》四 卷,《勝鬘》《央崛壽》《觀仁王毗尼母往生論》《上下生遺教》 等諸經,各為疏記。《成實》《毗曇》《智論》各抄五卷,《聖跡記》 兩卷,《佛法東行記》《眾經宗要》《譯經體式》《受菩薩戒》《法 井》《戒本首尾注》《華嚴》等經論序、《大小乘同異論》《舍利 目連傳御眾法》等,各有聚類,宗要可傳。又製《安民論》 《陶神論》各十卷《勸信釋宗論》。《卵成殺論》,字本七卷, 《莊紀》《老綱》《式經》《兆緯》《相錄》《醫訣》《符禁》《法文》《斷水蟲序》 《齊世三寶記》《滅法記》《光師弟子十德記》《僧制》《寺誥》《十 怨十志頌》《齊亡消日頌》《觸事申情頌》《寺破報應記》《孝 經義記》《三行四去頌》《詩評》,并《雜集》等五十餘卷,久行 於世。言無華侈,微涉古製,略情取理者,久而味之。又 凡所授法,意專行用,有返斯趣者。告曰:「原聖人垂教, 教被人行,人既不行,還同不學,有違者驅出,斯又重 法成人者也。」觀裕《安民》《陶神》二論,意在傳燈,惠流氓 品,篤識高行,此焉攸屬。有黃龍沙門,鄴中周聽,經論 禪律,罔不吞委,行解相貫,學者傳之。將返燕郡,故來 別,裕乃致請曰:「願垂示一言要法,所謂即解即行,而 能長益沙門道」行者。裕曰:「必如來言。」臨別相告,後將 首路。裕曰:「經誥禪律,恐雜聖心,高僧一傳,即凡景行, 輒以相酬,可為神用耳。」其人欣戴,齎傳還鄉。斯實殷 鑒物表,機悟有宗也。又生常處眾,必先端首,說戒羯 磨,無傳欲法,諷諫之術,聞者如流。嘗於京輦入淨影 寺,正值布薩,徑坐堂中,見遠公說欲。裕抗聲曰:「惠遠 讀《疏》,而云:『法事因緣,眾僧聽戒,可是魔說』?」合座驚起, 怪斥其言。識者告遠,遠趨而詣堂,裕曰:「聞仁弘法,身 令易傳,凡習尚欣,聖禁寧准?」遠頂禮自誡,御泣受之。 由是至終,遠常赴集。其生物信順,皆若此焉。自東夏 法流,化儀異等,至於立教施行,取信千載者,裕其一 矣。

慧藏

按《續高僧傳》:慧藏,姓郝氏,趙國平棘人。十一歲出家, 即流聽視。未登冠具,屢講《涅槃》,剖析深奇,符契文旨, 及律儀圓備,更業毗尼,行等明珠,解逾前達。末聽《智 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論,博見之舉,人誰肻推。但深 窮性體,義難抑伏,皆仰謝高斷,罕不師焉。年登不惑, 乃潛於鵲山,木食山漿,澄心元奧,研詳雖廣,而以《華 嚴》為本宗,洞盡幽微,未測邪正,仰託聖助,希示是非。 登即夜降靈感空中聲言「是是。」既聞斯告,因撰義疏, 躬自傳揚,經預學流,普皆餐揖。齊主武成,降書邀請, 於太極殿開闡《華嚴》。法侶雲繁,士族咸集。時共榮之, 為大觀之盛也。自爾專弘此部,傳習彌布。屬周毀經 道,划跡人間,栖息煙霞,保護承綱。隋「初開法,即預出 家,講散幽旨,歸途開悟。化自東川,風行草偃。行成達 義,德以誘仁,冰玉方心,松筠等質。故法雨常流,仁風 普扇,致使道俗慶其來蘇,蒙心重其開獎。開皇七年, 文帝承敬德音,遠遣徵請,蒲輪既降,無爽綸言。藏乘 機立教,利見大人。杖錫京輦,仍即謁帝承明,極陳奧 旨,凡所陶誘,允副天」心,即六大德之一也。有敕加之 殊禮,故二紀之內,四時不墜。後以《般若》釋論,群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