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汝南謝廉、河南趙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經,雄並奏拜 童子郎。於是負書來學,雲集京師。

陽嘉元年七月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按後漢書順帝本紀陽嘉元年七月丙辰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增甲乙科員各十人除郡

國耆儒九十人補郎舍人: 按《儒林傳》序:「順帝感翟 酺之言,迺更修黌宇,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 五十室。試明經下第,補弟子,增甲乙之科,員各十人。 除郡國耆儒,皆補郎舍人。」

永和元年詔伏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五經諸子百家藝術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伏湛傳》,「無忌亦傳家 學,順帝時,為侍中屯騎校尉。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 郎黃景校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

順帝   年以張衡為侍中典校祕書。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王隆作《小學 漢官儀篇》注:「順帝時,平子為侍中,典校祕書,方作《周 官解說》,乃欲以此次述漢事,會復遷河間相,遂莫能 立也。」

順帝   年拜蔡元議郎講論《五經》異同。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儒林蔡元傳》:「元字叔 陵,汝南南頓人。學通《五經》,門徒常千人。其著錄者萬 六千人。徵辟並不就。順帝時,詔徵拜議郎,講論《五經》 異同,甚合帝意。遷侍中,出為弘農太守。」

質帝本初元年夏四月令郡國舉明經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

按《後漢書質帝本紀》:「本初元年夏四月庚辰,令郡國 舉明經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詣太學。自大將軍至 六百石,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以高第五人補郎中, 次五人補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屬、三署 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

桓帝建和元年以趙典博學經書徵拜議郎侍講禁內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 按《趙典傳》:「典少篤行隱 約,博學經書,弟子自遠方至。建和初,四府表薦,徵拜 議郎,侍講禁內。」

延熹二年初置祕書監官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云云。

靈帝熹平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按《蔡邕傳》,「邕拜郎中,校 書東觀,遷議郎。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學多謬,俗儒 穿鑿,疑誤後學,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 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 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帝許之。邕乃自書 冊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 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 填塞街陌。

《洛陽記》曰:「太學在洛城南開陽門外,講堂長十丈,堂前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書》《周易》《公羊傳》十六碑存,十二碑毀;南行《禮記》十五碑悉崩壞;東行《論語》三碑,一碑毀《禮記》。碑上有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名。」

按《儒林傳序》:「熹平四年,靈帝迺詔諸儒正定《五經》,刋 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校,樹之學門, 使天下咸取則焉。」

古文謂孔子壁中書。篆書,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隸書亦程邈所獻也。主於徒隸,從簡易也。謝承書曰:「碑立太學門外,瓦屋覆之,四面欄障,開門於南,河南郡設吏卒視之。」楊龍驤《洛陽記》載朱超石與兄書云:「石經文都似碑,高一丈許,廣四尺,駢羅相接。」

熹平五年,令太尉劉寬講經。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 按《劉寬傳》,熹平五年,代 許訓為太尉。靈帝頗好學藝,每宴見寬,常令講經。寬 常於坐被酒睡伏。帝問:「太尉醉邪?」寬仰對曰:「臣不敢 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帝重其言。

光和三年六月詔公卿舉能通經各一人悉除議郎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三年六月詔公卿舉能通尚書毛氏詩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議郎

獻帝初平元年遷都長安圖書七十餘載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元年二月丁亥,遷都長安。」 按《隋書經籍志序》,「獻帝西遷,圖書縑帛,軍人皆取為 帷囊。所收而西,猶七十餘載。」

按《文獻通考》:「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 蘭臺、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其縑 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及王允所收 而西者,裁七十餘乘,道路艱遠,復棄其半矣。後長安 之亂,一時焚蕩,莫不泯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