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3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甚速,虛弱不能飲食者宜此,與木瓜、烏梅、縮砂、益智、 麴糵、甘草、生薑同用也。」 《李杲》曰:「風寒客邪在胃口之上,當心作痛者,宜煨熟 用之。」

朱震亨曰:「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引膈上痰。若明知 身受寒邪,口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溫散,用之如鼓 應桴,或濕痰鬱結成病者亦效。若熱鬱者不可用,恐 積溫成熱也,必用卮子之劑。」

李時珍曰:「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 除寒燥濕,開鬱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 飲啖酸鹹,脾胃常多寒濕鬱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 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或云:與知母 同用,治瘴瘧寒熱,取其一陰一陽,無偏勝之害。蓋草 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火也。」

花氣味

辛熱無毒。

花主治

《大明》曰:「下氣,止嘔逆,除霍亂,調中,補胃氣,消酒毒。」

附方

心腹脹滿短氣:用草豆蔻一兩,去皮為末,以木瓜生 薑湯調服半錢。千金方

胃弱嘔逆不食:用草豆蔻仁二枚,高良薑半兩,水一 盞,煮取汁,入生薑汁半合,和白麪作撥刀,以羊肉臛 汁煮熟,空心食之。普濟方

霍亂煩渴,草豆蔻、黃連各一錢半,烏豆五十粒,生薑 三片,水煎服之。聖濟總錄

虛瘧自汗不止,用草果一枚,麪裹煨熟,連麪研,入平 胃糝二錢,水煎服。經效濟世方

氣虛瘴瘧,熱少寒多,或單寒不熱,或虛熱不寒,用草 果仁、熟附子等分,水一盞,薑七片,棗一枚,煎半盞服, 名「果附湯。」濟生方

脾寒瘧疾,寒多熱少,或單寒不熱,或大便洩而小便 多,不能食用草果仁、熟附子各二錢半,生薑七片,棗 肉二枚,水三盞,煎一盞,溫服。醫方大成

脾腎不足「草果仁一兩,以舶茴香一兩炒香,去茴不 用,吳茱萸湯泡七次,以破故紙一兩炒香,去故紙不 用胡盧巴一兩,以山茱茰一兩炒香,去茱茰不用,右 三味為糝,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鹽湯下。百一選方 赤白帶下:連皮草果一枚,乳香一小塊,麪裹煨焦黃, 同麪研細,每米飲服二錢,日二服。衛生易簡方 香口辟臭:「豆蔻、細辛為末,含之。」肘后方

脾痛脹滿:「草果仁二箇,酒煎服之。」直指方

白豆蔻集解

陳藏器曰:白豆蔻出伽古羅國,呼為多骨。其草形如 芭蕉,葉似杜若,長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淺黃 色。子作朵如葡萄,初生微青,熟則變白。七月采之。 蘇頌曰:「今廣州、宜州亦有之,不及番船來者佳。」 李時珍曰:「白豆蔻子圓大如白牽牛子,其殼白厚,其 仁如縮砂仁,入藥去皮炒用。」

仁氣味

辛大溫無毒。

王好古曰:「大辛,熱,味薄氣厚,輕清而升,陽也,浮也。入 手太陰經。」

仁主治

《開寶》曰:「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穀下氣。」

《李杲》曰:「散肺中滯氣,寬膈進食,去白睛翳膜。」

王好古曰:「補肺氣,益脾胃,理元氣,收脫氣。」

李時珍曰:「治噎膈,除瘧疾寒熱,解酒毒。」

發明

蘇頌曰:「古方治胃冷,喫食即欲吐,及嘔吐,六物湯皆 用白豆蔻,大抵胃主冷,即相宜也。」

蘇恭曰:「白豆蔻氣味俱薄,其用有五:專入肺經本藥, 一也;散胸中滯氣,二也。去感寒腹痛,三也;溫暖脾胃, 四也。治赤眼暴發,去太陽經目內大眥紅筋用少許, 五也。」

李時珍曰:「按:楊士瀛云:『白豆蔻治脾虛瘧疾、嘔吐、寒 熱,能消能磨,流行三焦,營衛一轉,諸證自平』。」

附方

胃冷惡心,凡食即欲吐:用白豆蔻子三枚,搗細,好酒 一盞,溫服,併飲數服佳。張文仲備急方

人忽惡心,多嚼白豆蔻子最佳。肘后方

小兒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箇,縮砂仁十四箇, 生甘草二錢,炙甘草二錢,為末,常摻入兒口中。危氏得效 方

脾虛反胃:白豆蔻、縮砂仁各二兩,丁香一兩,陳廩米 一升,黃土炒焦,去土研細,薑汁和丸梧子大,每服百 丸,薑湯下,名《太倉丸》。濟生方

產後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兩,研細,桃仁湯服一錢, 少頃再服。乾坤生意

肉豆蔻釋名

寇宗奭曰:「肉豆蔻對草豆蔻為名,去殼只用肉。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