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8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理身無為,則清高矣;理國無為,如之何』?」對曰:「國猶身 也。《老子》曰:『留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乃無私焉, 而天下理』。《易》曰:『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 而信,無為而成。無為之旨,理國之要。」睿宗深賞異,留 之欲加寵位,固辭。無何,告歸山。乃賜寶琴花帔以遣 之,公卿多賦詩以送。常侍徐彥伯撮其美者三十餘 篇為製序,名曰《白雲記》,見傳於世。時盧藏用早隱終 南山,後登朝居要官,見承禎將還天台,藏用指終南 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天台?」承禎徐對曰:「以 僕所觀,乃仕途之捷徑耳。」藏用有慚色。元宗有天下, 深好道術,累徵承禎到京,留於內殿,頗加禮敬,問以 延年度世之事,承禎隱而微言,元宗亦傳而祕之,故 人莫得知也。由是元宗理國四十餘年,雖祿山犯闕, 鑾輿幸蜀,及為上皇回,又七年方始晏駕。誠由天數, 豈非道力之助延長耶?初,元宗登封泰嶽回,問承禎: 「五嶽何神主之?」對曰:「嶽者,山之巨,能出雲雨,潛儲神 仙,國之望者為之。然山林之神也,亦有仙官主之。」於 是詔五嶽於山頂列置仙官廟,自承禎始也。又蜀女 真謝自然泛海將詣蓬萊求師,船為風飄到一山,見 道人指言:「天台司馬承禎,名在丹臺,身居赤城,此真 良師也。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非舟楫可行,非飛仙 無以到。」自然乃回求承禎受度後,白日上昇而去。承 禎居山修行勤苦,年一百餘歲,童顏輕健,若三十許 人。有弟子七十餘人,一旦告弟子曰:「吾自居玉霄峰, 東望蓬萊,常有真靈降駕。今為東海青童君、東華君 所召,必須去人間。」俄頃氣絕,若蟬蛻然解化矣。弟子 葬其衣冠爾。

按《尚書故實》,司馬天師名承禎,字子微,形狀類陶隱 居。元宗謂人曰:「承禎,弘景後身也。」天降車上有字曰: 「賜司馬承禎。」尸解。去日,白鶴滿庭,異香郁烈,承禎號 白雲先生。故人謂車為白雲車。至文宗朝,并張騫《海 槎》同取入內。

按《良常仙系記》:司馬承禎,一名子微,字道隱,世居溫, 晉彭城王權之後,襄滑二州長史仁最之子。生而能 言,嘗有鳥如鳳凰,集几上,爪痕著几成文,曰「東華上 清真人。」元宗異之,敕住黃屋山陽臺觀。一日來禮華 陽洞,撰貞白碑陰記,著《坐忘論》《修真祕旨》十二篇,後 徙居天台玉霄峰。

按《衡嶽志》:「司馬承禎,字子微,開元初,自海山乘桴鍊 真南嶽,結庵於觀北一里許。丞相張九齡屢謁之。明 皇令弟承禕召之,較正《道德經》,深加禮待,呼為道兄。 御札批答表書,往來不絕。天寶初,蜀人薛季昌昔在 峨眉山,注《道德經》二卷。後隱居衡嶽華蓋峰,撰《元微 論》三卷,并《大道頌》一首。乃注得司馬弟子王仙嶠寫」 進。上詔住降真觀,賜供器,御書元元皇帝聖像一鋪 十三事,通光座,高一丈七尺,經六百七十卷。仙嶠性 好澹泊,因看《列仙傳》,有物外操,嘗謂五千言外皆土 梗耳。攜嶽中茶入京師,於城門內施茶。遇高力士見 而異之。問所來,答「是南嶽山九真觀道童,為殿宇頹 毀,特將茶來恭化施主。」力士喜其言,因聞明皇召見, 問曰:「卿有願否?」對曰:「願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帝 喜,令拜司馬先生為師,於內殿披戴,厚賜回山。夜夢 感真人陳少微,而得《道要》。再命侍司馬先生來王屋。 久之,奏云:尊師以開元二十三年仙化,云請收南嶽 舊居為觀,蒙聖恩書額,詔薛季昌住持其觀,宣賜聖 像供器。天寶十二載,復令衡州鑄銅鐘一口,降賜觀 中,音韻振遠,徹於霄漢,重四千斤。

薛季昌

按《衡嶽志》:薛季昌,河東人,遇正一先生司馬承禎於 南嶽,授以玉洞經籙,研真窮妙。唐明皇召入禁掖,延 問道德,談極精微。上喜之,恩寵優異,尋即還山。上賦 詩贈之,詩曰:「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將成金闕要, 願奉玉清書。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猶宜傳祕訣, 來往候山輿。」丹成一日,忽曰:「祝融今夕有天真之會, 予被召當往」,遂凌虛而去。

李含光

按《雲笈七籤》:「弘孝威者,晉陵人。家本純儒,州里號貞 隱先生。避敬宗皇帝諱,改為李氏。其子曰含光,年十 三,辭家奉道,端視清霄,慈向蠢類,暗室之中,如對君 親。時人見之,情色皆斂。幼攻篆隸,或有稱過其父者, 一聞此義,終身不書。後事貞一先生,雲篆寶書,傾囊 相付。既而目之曰:『真玉清之客也。抱虛無而行功者, 於道不窮;託幽阜而滅跡者,於德亦淺。承之自遠,宜 且救人』。」是引後學升堂稟元訓也。先生元氣不散,瑤 圖虛映,達靈久矣,晦輝為常,動非用開,靜非默閉,當 吹萬之會,若得一之初,應跡可名,常道不可名也。孕 育至化,虛融物心,心一變至於學,學一變至於道同。 淑氣自來,得之不見,所以摳衣而進者,仰範元和,若 秋芳之依層巘,夏潦之會通川也。先生忘情於身,而 慈於人,禎祥屢應,視同眾象,士庶諮詢,色受其意。常 令章壇閉院,醮火擇薪,精微誠敬,率皆類此。開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