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四十五卷目錄

 僧部列傳二十一

  隋六

  法總       僧曇附慧重

  靈璨       法瓚

  寶儒       慧最

  僧朗       慧暢附僧溫

  志念       智炬附慧感 慧賾

  慧海       辯義

  明舜附慧相  智梵

  𩇕淵       道宗

  普曠       保恭

  法侃附道撫  吉藏附慧遠

神異典第一百四十五卷

僧部列傳二十一

隋六

法總

按《續高僧傳》:「法總姓段氏,并州太原人也。少誦《涅槃》, 既通全部,志在文言,未遑聽涉。十餘年中,初不替廢。 後聽元義,便即傳講。前後二紀,領悟非一。而寬厚遜 仰,為物歸投。開皇年中,敕召為涅槃眾主,居於海覺, 聚結四方,常敷至理,無捨炎燠。仁壽初,敕送舍利於 隋州之智門寺。掘基三尺,獲神龜一枚,色黃且綠,狀」 如彩繡,頭有八字云「上大王八萬七千年。」腹下有「王 興」二字。馳步往來,都無所食。及舍利所由,令人治道。 於隋侯橋側,又雨甘露,狀如雨,香甜濃潤,眾共飲之, 總表聞帝,敬謁靈祥。恆以此龜置於御座,與臣下觀 之。帝遊北苑,放之清池,雖沉泳少時,還出遶池,循逐 帝躬,前後非一。及四年春,又敕送舍「利於遼州下生 寺,放光分粒,其相極多,石函變為錦文及童子之像。 函之北面,現於雙樹,下有臥佛。又於函南現金剛捉 杵擬山之像。又於函東現二佛俱立,并一麒麟。又於 函西現一菩薩并一神尼,曲身合掌,向於菩薩。」更有 諸像,略不述之。又放大光,撩亂而起,動眩人目。從暝 達曉,諸燈雖滅,而光續照,不異日月之明。爾夕陰雨, 佛堂鴟吻放於黃光,飛移東南三百餘步。外人謂火 走赴,知非尋光所發,乃從堂中舍利處出。眾皆通見, 大發道心。八日將下,五色雲蓋,覆於塔上,又感奇鳥 素身,烏尾赤觜,口銜片雲,狀如華蓋,亦現塔上。斯瑞 之感,五萬餘人一時同見。及填下訖,雲鳥皆滅。四月 九日,基上放光,分為五道,直西而去,色如彩畫,數百 里引之,見者非一。總躬臨此瑞,喜發內心,具圖上聞, 敕封祕閣。後因故業,講誦不疲。大業年中,卒於海覺, 春秋七十矣。門人行等,元會嗣續擅名,見於《別傳》。

僧曇附慧重

按《續高僧傳》:「僧曇,姓張氏,住洛州。少小出家,通諸經 論。慨佛法未具,發憤求之。以高齊之季,結友西行,前 達蔥山。會諸梗澀,路既不通,乃旋京輦。梵言音字,並 通詁訓。開皇十年,敕詔翻譯,住大興善。後敕送舍利 於蒲州之栖巖寺,即古雲居寺也。山曰中朝,西臨河 涘,世稱形勝,莫尚於斯。初送達州治,而栖巖佛殿內」 有鐘鼓之音,響震一寺。迫而就檢,一無所見。靈輿至 寺,是夜於浮圖上放大光明,流照堂內,通朗無翳。如 是前後頻放神光,或似香爐乘空而上,或飛紫燄,如 花如葉,乍散乍聚;或如佛像,光趺宛具;或如虹氣環 遶塔帳,累日連宵,昱耀難准。又州治仁壽寺僧夜望 栖巖,光如樓闕,照於山谷。又去山寺「八十里,住者見 光如火,皆謂野火燒寺。及來尋覓,乃知靈相。」其祥瑞 之感如此也。至仁壽末年,又敕於殷州智度寺置塔。 初至州治,見佛像垂手正坐,在於瓶內,迄至入函,常 不變異。又地生羅紋,屋上見青蓮華及菩薩像,大眾 同睹。又見龍盤蛇屈之象,并大人足跡,及牛馬鳥獸 等跡。又置塔處,有小「蛇二枚,停住不去,因即構基,入 地四尺,飛泉上涌,癘疫已下,六根壞人,服者通損。既 值斯緣,乃移北置,以避於泉。故二蛇之住,深有由矣。」 曇以傳譯之美,繼業終寺,即大業初年矣。時有慧重 沙門,姓郭,雍州人,練道少年,綜尋內外,志力方梗,不 憚威侮,攝論十地,戶牖由開。敕請造塔於泰州岱嶽 寺。初停公館,舍利金瓶自然開現,放光流外,道俗咸 睹,送至寺塔。將入石函,又放光明,晃耀人目。嶽表白 氣三道,下流直向塔基,良久乃歇。又嶽神廟戶,由來 封閉,舍利至止,三度自開。識者以神來敬禮故耳。後 不委其終。

靈璨

按《續高僧傳》:「靈璨,懷州人,遠公之門人也。稟性純直, 寬柔著稱。遊學相鄴,研蘊正理。深明《十地涅槃》,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