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播麥納菽,春秋相因,蔓生蒿杞,時致火燎。由是經石 彌減,文字增缺。職忝胄教,參掌經訓,不能繕修頹墜, 興復生「業,倍深慚恥。今求遣國子博士一人堪任幹 事者,專主周視,驅禁田牧,制其踐穢,料閱碑牒,所失 次第,量厥補綴。」詔曰:「此乃學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 垂範將來,憲章之本。便可一依公表石功并字多少, 欲補治之於後。」靈太后廢,遂寢。

孝武帝永熙三年二月帝親釋奠詔祭酒劉廞等于顯陽殿講經

按《魏書孝武帝本紀》,永熙三年二月丙子,帝親釋奠, 禮先師。」 按《劉芳傳》:「芳子懌,懌弟廞領國子祭酒,出 帝於顯陽殿講《孝經》。廞為執經,雖訓答論難未能精 盡,而風采音制,足為可觀。」 按《儒林李同軌傳》:「永熙 三年春釋菜,詔延公卿學官於顯陽殿,敕祭酒劉廞 講《孝經》,黃門李郁講《禮記》,中書舍人盧景宣解《大戴 禮夏小正》篇,時廣招儒學,引令預聽同軌,經義素優, 辨析兼美,而不執經,深為慨恨。 按《李孝伯傳》:「郁字 永穆,永熙三年春,於顯陽殿講《禮記》,詔郁執經,解說 不窮。群難蜂起,無廢談笑。」出帝及諸王公凡預聽者, 莫不嗟善。

孝靜帝武定四年八月移洛陽漢魏石經于鄴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云云。

北齊

文宣帝天保元年八月詔以文襄帝所運石經移置學館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元年八月,詔郡國修立 黌序,廣延髦俊,敦述儒風。其國子學生亦依舊銓補。 往者文襄皇帝所運蔡邕石經五十二枚,移置學館, 依次修立。」

天保七年召儒臣於宮宴會令以經義相質親自臨 聽是年詔令校定群書。

按《北齊書廢帝本紀》,「天保七年冬,召朝臣文學者及 禮學官於宮宴會,令以經義相質,親自臨聽,太子手 筆措問,在坐莫不歎美。」 按《文苑樊遜傳》:「天保七年, 詔令校定群書,供皇太子。遜與冀州秀才高乾和、瀛 州秀才馬敬德、許散愁韓同寶、洛州秀才傅懷德、懷 州秀才古道子、廣平郡孝廉李漢子、渤海郡孝廉鮑 長」暄、陽平郡孝廉景孫、前梁州府主簿王九元、前開 府水曹參軍周子深等十一人,同被尚書召共刋定。 時祕府書籍紕繆者多,遜乃議曰:「按漢中壘校尉劉 向受詔校書,每一書竟,表上輒言臣向書長水校尉、 臣參書大夫公、太常博士書、中外書合若干本,以相 比校,然後殺青。今所讎校,供擬極重,出自蘭臺,御諸 甲館。向之故事,見存府閤,即欲刋定,必藉眾本。太常 卿邢子才、太子少傅魏收、吏部尚書辛術、司農少卿 穆子容、前黃門郎司馬子瑞、故國子祭酒李業興,並 是多書之家,請牒借本,參校得失。」祕書監尉瑾移尚 書都坐,凡得別本三千餘卷,《五經》諸史,殆無遺闕。 天保八年,敕張景仁授太《原王紹德書》。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不載 按《儒林張景仁傳》。「世 宗引為賓客。天保八年。敕授太原王紹德書。」

天保 年以邢畤入授皇太子經。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不載。 按《儒林邢峙傳》:「天保 初,郡舉孝廉,授四門博士,遷國子助教,以經授皇太 子。」

孝昭帝皇建元年八月詔國子寺備立官屬依舊置生講習經典石經即施列學館

按《北齊書孝昭帝本紀》,皇建元年「八月甲午,詔國子 寺可備立官屬,依舊置生,講習經典,歲時考試。其文 襄帝所運石經,宜即施列於學館。外州大學,亦仰典 司勤加督課。」

後主天統 年校寫經籍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隋書經籍志》。「後齊遷 鄴,頗更搜聚。迄於天統、武平,校寫不輟。」

天統 年。徵孫靈暉為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綽經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儒林《孫靈暉傳》。「天統 中。令朝臣推舉可為南陽王綽師者。吏部尚書尉瑾 表薦之。徵為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經。」

明帝武成元年集諸儒臣元偉蕭撝等於麟趾殿刋校經史

按《周書明帝本紀》,「帝幼而好學,博覽群書,善屬文,詞 彩溫麗。及即位,集公卿已下有文學者八十餘人於 麟趾殿刋校經史。又捃採眾書,自羲、農已來訖於魏 末,敘為《世譜》,凡五百卷」云。「所著文章十卷。」 按《元偉 傳》,「世宗初拜師氏中大夫,受詔麟趾殿刋正經籍。」 按《蕭撝傳》:「武成中,世宗令諸文儒於麟趾殿校定經 史,仍撰《世譜》,撝亦預焉。尋以母老,兼有疾疹,五日番 上,便隔晨昏,請在外著書。有詔許焉。」 按《韋孝寬傳》: 「明帝初,參麟趾殿學士,考校圖籍。」 按《蕭大圜傳》:「開 麟趾殿,招集學士,大圜預焉。」 按《宗懍傳》:「世宗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