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8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天之道以清,鏡之體以明。人能存天清鏡明,澄心 靜神,而內外洞朗,則至道成矣。若以內役其智,外勞 其形,心不澄,神不清,去道遠矣。吾昔受之於長桑公 子,云此道要祕於太微中天帝所,得之能洞達元通」, 遐照八極。夫《洞真法》中,有四規之道,依四時而行之, 亦與此同體爾。古人所謂「虛其室則白自生,定其心 則道自生。」信哉言乎。如珍修之九年而成,洞視千里, 無一物可隱。以梁天監三年甲申十一月十三日,於 九仙宮白日昇舉。

杜曇永

按《江西通志》:「杜曇永,號元老,有道術。梁天監中,㩦門 人司門員外郎錢文詠,乘舟載家南上玉笥山,初駐 清虛館,後復以居得勝地,構清真宮。蕭子雲助錢百 萬成之,自為記,書之于碑。梁武聞其風,賜號金闕先 生,後于太白峰頂白日昇天。」

蕭子雲

按《武進縣志》:「蕭子雲,性沉靜,不樂仕進,晚更好仙道, 師杜曇永,頗得其祕。忽有神人降言,郁木坑可以久 居,移家寓焉。久之,上帝玉冊封為元洲長史。後人入 洞,往往有見之者。」

按《江西通志》:「蕭子雲仕梁為黃門侍郎,棄官修道於 郁木庭,道成,天詔為元洲長史,遂昇仙去。」《玉笥實錄》 亦云:「子雲雲遊至玉笥,師事杜元君成仙。」

白鶴道人

按《霍山縣志》:「白鶴道人,梁武帝時方士。愛霍山奇絕, 時浮屠寶誌者亦欲其地,武帝命二人各以物識其 地,得者居之。道人以鶴止處為記,寶誌以錫卓處為 記。已而鶴先飛去,忽聞空中飛錫聲,遂卓於山麓而 止。鶴止他處,遂各於所識之地築室。」

雙師

按《道州志》:「雙師,梁武帝時人,自南嶽來,止黃庭觀白 馬巖。一日浴畢輕舉,留月帔於松林間。」

按《寧遠縣志》:「雙師於黃庭觀修煉,後宿白馬巖,脫月 帔而去,千年不壞。」

按《衡嶽志》:「雙襲祖,字仲遠,梁時吳人也。始居南嶽,潛 心於道,以求度世。嘗謂誠素所至,高真必通,遂刻志 誦黃庭玉篇,因作黃庭觀,使弟子居之。自棲於白馬 巖後往來九嶷山。一日歸觀沐浴,閉室而坐,凡七日 不出。弟子驚異,開視之,忽然輕舉,遺仙帔於木杪巖 中臥蓆。經百年不壞。時唐太宗貞觀元年夏四月也。」

王靈輿

按《衡嶽志》:「王靈輿,九江道士,勤志於道,初居五老峰, 神人夜中謂之曰:『得道者若非其地,如植五穀於砂 石之間,則不能成矣。雖有飛升之骨,當得福地靈墟, 然後可以變化。雖累德以為土地,積功以為羽翼,苟 非其所,魔壞其功,茲道無由成矣』。」靈輿問:「何地可以 棲止」,曰:「朱陵之上峰,紫蓋之鄰岫,可以沖天矣。」遂自 廬阜遷居南嶽之中宮。一十二年,群真下迎,以梁天 監十一年壬辰七月十三,就壇升舉。

鄧郁

按《衡嶽志》:鄧郁,荊州建平人,居衡山洞靈臺,辟穀三 十餘年,惟飲澗水,服雲母屑。一夕,遇魏夫人乘雲至, 謂郁曰:「君有仙分,故來相尋。」遂傳以法,行之而得道。 梁武帝建五嶽樓以居之。天監十四年,忽見二青鳥 如鶴大,鼓翼鳴舞,移晷方去。謂弟子曰:「青鳥既來,期 會至矣。」乃乘之而去。

按《荊州府志》:「鄧郁,字彥達,荊州人也。隱居衡山洞靈 臺極峻之嶺,立小板屋兩間,足不下山,斷穀三十餘 年,唯以澗水服雲母屑。嘗合金石為丹,梁武帝建五 嶽樓駐之。天監十四年,有青鳥降於隱所,語弟子曰: 『求之甚勞,得之甚逸,吾當去矣』。遂無疾而逝。武帝命 周捨撰傳記。」

胡伯女

按《安陸府志》:「胡伯女,年十四得道,大通四年遊荊州, 登當陽圓臺山,築室,環列群書,獨居七十年後蛻解。」

廖沖

按《廣東通志》:「六朝廖沖,字清虛,連州人。博學能文辭, 於經史無所不通,飭身修行,鄉閭稱之。以儒術知名, 舉茂才,仕梁為本郡主簿西曹祭酒。時武帝好儒學, 招徠天下名士,沖與焉。嘗命賦詩稱上意,嘉賞之。湘 東王之就國也,聞沖有詞藻,請以為王國常侍,上許 之。王為人內猜忍而外浮華,喜談《老子》而莫知其要。」 沖嘗坐講,進無欲自靜之說以諷之。凡王所為,多所 規諫,遂日見疏薄。是時帝既耄荒,諸子又頑囂,多不 法。沖私謂所親曰:「根本撥矣,天下必不能久治,吾當 去。且不去,王將以赭衣衣我。」即浩然掛冠歸,結廬靜 福山,在縣北五十里居焉。時大同三年也。託跡黃老, 以鍊丹服氣為名,幽棲自適,不復知有塵俗事。人往 訪之,見其吟眺水石間,猛虎修蛇馴狎其側,休休如 也,遂真以為得道矣。陳光大二年卒,壽九十有七。世 之好事者相傳沖白日上昇,號其地為「仙翁壇。」唐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