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5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鶴部外編

《太平御覽》。「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猨鶴,小人 為蟲沙。」

《雲笈七籤》:「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 鳴,游伊、洛之間,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 年後,求之於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 於緱氏山頭』。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 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玉符瑞圖》:「晉平公鼓琴,有元鶴二八而下,銜明珠而 舞於庭。一鶴失珠,覓得而走,師曠掩口而笑。」

《拾遺記》:「老聃居反景日室之山,有老叟五人,或乘鴻 鶴,或衣羽毛,與聃共談天地之數。」

《瑯嬛記》:姑蘇城中皮日休市有小橋,名鶴舞。父老相 傳,吳時有二鶴在其地對舞,已而飛集金昌門外青 楓橋東,化為鳳凰,飛入雲際。今鳳凰橋是也。沈學士 詩曰:「不如雙白鶴,對舞石橋邊。」

《神異經》:「西海之外有鵠國焉,男女皆長七寸,為人自 然有禮,皆壽三百歲。行如飛,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 之,惟畏海鶴。」

《漢武內傳》:帝閒居承華殿,仙女王子登來語帝曰:「七 月七日王母暫來。」到七月七日夜二更之後,忽見西 南如白雲起,鬱然直來,逕趨宮庭,須臾轉近,聞雲中 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前,有 似鳥集,或乘白鶴。

《述異記》:「天姥山南峰,昔魯班刻木為鶴,一飛七百里, 後放於北山西峰上。漢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飛上南 峰。往往天將雨,則翼翅搖動,若將奮飛。」

《萬年縣志》:「仙鶴山在仙雩村,漢張道陵煉丹於此,丹 成置案上,雞啄而食之,化為仙鶴飛去,因以為名。」 《後漢書·鄭弘傳》孔靈符《會稽記》曰:「射的山南有白 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

《雲笈七籤》:「玉局治在成都南門內,以漢永壽元年正 月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張天師乘白鶴來至此,坐 局腳玉床,即名玉局治也。」

《神仙傳》:成僊公者,諱武丁,後漢為縣小吏。時先被使 京,還過長沙郡,投郵舍不及,遂宿於野樹下,忽縣上 人語云:「向長沙市藥。」平旦視之,乃二白鶴。

《佛祖歷代通載》:「第二十二祖摩拏羅者,那提國常自 在王之子也。年三十,遇婆修祖師出家,傳法至西印 度。彼國王名得度,即瞿曇種族,皈依佛乘,勤行精進。 一日,於行道處現一小塔,欲取供養,眾莫能舉。王即 大會,梵行、禪觀、咒術等三眾欲問所疑,時尊者亦赴 此會,是三眾皆莫能辨,眾者即為王廣說塔之所因。 今之出現,王福力所致也。」王聞是說乃曰:「至聖難逢, 世樂非久。」即傳位太子,投祖出家,七日而證四果。尊 者深加慰誨曰:「汝居此國,善自度人,今異域有大法 器,吾當化令得度。」曰:「師應跡十方,動念當至,寧勞往 耶?」尊者曰:「然。」於是焚香遙語月氏國鶴勒那比丘曰: 「汝在彼國教導鶴眾,道果將證,宜自知之。」時鶴勒那 為彼國王寶印說《修多羅偈》,忽睹異香成穗,王曰:「是 何祥也?」曰:「此是西印度傳佛心印,祖師摩拏羅將至, 先降信香耳。」曰:「此師神力何如?」答曰:「此師遠承佛記, 當於此土廣宣元化。」時王與鶴勒那俱遙作禮,尊者 知己,即辭得度比丘,往月氏國,受王與鶴勒那供養。 後鶴勒那問尊者曰:「我止林間,已經九白。有弟子龍 子者,幼而聰慧,我於三世推窮,莫知其本。」尊者曰:「此 於第五劫中,生妙喜國婆羅門家,曾以栴檀施於佛 宇,作槌撞鐘,受報聰敏,為眾欽仰。」又問:「我有何緣,而 感鶴眾?」尊者曰:「汝第四劫中嘗為比丘,當赴會龍宮, 汝諸弟子,咸欲隨從。汝觀五百眾中,無有一人堪任 妙供。」時諸子曰:「師常說法,於食等者,於法亦等。今既 不然,何聖之有?」汝即命赴會:「自汝捨生趣生轉化諸 國,其五百弟子以福微德薄生於羽族,今感汝之惠, 故為鶴眾相隨。」鶴勒那聞語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 尊者曰:「我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而說偈 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 憂。」時鶴眾聞偈,飛鳴而去。尊者跏趺,寂然奄化。鶴勒 那與寶印王起塔,當後漢桓帝十九年乙巳歲也。按第 二十三祖鶴勒那注勒那以尊者出世常感群鶴戀慕故氏 《幽明錄》:孫鍾以種瓜為業,有三少年詣鍾乞瓜,曰:「此 山下不可作冢。」鍾隨下山三十步,三人化白鶴而去。 即孫權所葬地。

《珍珠船》盧聃為廣州治中從事,有仙術。嘗元會,至曉 不至,及朝列化為白鶴,迴翔欲下。威儀以箒擲之,得 聃雙履,乃驚還就列。

《神仙傳》:「介象死,吳先帝思之,以象所住屋為廟,時時 往祭之,有白鶴來止。」

《群碎錄》:「黃鶴樓,舊傳費禕昇仙於此,後忽乘黃鶴來 歸。」

《搜神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 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