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金史哀宗本紀》云云。

正大三年八月,設「益政院,備顧問。」講經史趙秉文進 《經史》諸書。

按《金史哀宗本紀》:「正大三年八月辛卯,設益政院于 內廷,以禮部尚書楊雲翼為益政院說書官,日二人 直備顧問。」 按《百官志》:「益政院,正大三年置于內廷, 以學問該博議論宏遠者數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 備顧問,講《尚書》《通鑑》《貞觀政要》。」名則經筵,實內相也。

按《趙秉文傳》,「改翰林院學士,同修國史,兼益政院。」

說書官以上,嗣德在初,當日親經史以自裨益,進「《無 逸直解》《貞觀政要》《申鑒》各一通。」

太宗五年都元帥張柔取金祕府圖書

按《元史太宗本紀》,「五年春正月戊辰,崔立以南京降, 取圖書事不載。」 按《張柔傳》,「授保州等處都元帥,從 睿宗伐金,崔立以汴京降,柔於金帛一無所取,獨入 史館取金實錄并祕府圖書。」

太宗八年夏六月,立編修《經籍》二所。

按《元史太宗本紀》,「八年夏六月,耶律楚材請立編修 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編集經史。召儒士梁陟充 長官,以王萬慶、趙著副之。」 按《耶律楚材傳》,「楚材請 收太常禮樂生,及召名儒梁陟、王萬慶、趙著等,使直 釋九經,進講東宮,又率大臣子孫執經解義,俾知聖 人之道。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由是文治 興」焉。

太宗九年,詔「劉中歷諸路考試經義。」

按《元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太宗九年八月 下詔,命斷事官朮忽䚟與山西東路課稅所長官劉 中歷諸路考試,以論及經義詞賦分為三科,作三日 程,專治一科,能兼者聽,但以不失文義為中選。其中 選者復其賦役,令與各處長官同署公事。得東平楊 英等凡若干人,皆一時名士。而當世或以為非便,事 復」中止。 按《耶律楚材傳》,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 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業,非積數十年,殆未 易成也。」帝曰:「果爾,可官其人。」楚材曰:「請校試之。」乃命 宣德州宣課使劉中隨郡考試,以經義、詞賦、論分為 三科,儒人被俘為奴者,亦令考試,其主匿弗遣者死。 得士凡千三十人。

世祖中統四年王鶚等請立國學命師儒教習經書俟其藝成然後試用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世祖四年九月, 翰林學士承旨王鶚等,請依前代立國學,選蒙古人 諸職官子孫百人,專命師儒教習經書,俟其藝成,然 後試用,庶幾勳舊之家,人材輩出,以備超擢。」

至元元年二月敕儒士譯寫經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月辛亥,敕選儒士編修國史,譯 寫經書,起館舍,給俸以贍之。」

至元三年,徙平陽經籍所于京師,商挺等纂《五經要 語》以進。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十月丁丑,徙平陽經籍 所干京師。 按《商挺傳》:至元三年,「帝留意經學,挺與 姚樞、竇默、王鶚、楊果纂《五經要語》二十八類以進。」 至元四年二月丁卯,改經籍所為弘文院,以馬天昭 知院事。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五年十月,敕「從臣錄經書。」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五年十月庚寅,敕從臣禿忽 思等錄《毛詩》《論語》《孟子》。」

至元十年春正月己未,禁《陰陽圖讖》等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二年二月,宋兵潰,得督府圖書。九月,括江南 諸郡書及臨安祕書省書。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二年二月丙辰,宋兵大潰, 得督府圖籍符印。九月丙申,以玉昔帖木兒為御史 大夫,括江南諸郡書及臨安祕書省《乾坤寶典》等書。」

按《伯顏傳》:「宋軍敗,何瑋、李庭等並舟深入,伯顏命」

步騎左右掎之,追殺百五十餘里,得船二千餘艘,及 其軍資器仗、圖籍、符印。

至元十三年二月丁未,「詔諭臨安收百司及宮中圖 籍。」丁巳,命焦友直括宋圖籍。三月丁未,遣孟籍宋 圖籍。十月丁亥,焦友直以《臨安圖籍》來上。是年,王積 翁以《全閩八郡圖籍》來覲。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月丁未。詔諭臨安新附府州司 縣官吏士民軍卒人等曰:「百官有司、諸王邸第、三學 寺監、祕省史館及禁衛諸司,各宜安居。祕書省圖書、 太常寺祭器、樂器、樂工、鹵簿、儀衛、宗正譜牒、天文地 理圖冊,凡典故文字并戶口版籍盡仰收拾。」伯顏就 遣宋內侍王埜入宮。收宋國袞冕、圭璧、符璽及宮中 圖籍、寶玩等物。丁巳,命焦友直括宋祕書省禁書圖 籍。三月丁卯,伯顏入臨安。遣郎中孟籍宋祕書省、 國子監、國史院、學士院、太常寺圖書等物。十月丁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