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7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陽城縣志》:「臥虎山,縣西四十里,形如臥虎。山陰之麓, 寺曰靈泉。松」柏蒼翠,森鬱山谷,有萬松亭故址存焉。 《沁水縣志》:「榼山在縣東九十里,萬柏參雲,千松翳日, 清泉映玉,飛閣憑空,蓋邑之最勝處也。上有大雲寺, 佛前有白松三株,圍一丈五尺,高數丈,玉立殿前,世 所罕有。每至月出,綠蔭蕭森。今三松已損其一矣。 蘇莊村官道旁,有藤松一株。」

《榆社縣志》:「黑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其山甚高,過於諸 山,廣植松樹。」

《應州志》:「古龍松在城南小石寺,合抱平頂,色極蒼翠, 枝榦龍蟠,相傳異僧手植,蓋唐宋時物。」

《靈丘縣志》:「縣西南四十里道源寺門外,兩松翼然,每 日東西升落,祇具一影。後為傖父摧折,寺尋毀,土人 仍相傳其異不衰。」

《密縣志》:「天僊白松縣東五里,世傳黃帝葬三女,三女 九歲,俱辭家學道,後十七年歸省,一夕同逝,合葬於 此。明年,塚上生松一株,三榦大小榦色如粉,高八九 丈,膚理瑩澤,搯文隨起,真奇章也。名題豐碑,羅列紛 積。」

《林縣志》:「五松亭在縣西南谼峪山,五松並生,挺然可 愛。」

《光山縣志》:「石盤山上有寨,可屯千人。石上有萬年松。」 《陝西通志》:「古浪所黑松林山,在所東四十五里,山多 松,故名。」

《臨潼縣志》:「孔雀松在石瓮寺前。」

《商州志》:「州西四十里由麻澗鎮躋攀南上十里許,有 飛石嵌空,大可覆數百人,中位大悲觀音像,因名大 悲岩亦名靈岩。檻外即臨絕壑,壑南峰巒突起,名香 爐山。右側建毘盧高閣,上出重霄,下憑遠岫,周圍白 松以千計,獨岩之上下,左右奇形怪狀,霜皮斑駁如 白龍然,枝舞空中,攫拿雲日,根蟠石上,蜿蜒林阿,至」 於懸岩數株,又酷似渴虯瞰澗,爪牙俱動。憩息之餘, 松濤泉響,耳根為之一清。

安武山西南五十里。其水南流,地多美松。

赤水峪西南六十里,多松。

啟秀閣。下舊有一松,高十丈,圍二丈四尺,號「雞冠 松。」平曠如臺,四望如張翠蓋,各官司遊覽,皆極賞贊。 明末忽然自折。

泉村屈家村東山一松,高八丈,圍一丈六尺,蒼古異 常,亦數百年物也。

《華州志》:「古松在西溪,偃蓋竟畝,遊者多詠歌。」

《三水縣志》:「金泉寺在半川府之東,中有偃蓋之松,亭 亭獨秀。」

福延寺,在邑東北五十里,內有古松一株,蒼翠欲滴, 遠望有凌空之致。

《真寧縣志》:「聖水泉在縣東四十里,岸有古松,枝榦凌 霄,黛色參天。」

《延安府志》:「神木縣神松在縣西十五里楊家城內,松 有二株,縣以之為名。」

《漢中府志》:「鳳縣長松山,東北一百里,一山三峰,皆有 喬松。」

《洋縣志》:「宋軍山縣北一百三十里,舊有叢林,今廢,止 存大殿五楹,前有古松二株,偃蓋蟠鬱,蔭約數畝。」 《興安州志》:「北一百二十里曰三教山,其高無極,雲物 皆出其下有二龍湫焉。旁有喬松,二龍之所游戲也。 繞三匝而上,燒痕宛然,其上多松柏。」

《靖遠衛志》:「雪山在衛北一百二十里,多產喬松。」 《洮州衛志》:「黑松嶺,在衛東三十里,上多松林。」

《涼州衛志》:「青山在衛東二百五十里,上多松柏,冬夏 長青,故名。」

松山在衛東三百一十里。上多古松,因名。

《莊浪衛志》:「衛東百二十里為大松山,一百里為小松 山,山多大松,採之可資器用。」

《上元縣志》:「靈谷寺在蔣山東南,有古松偃榦,云高皇 挂衣於此,至今蟲蟻不生。」

《江寧縣志》:「西園在郡城南稍西去聚寶門二里而近。 折逕以入,為鳳遊堂。前月臺,有奇峰古樹,右有栝子 松,高可三丈,徑十之一。相傳宋仁宗手植,以賜陶道 士者,且數百年矣,婆娑掩映可愛。」

《六合縣志》:「馬鞍山在縣北二十里,狀似馬鞍,故名。此 山分支別派,瓜瓞漫衍,各山皆植馬鬣松,往來者盤 桓其下,翠葆高擎,類天目九里。」

舊學里。唐杜荀鶴手植偃蓋松一株,喬榦參天,條柯 飛穎,拳曲離奇,盤坳反覆,垂蔭數畝。浮白多蹲踞其 上作鳥飲。後為兵火廢。

袁孝廉塚上,古松百餘株,橫拏夭矯,各備奇致。榦葉 「上拂雲霄,行路人憩息其中,如坐疏幕。雖當炎夏,了 無暑氣,日光不穿,影繁色淡,有類月夜。」

《桐城縣志》:「龍泉寺在清淨鄉,有千歲古松二株。」 《太湖縣志》:「元妙觀,三國時左慈建,前有沙墀,廣可十 餘步,徑倍之。兩傍皆松,立者如人,臥者如虯,偃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