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0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徒以區區文字,紀其糟粕,不亦悲夫!然庶示於好事 者,共為起予之地耳。貞元元年八月二十日,苻載記。

《神仙傳論》
梁·肅

予嘗覽葛洪所記,以為神仙之道,昭昭焉足徵已。試 論之曰:「夫人之生,與萬物同,彼由妄而生,由生而死, 生死相沿,未始有極。聖人知其本虛也,其體無也,示 以大道,俾性情其無妄,而反諸本焉。本則不生,不生 則不死,然後能周游太虛,出入萬變,朝為羲農,暮為 堯舜,或存而亡,或亡而存。天地莫能覆而載也,陰陽 莫能陶而蒸也,寂然不見其朕,矘乎不識其門,是之 謂至神。至神也者,視天地四海若毫末而已。萬古之 前,億載之後,若一息而已。列禦寇謂不生者能生,不 化者能化」,蓋謂彼也。不性其情者則不然,其用有際, 其動有待,存亡相制,倚伏相繫,其道有數,窮則壞。故 列禦寇謂「生者不能不死,不死者不能不化」,蓋謂此 也。彼仙人之徒,方竊竊然化金以為丹,煉氣以存身, 雖千百年居於六合之內,是類龜鶴大椿,愈長且久, 不足尚也。噫!後之人迭為所惑,不思老氏損之之義, 顏子不遠之復,乃馳其智用,以符錄藥術為務,而妄 於《靈臺》之中,有所念慮。其末也,謂齒髮不變,疾病不 作,以之為功,而交戰於夭壽之域,號為「道流」,不亦大 哀乎。按《神仙傳》凡一百九十人,予所尚者,惟柱史、廣 成二人而已,餘皆生死之徒也。因而論之以自警云。

《西山群仙記序》
施肩吾

性非生知,學道者必資於切問。道難言傳,立教者不 尚於明文。藏機隱意,恐輕泄於聖言,比物屬辭,乃密 傳於達士。世有讀書而五行俱下,開卷則一覽無遺。 聲音喧世,孰知不死之方;頭角摩天,豈悟希夷之理。 必也訪道尋真,求師擇友,覽《仙經》之萬卷,不出陰陽; 得尊師之一言,自知真偽。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 而為子母,相剋而為夫婦,舉世皆知也。明顛倒之法, 知抽添之理者鮮矣。上、中下、精、神、氣,三田也。精中生 氣,氣中生神,舉世皆知也。得返復之義,見超脫之功 者鮮矣。知五行之顛倒,方可入道。至於抽添,則為有 道之人也。得三田之返復,方為得道,至於超脫,則為 成道之人也。古先達士皆曰「『道成真』。成道者,百無一 二。」今來後學,徒有道名,真入道者,十無八九。欲論得 道而超脫者,西山十餘人耳。遂從前聖後聖,祕密《參 同》一集五卷,取五行正體之數。每卷五篇,應一炁純 陽之義,開明至道,演說元機。因誦短篇,發明鍾呂太 上至言,庶得將來有悟,勤而行之,繼僕以出塵寰,為 蓬瀛之侶。華陽真人施肩吾《希聖序》。

《續神仙傳序》
沈份

古今神仙,舉世知之,然飛騰隱化,俗難可睹。先賢有 言曰:「人間得仙之人,且千不聞其一」,況史書不載神 仙之事,故多不傳於世。詳其史意,以君臣、父子、理亂 忠孝之道激勵終古也。若敦尚虛無自然之跡,則人 無所拘制矣。《史記》言「三神山在海中,仙人居金銀宮 闕,不死之藥生其上,人有欲往者,則風引船而去,終」 莫能到。斯亦激勵拘制之意也。大哉神仙之事,靈異 罕測。述云:「初之修也,守一煉氣,拘謹法度,孜孜辛勤, 恐失於纖微。及其成也,千變萬化,混跡人間,或藏山 林,或遊城市。其飛昇者,多往海上諸山。積功已高,便 為仙官,卑者猶為仙民。何者,十洲間動有仙家數十 萬,耕植芝田,課計頃畝,如種稻焉。是」有仙官分理仙 民,及人間仙凡也。其隱化者如蟬蛻,留皮換骨,煉氣 養形於岩洞,然後飛昇,成為真仙,信非虛矣。份生而 慕道,常媿積習。及長,遊歷宦途,周遊寰宇,凡接高尚 所說,或覽傳記,兼復積年之間聞見,皆銘於心而書 於牘。又以國史不書,事散於野。矧當中和兵火之後, 墳籍尢缺,詎有秉筆札而述作者。處世斯久,人漸希 傳,惜哉!他時寂無遺聲。今故編集其事,分為三卷,冀 資好事君子學道之人談柄,用顯真仙者哉。

《下元金籙道揚青詞》
張元晏

「維乾寧二年歲次丙辰十月戊申朔十二日己未,嗣 皇帝臣稽首大聖祖大道金闕元元天皇大帝。伏以 強名曰道,迥出氤氳之表。惟天為大,是生恍惚之中。 融和氣以陶蒸,藹其風而煦育。況黃庭碧落,集列聖 之威儀;絳闕丹臺,聚群仙之步武。爰啟祈恩之路,實 開請福之門。敢用真誠,陳於下會。」今雖物無疵癘,年 獲豐登,遠人不倦於梯航,絕塞靡虞於烽燧。而鯨鯢 作慝,蛇豕為妖,塗炭黎元,黷亂紀律,宮朝載罹於焚 毀,簪裾仍迫於羈離。敢不寤寐思𠍴,曉夕引咎。由是 廣延真侶,重叩元關,幣帛交陳,香燈備設。伏願堅覆 露之德,暢亭毒之恩,使氛祲盡消,萬彙咸泰,復安宗 社,大定寰區,及臣渺身,同霑弘造。謹詞。

《詆仙賦》有序
宋·祁

予既守壽春,覽郡圖,得八公山。故老爭言山上有車轍馬跡,是淮南王上賓之遺。耕者往往得金,云「丹砂所化,可以療病。」 因取班固書葛洪《神仙》二傳,合而質之。嗟乎!人之好奇而不責實也,尚矣!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