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9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怒濤,即之不見。後人於睡所創寺,今猶稱其橋為「迎 仙云。」

山中道士

按《滁州志》:山中道士,居神仙石洞中,不知姓名,嘗煮 白石子以為餐。唐郡守韋應物寄以詩:「逍遙洞壑,而 與賢太守為方外遊。」蓋有道者焉。

蒼仙

按《廣德州志》:「蒼仙不知何許人,愛羲蒼山佳麗,隱居 焉。不笑不語,時見時隱,莫測其端。所居有雲棲巖、洗 藥澗、玉女峰、升仙臺、煉丹崖,遺跡宛然。後人為立祠 羲蒼山中。」

黃元吉

按《江西通志》:「唐黃元吉,字希文,豐城人。年十二,師玉 隆宮王月航,復遇劉玉真,盡得其教,人稱為中黃先 生。一日語陳天和曰:『今夜子時吾還玉真之虛矣。明 日用火淨吾骨,有風自南來者,吾報汝也』。已而果然。」

宋震

按《江西通志》:「唐宋震,臨川人,為彭澤令,入修山,得梁 道士尉文光丹藥爐鼎,遂以黃冠隱山中,仙去。」

蓑衣仙

按《江西通志》:唐蓑衣仙,常衣蓑衣,不知其名。初詣元 妙觀,已而來游,青華道士張天全內之。一日,呼天全 與俱行,天全不欲,遂辭去,嘆曰:「此人為青面老子誤 一生。」青面老子,謂辛天君也。有人自嶺南來,寄書天 全,乃與天全別日也。

徐慧

按《江西通志》:唐徐慧,字子奇,豐城人,家於廬陵。幼聞 中黃先生得都仙淨明之道,因往師焉,盡究元旨。嘗 自贊曰:「生前我即汝,死後汝即我。於是二中間,誰會 識真我。」五月望日將化云:「這臭皮袋,撇了無罣礙。烈 焰紅爐中,明月清風外。」擲筆端坐而逝,鼻流玉著尺 餘。

劉混成

按《江西通志》:「唐劉混成,字元和,其先彭城人,居白鶴 山,久之,留其弟子何玉守舍,自入五老峰石室,種木 瓜為食,煉丹成。年八十六,別其弟子而逝,舉棺將葬, 空無人矣。所居有丹井藥臼存。」

按《九江府志》:「劉混成,白鶴觀道士也。觀有混成煉丹 井、搗藥臼及手種杉,猶存。杉木大丈餘,然歲久中空 上折,孫枝附生其間,亦數尺圍矣。」

陳師

按《江西通志》:「唐陳師,不知何許人,衣服藍縷,至豫章 逆旅梅氏家,梅厚待之。一日謂梅曰:『吾明日當設齋, 從君求新碗二十事及七著,君亦宜來會,可於天寶 洞前訪陳師也』。梅許之,持碗渡江而去。梅一日詣洞 前,問其村人,莫知其處。久之將回,偶得一小徑甚明, 尋之,果見一院,有青童應名,問之,乃陳所居。入見衣」 冠華楚,延與之坐,命其食。少頃食至,乃熟,蒸一嬰兒, 梅懼不食。良久又進食,乃蒸一犬子,梅亦不食。道士 歎息,命取昨所得碗還之,視乃金碗也。謂梅曰:「子善 人,然不得仙,千歲人參、枸杞,皆不肯食,分也。」謝而遣 之。

旴村母子

按《江西通志》:「唐時旴村有老母生三子,掛五銖衣,從 物外遊,久之能變化。母喜食魚,遂於黎沮溪十日獻 二鯉。數年間挈其母登西洪山而仙去矣。當時因號 為旴母江。」

黃皮二仙女

按《江西通志》:「唐黃皮二仙女,未詳何許人,世傳於萬 載邑北黃皮山修真道成,白日沖舉,鄉人每禱輒應, 祠祀四時無廢。歲久傾頹,明嘉靖丙申,邑人彭渾重 建。」

戚姑

按《江西通志》:「唐戚姑,戚友秀之女,師吳元朗,年十八, 乘雲去山,有戚井,里人禱雨輒應。」

沈麟

按《瑞州府志》:「沈麟,高安人,彬之子也。學道玉笥山,往 來如浮雲然,常衣單褐,即大風雪不易也。嗜酒賦詩, 自號沈道者。一日造縣宰,戲之曰:『沈道者何日道成 乎』?麟作詩云:『何須問我道成時,紫府清都自有期。手 握藥苖人不識,體含仙骨俗爭知』。及死之日,有見其 乘舟浮於江上者,視其墓,則土裂尺餘。嘗緘詩寄陳」 《智周》云:「名山相別後,別後會難期。金鼎銷紅日,丹田 老紫芝。訪君雖有路,懷我豈無詩。休問繁華事,百年 能幾時。」

徐仙翁

按《袁州府志》:「唐徐仙翁,不知何許人,嘗於萍鄉縣西 山中煉藥,時有黃犬旋遶丹鼎傍,往返以為常。徐異 之。翌日以紅練繫其頸,隨犬所之,至桐城岸側枸杞 叢中,隱而不見,但餘練在外。掘之,得枸杞根,形若犬。 持歸蒸之,芬芳滿室。徐翁食之仙去。山有徐仙觀、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