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0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 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南伯子葵曰: 「子獨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 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 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元冥,元冥聞之參 寥,參寥聞之疑始』。」

《天道》

《老子》曰:「夫道,於其大而不終,於其小而不遺,故萬物 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乎其不可測也。形德仁義, 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 而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柄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 而不與利遷,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 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賓禮樂」, 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刻意》

「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 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語仁義忠信, 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 學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 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彊國之人,致功并兼者之 所好也。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 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 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 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 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 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 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 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 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 全而神不虧。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 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 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 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 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 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淡,乃合 天德。故曰:「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德 之失。」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無 所于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淡之至也;無所于逆,粹 之至也。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 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 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 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夫有《干越之劍》 者,匣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精神四達並流,無 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 名為同帝。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 一之精通,合於天倫。《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 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 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達生》

《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爇,行乎萬物 之上而不慄,請問何以至於此?」關尹曰:「是純氣之守 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語汝,凡有貌象聲色者,皆 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 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 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 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一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 乎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郤,物奚自入 焉?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 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 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彼得全於酒而猶 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 《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 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不開 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 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田子方》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 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 用心獨奈何?」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 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 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 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 將四顧,何暇知乎人貴人賤哉?仲尼聞之曰:「古之真 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伏羲皇帝 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己,況爵祿乎?若然者, 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 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已愈有」

《天下》

《彭蒙之師》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 其風窢然,惡可而言?」常反人不見觀,而不免於斷, 其所謂道非道,而所言之韙不免於非。彭蒙、田駢、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