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3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倍八九,詎非邑令之賢臻此乎?杜公諱彪,為大名 魏縣人,由鄉貢入太學,擢令是邑。秉心以公,持身以 正。凡民利所當興者興之,民弊所當革者革之,仁洽 而義「暢,禮達而分定,頌聲載道,譽績增崇,宜天以嘉 禾惠其民。昔魏許謙守雁門而三生嘉禾,漢張堪守 漁陽而麥秀兩岐,以至產於魯恭之庭,得於唐叔之 畝,皆由數君子修德行政以感召之耳。今杜公之在 潞城,德政日聞於朝,惠澤日施於民,可謂當時賢令 矣。豈不足以召嘉禾之祥,而與古之守令」齊驅並駕 哉?余特述潞民頌禱願望之辭,以為之記,俾歸而刻 諸石,以為來者勸云。

《潞城縣重生嘉禾記》
屈銓

考昔成化四年戊子秋,潞州所轄潞城之境內,凡東 郊南畝,下隰平原,嘉禾之生,一莖七穎者有焉,一本 九穗者有焉。是時大尹魏邑、杜侯監《春秋》不書之旨, 不敢以為嘉瑞而獻之,亦弗敢以抑人情而閟之,曲 徇耆老之請,鐫石邑庭,以紀其歲月云爾。越六年庚 寅歲,輿圖之廣,若郡若邑,亢暘為戾,旁亙千里,而潞 城獨有時雨之濡。凡藩憲守令,大小群僚,俱以旱災 之由,十去二三,而杜侯獨蒙褒獎之異。迨是歲西成, 而嘉禾之生復如前歲。耆老會集,相與採諸郊畝,拜 而獻之。杜侯曰:「噫是穀也,穎栗蕃碩,固云嘉矣,得非 取諸他邑而誑我乎?」耆老答曰:「厥穗之七而一莖者, 則生於某所之田也;厥穗之九而一莖者,則產於某 所之隴也。尚多有之,非止此耳。」侯拱手而言曰:「予樂 泮宮之化,登虎榜之列,濫竽斯邑,已七年於茲。夙夜 兢惶,懼不能勝。是何瑞應,而復生於此耶?茲蓋幸遇 聖神功化之極,公卿篤棐之至,經文緯武而熙洽之 治成,體信達順而中和之氣應,其禎祥之應久矣,奚 翅茲禾哉!」言未畢,民有應於下者曰:「昔周公獲歸禾 之命,張堪得麥秀之謠,孟鄴有九穗之異。故人君得 其人,守令善其政,嘉穀禎祥,各隨其地而生,和氣之 應,豈有間哉!惟我杜侯,律身清介,蒞職忠勤,視財如 土礫而不求,視民如赤子而不苛,五事交修,三異並 集,賸不負皇朝惠牧元元之意?是以嘉穀休祥之應, 不在他邑而獨鍾於此也。宜刊諸堅珉,以紀盛美。」侯 曰:「予惟薄德,無實惠以及民,苟以為記,又曷克以當 其盛乎?」耆民復曰:「侯之職任,治民、事神而已。今侯之 營繕、城隍之廟,皆捐資以為費,僦力以興工。而閭閻 之民,初無絲毫之擾。至於興利除弊,以鼓舞斯民,皆 可以對越神明而無纖芥之舛謬也。是以冥冥之中, 假諸草木之靈,產於仁風之地,以彰其善耳。」杜侯猶 以為偶然,而未之許也。愚謂效忠者不閟於陰陽之 委和,盡節者不匿乎天地之委順。今嘉禾生於野,人 情效於下,苟坐視美瑞而不以為記,將使史無以傳 信,誌無以錄實,而後之人終不得見太平之盛美,其 於人臣載筆之義何如哉?杜侯感余斯言,因紀述其 事,以為補報之萬一云。

《劉公嘉禾碑記》
韓邦靖

正德乙亥,關中澄城縣有禾焉,一本二穗,或三四穗, 至六穗,遍於野,歲乃大穫。澄城者,蒲郡劉子貫道之 治邑也。劉子之治澄城也,政甚美。禾之生為劉子也, 禾之生也,澄城父老趙旺、石秉常等數百人採之,以 詣劉子曰:「旺等老人竊伏山林久矣,前後更令長數 十人,無如令者。竊聞德盛者天報之以福;政善者天」 報之以祥。今茲異禾,意者其天之所報乎?夫祥之生, 國之福也,其以上。《劉子》曰:「是烏足異氣以生物?氣之 所聚,濃寡異數,輕重異等,大小異形,長短異方。匪惟 禾也,雖草木亦有之,故有並蔕之蓮。連理之木。匪惟 草木也,雖物亦有之,故有九尾之獸,九首之鳥。匪惟 物也,雖人亦有之,故有重瞳之目,並肩之體,皆氣之 所為也。夫氣所為,偶然耳,烏足異?」父老曰:「『嘗聞之,《嘉 禾》之書,垂訓萬世,有年之紀,載之《春秋》。夫周公之聖, 非導主以誇;孔子之書,非示人以不急者,謹災祥,重 民事也。古者鬱鬯之尊,用以灌神,故曰:一稃二米,和 氣所生』。今日之祥,何以異此?」劉子曰:「父老愛我矣,然 令無德焉,不足以堪此。」父老乃歷階而上,再拜進辭 曰:「旺等山野鄙人,無所知識,然聞之君子矣,物有所 感,類固相召。天子修政則祥在四夷,故海不揚波,重 譯斯至。諸侯修政則祥在四境,故楚王將霸,厥有萍 實;大夫修政則祥在一家,故三鱣之降,楊震乃陞。今 之郡縣,古之侯國,境內之祥,非令而誰?夫天之所彰, 不可晦也;民之所與,不可奪也。君子不引高以違眾, 廢天以為異,令無辭焉。」劉子乃大笑曰:「父老勞苦矣, 其罷休就舍,古人有言:『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令也敢 掠天之美乎』?」卒弗上。於是父老退而相議曰:「吾令長 者也,奈何自張?其在吾民乎!」私相刻石紀其事,俾五 泉《韓子》序之,以詔來世,昭令之休焉。韓子曰:夫循吏 之致祥,古有之矣。張堪兩岐,魯恭三異,載之史籍,彬 彬然可考矣。夫人民者,天之心也。故曰:「天視自我民 視,天聽自我民聽。」守令之職,親民為近,其感召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