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0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將為患矣。」既深數丈,果得大木,長數丈,交加構疊之, 累之數十重。其下霧氣衝人,不可入,而其上木皆腥 涎縈之,刻削平正,非人力所致。自是果霖雨為患。呂 氏諸子將網魚於鄱陽江,召問柳翁,翁指南岸一處, 「今日惟此處有魚,然有一小龍在焉。」諸子不信,網之 果大獲。舟中以瓦盆貯之,中有一鱓魚,長一二尺,雙 目精明,有二長鬚,繞盆而行,群魚皆翼從之。將至北 岸,遂失所在。柳翁竟不知所終。

《湖廣通志》:「唐江叟常遇樵夫,遺以鐵笛,吹之無聲。登 白鶴山,吹於紫荊臺,響震林谷。忽有兩女出,授神藥 云服此當為水仙。」蓋龍女也。

《圉余錄》:唐楊收讀書廬山,有道者謂之曰:「子貌可仙, 如仕即至宰相,能捨所事從余遊乎?」收時方覬進取, 謝不能道者,遂去不見。

黃損,五代時人,家連州,慷慨有大志,顧自謂高爵可 立致。嘗與桑維翰、宋齊丘遊廬山,有道者見之,謂損 曰:「子貌可仙,即仕不過州從事。」損怒罵之,道者遂趨 去,已而果然。

《東坡志林》:「虔州布衣賴仙芝言:連州有黃損僕射者, 五代時人,僕射蓋仕南漢也,未老退歸,一日忽遁去, 莫知其所存亡,子孫畫像事之,凡三十二年,復歸,坐 阼階上,呼家人。其子適不在,孫出見之,索筆書壁云: 『一別人間歲月多,歸來不覺已消磨。惟有門前鑑池 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投筆竟出,不可留。子歸,問其狀」 貌,孫云:「甚似影堂老人也。」連人相傳如此,其後頗有 祿仕者。

《錄異記》:「恩州大江之側,崖壁萬仞,高處有洞門,中有 仙人。江中船人叫聲呼之,往往即出,多著紫衣,下窺 江岸,躊躇久之方去。洞下江灘水淺,往來舟船於此 搬載上岸,船輕然後可行。有旭川劉宰宏曾過此灘, 舟人具話其事,因呼數聲,仙人果出。山上絕頂多有 石筍,迥然挺拔,高者僅十尺,亦有數百尺者,皆光色」 潔白,如凝酥積雪,人跡不到。大都黔、峽諸山,有大酉、 小酉,皆是絕跡勝境,為神仙所居。

「嘉州夾江令、檢校工部尚書朱播,嘗居官得疾,四支 不能運用,舉體沉重,每轉側皆須數人扶舁,以為風 廢藥餌,攻之未效,忽眼痛且腫,晝夜煩楚。又數日,俄 而渴作嗜水及湯飲,不知石斗之量。又數日,心狂憤 憤,若有所睹。賴其沉頓,不能轉動。若不然,亦將披髮 倮走,無所畏憚矣。旬日之中,四疾相屬,風露之危,期」 在旦夕矣。既晝夜不寐,疲倦之極,忽如睡不睡。見七 仙人列坐在前,纔長五六寸,衣帔冠服,眉目髭髮,歷 歷分明。五人相倚而坐,二人兩畔橫坐。播心自思之, 「正坐即有橫坐,如何?」忽聞側畔空中有人應曰:「既為 仙人,無所不可,何怪橫坐。」聞訖,亦不見所語之人,七 仙人亦復不見。自此常覺有人為握搦手足,捫拍背 膊,所疾漸損。其日所嗜冷水湯飲頓減一半。如是三 五日,便能主持公事,祗對賓客,所疾全愈。因畫北斗 七星真人供養焉。

黃齊,衙隊軍偏裨也。常好道,行陰功有歲年矣。於朝 天嶺遇一老人,髭鬢皎白,顏色嬰孺,肌膚如玉,與之 語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後當有大厄,吾必相救。勉思 陰德,無退前志。」其後齊下峽,舟船覆溺,流至灘上,如 有人相拯,得及於岸。視之,乃前所遇老人也,尋失所 在。自是往往見之。忽於什邡縣市中相見,召齊過其 所居。出北郭外,行樹林中,可三二里,即到其家。山川 林木,境趣幽勝。留止一夕,因言曰:「蜀之山川,是大福 之地,久合為帝王之都。多是前代聖賢鎮壓崗源,穿 絕地脈,致其遲晚。凡此去處,吾皆知之。又『蜀』字若去 『虫』著金,正應金德久遠,王於西方,四海可服。汝當為 我言之。」及明,相送出門,已在後城山內,去縣七十餘 里。既歸,亦話於人,終無申達之路。數月,齊卒。

《野人閒話》:王侍中處回,嘗於私第延接布素之士,蓋 亦尋藥術神仙之道。有道士龐眉大鼻,布衣襤褸,仙 童從後,造謁王公於竹葉上大書「道士王桃枝奉謁。」 王公從容置酒,觀其言論,清風颯然,甚仰之,因曰:「弟 子有志清閒,思於青城山下致小道院居住。」道士曰: 「未也。」偶喚山童,取劎細點階前土尺餘,囊中取花子 種之,令以盆覆土,逡巡盆,花已生矣。漸隨日長大,頗 長五尺以來,層層有花,爛然可愛。道士曰:「卿以寓目 適性,此仙家旌節花也。」王公命食,不餐,唯飲數杯而 退,曰:「珍重,善為保愛。」旋出門,失所之後,王公果除二 節鎮,方致仕。自後往往有人收得其花種。

《北夢瑣言》:張建章為幽州行軍司馬,尤好經史,聚書 至萬卷,所居有書樓,但以披閱清淨為事。曾齎府帥 命往渤海,遇風波泊舟,忽有青衣泛一葉舟而至,謂 建章曰:「奉大仙命請大夫。」建章應之,至一大島,見樓 臺巋然,中有女仙處之,侍翼甚盛,器食皆建章故鄉 之常味也,食畢告退,女仙謂建章曰:「子不欺暗室,所 謂君子也。勿患風濤之苦,吾令此青衣往來導之。」及 還,風波寂然,往來皆無所懼。及迴至西岸,經太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