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3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禮記曲禮》:獻車馬者執策綏。「策馬杖綏」,上車之繩。

車馬不上於堂,但執策綏呈之,則知有車馬。

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陳獻》也。」以右手牽之,為便, 犬馬不上於堂。犬馬充庭實,故不上堂。以犬馬獻 人,則執紲靮而已;以馬合幣,則達圭而已。奉馬而覲, 則授人而已。皆不上堂之謂。

式視馬尾。馬引車,其尾近車闌車上,憑式下頭時, 不得遠矚,但瞻視馬尾。

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

乘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左必式。此人臣 習儀之節。路馬,君駕路車之馬也。既衣朝服,又鞭策, 則但載之而不用,皆敬也。君升車則僕授綏,今臣以 習儀而居左,則自馭以行,不敢使車右以綏授巳也。 「左必式」者,既在尊位,當式以示敬。

步路馬,必中道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 步謂行步而調習之也。必當路之中者以邊側卑褻 不敬或傾跌也。《齒》,評量年數也。誅,罰也。

大夫士去國,乘髦馬。《髦馬》,不翦剔馬之髦鬣以為 飾也。

歲凶,年穀不登,馬不食穀。

朝,言不及犬馬。「《犬馬》微賤」,不當言之于朝。

《檀弓》: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斧者矣。」從若斧 者焉。馬鬣封之謂也。

路,「馬死,埋之以帷。」

少儀賵馬入廟門。

《賻馬與》其弊大白,兵車不入廟門。

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有貳車者之乘馬、服車,不齒。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 馬,弗賈。此皆貴貴之道,以廣敬也。

「牛則執紖,馬則執靮」,皆右之。

國家靡敝,馬不常秣。

《學記》:「始駕馬者反之。」馬子始學駕車之時,大馬駕 在車前,將馬子繫隨車後而行,故云「反之。」所以然者, 此駒未曾駕車,若忽駕之,必驚奔。今以大馬牽車於 前,而繫駒於後,使日日見車之行慣習,而後駕之不 復驚矣。

《雜記》:「大夫之喪,既薦馬,薦馬者哭踊。」

凶年則乘駑馬。

《坊記》:「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示民不敢專也。」

《周禮·地官》:「鄉師之職,馬牛之物,辨其可任者與其施 舍者。」

《夏官》:「齊右,王乘則持馬,行則陪乘。」訂義《王昭禹》曰:「持馬 所以備駭輿之患。」

凡有牲事,則前馬。訂義鄭康成曰:「王見牲則拱而式,居 馬前卻行,備駑奔也。」鄭鍔曰:「當其式時,前視馬尾,端 拱而立,懼馬或驚,故亦立其前也。」

道右。王出入則持馬陪乘,如齊車之儀。三式則下前 馬。

《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馭夫分公馬而駕治之。

《秋官》小行人,「合六幣,圭以馬。」訂義鄭鍔曰:「圭者東方之 玉,帝出乎震,陽氣用事,物于是生,故有君德之用者, 宜享以圭,必用馬以合之,蓋乾為馬,而震為善鳴之 馬,坎為美脊之馬,皆陽之象也。馬象陽之剛,有行地 無疆之材,足以配乎君德之用也。」《易氏》曰:「圭用于東 方,有始事之義,而馬為天駟,為辰次之始,亦東方之 象,故合圭以馬。」

《冬官》:「輈人為輈,進則與馬謀,退則與人謀。」

行數千里,馬不契需。

《勸登馬力》。「馬力既竭輈,猶能一取焉。」訂義鄭康成曰:登, 上也。輈和,勸馬用力。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楚。楚子使與師 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正義服虔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 風,牝」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 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禮斗威儀,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南海輸以文馬。 《山海經。西山經》:石航之山,其陰多銅。灌水出焉,而北 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蘼蕪,名曰「杜蘅」, 可以走馬。「帶之令人便馬。或曰:馬得之而健走。」 《東山經》:「東始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 血不實,其名曰𦬊,可以服馬。」 《戰國策》:「段千,越人謂新城君曰:『王良之弟子駕云取 千里馬,遇造父之弟子,造父之弟子曰:『馬不千里』。王 良弟子曰:『馬,千里之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 千里,何也?曰:『子纏牽長。故纏牽於事萬』』』」分之一也,而 難千里之行。今臣雖不肖於秦,亦萬分之一也。而相 國見臣不釋塞者,是纏牽長也。

《古諺》:「疲馬不渡澠水。」言澠水之急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