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白服,形影丈餘,遶院相警,往往非一。嘗與沙門曇詢 同修《念定經》。于四年後,北遊贊皇許亭山,依倚結業, 聲績及遠,有資其道供者,便權避之,遂經紀載,不須 資給。」又獵者逐雉,飛入舜房,苦加勸勉,終不肻止,遂 將雉去。情不忍此,因割耳遺之。感舜苦諫,便投弓解 鷹,從舜請道,漸學經義。於是諫篤數村捨其獵業,斯 則仁濟之誠也。後專習道觀,不務有緣,妄心卒起,不 可禁者,即刺股流血,或抱石巡塔,須「臾不逸。其慮也, 故髀上刺處,斑駮如鋪錦焉。其翹勵之操,同伍誠不 及矣。」處山積歲,剪剃無人,便以火淨髮,敝服忘食,屢 經寒炎,度景分功,無忘造次。性少貪惱,手不執財。每 見貧餒,淚垂盈面,或解衣以給,或割口以施。由此內 徹外化,所親之中,見其弘敬。十人出家,並依舜行,練 心節量,踵武揚風。後「年庚既侵,身力斯盡,常令人稱 念,繫想淨方,遂終于老。末感氣疾忽增,十有五日,勵 念如初,卒於元氏縣屈嶺禪坊,時年七十有二」,即仁 壽四年正月二十日也。初葬於終所山側後房子縣 界嶂洪山。民素重舜道,夜偷屍柩,瘞於巖中,及往追 覓,皆藏其所。三年之後,開視焚之,起白塔於崖上。自 舜之入道,精厲其誠,昔處儒宗,頗自矜伐。忽因旬假, 得不淨觀,腹府流外,驚厭叵陳。所見餘人,例皆不淨 內溢。乃就稠師,具蒙印旨,為雲門官供,當擬是難。因 就靜山,曉夕通業,不隸公名,不行公寺,而內德潛運, 遠聞帝闕。開皇十年,下詔曰:「皇帝敬問趙州房子界 嶂洪山南谷舊禪房寺智舜禪師:冬日極寒,禪師道 體清勝,教導蒼生,使早成就,朕甚嘉焉。朕統在兆民 之上,弘護正法,夙夜無怠。今遣開府盧元壽指宣往 意,并送香物如別。」時趙州刺史楊達以舜無公貫,素 絕名聞,依敕散下,方始知之。乃為繫名同果寺,用承 詔旨。舜亦不臨赴,山民為之起寺,三處交絡,四方聞 造,欣斯念定,而莫堪。其精到,不久還返,斯勇猛之誠 不可例。每於冬初,化諸緣集,多辦複貯之衣,就施獄 囚。春秋二時,方等行道。餘則跏坐幽林,塊然不寐。及 登耳順,心用力疲,轉讀藏經,凡得四遍。左手執卷,右 手執燭,十宿五宿目不曾斂。佛名讚德,誦閱如流,昏 晝六時,禮懺終化。有弟子智讚,幼奉清誨,長悟元理, 《攝論》《涅槃》,是所綜博。今住藍田化感寺,承習禪慧,榮 其光緒,比多徵引,終遁林泉。

智鍇

按《續高僧傳》:「智鍇,姓夏侯氏,豫章人。少出家,在揚州 興皇寺聽朗公講《三論》,善受元文,有名當日。開皇十 五年,遇天台顗公修習禪法,特有念力,顗歎重之。晚 講《涅槃》《法華》及《十誦律》,弘敷之盛,見重於時。又善外 學,文筆史籍,彌是所長。晚住廬山,造大林精舍,締構 伊始,並是營綜。末又治西林寺,兩處監護,皆終其事。」 然守志大林,二十餘載,足不下山,常修定業。隋文重 之,下敕追召,稱疾不赴。後豫章請講,苦違不往,云:「吾 意終山舍,豈死城邑。」道俗虔請,不獲志而臨之。未幾 遂卒於州治之寺,時以為知命也。春秋七十有八,即 大業六年六月也。氣屬炎熱,而跏坐如生,接還廬阜, 形不摧變,返有異香,道俗歎訝,遂緘於石室焉。

智越附般若 法彥

按《續高僧傳》:「智越,姓鄭氏,南陽人。少懷離塵之志,父 為求婚,方便祈止。長則勇幹清美。於時岳陽殿下統 御荊州,徵任甚高,非其所欲,唯以情願出家。王感彼 誠素,因遂夙心。剪落已後,隨方問道,仍到金陵,便值 智者北面請業,授以禪法。便深達五門,窮通六妙,戒 行清白,律儀純粹。又誦《法華》萬有餘遍,瓶水自盈,經 之力也。」學徒雖眾,其最居稱。首有臨海露山精舍,梵 僧所造,巨有靈異。智者每臨命越令影響之。晦跡已 後,台嶺山眾,一焉是囑。二十年間,恂恂善誘,無違遺 寄,便為二眾依止,四部歸崇。姿容瓌偉,德感物情,頗 存汲引。每於師忌,敕設千僧官齋。越以衣缽之餘,以 充大施。隋文皇帝獻后崩日,設齋咒願,每獲百段,曾 不固留。括州刺史鄭係伯、臨海鎮將楊神貴,師友義 重,待遇不輕。大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寢疾經 旬,右脅而臥,卒於國清舊房,春秋七十四。臨終之時, 山崩地動,境內道俗咸所見聞。天台山又有沙門波 若者,俗姓高句麗人也。陳世歸國,在金陵聽講,深解 義味。開皇併陳遊方學業,十六年,入天台北面智者 求授禪法。其人利根上智,即有所證,謂曰:「汝於此有 緣,宜須閑居靜處,成備妙行。今天台山最高峰,名為 華頂,去寺將六七十里,是吾昔頭陀之所。彼山祇是 大乘根性,汝可往彼,學道進行,必有深益,不須愁慮 衣食。」其即遵旨。以開皇十八年往彼山所,曉夜行道, 不敢睡臥,影不出山,十有六載。大業九年二月,忽然 自下。初到佛壟上寺淨人見三白衣擔衣缽從,須臾 不見。至於國清下寺,仍密向善友同意云:「波若自知 壽命將盡非久,今故出與大眾別耳。」不盈數日,無疾 端坐,正念而卒於國清,春秋五十有二。送龕山所,出 寺大門,迴轝示別,眼即便開,至山仍閉。是時也,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