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兩浙宣撫使焦友直以臨安經籍圖、晝陰陽祕書來 上。 按《王都仲傳》,「父積翁,仕宋為寶章閣學士、福建 制置使。至元十三年,宋主納土,乃以全閩八郡圖籍 來入,覲世祖于上京。」

至元十五年四月。遣使取杭州等處官書刻本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五年四月庚辰。以許衡言。 遣使至杭州等處。取在官書籍板刻至京師。」

至元十九年,歲貢,「以文學優贍通經史者解貢,司吏 以通經者補充。」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至元十九年,省 議:諸州府隸省部者,儒學教授選本管免差儒戶子 弟入學讀書習業,非儒戶而願學者聽。遇按察司本 路總管府歲貢之時,于學生內選行義修明,文學優 贍,通經史、達時務者,保甲解貢。各路司吏有闕,于所 屬衙門人吏內選取,委本路長官參佐,同儒學教授 考」試,習行移算術,字畫謹嚴,語言便利,《詩》《書》《論》《孟》內 通一經者為中式,然後補充。按察司書吏有闕,府州 司吏內勾補。至歲貢時,本州本路以上再試貢解。 至元二十一年五月,括天下私藏圖讖等書。許衡請 以學校科舉之法專重經學,定為新制。

按《元史世祖本紀》。五月庚午。括天下私藏天文圖讖、 《太乙雷公式》《七曜曆》《推背圖》《苗太監曆》。有私習及收 匿者罪之。 按《選舉志》。世祖二十一年九月,火魯火 孫與留夢炎等言:「中書省臣奏,皆以為天下習儒者 少,而由刀筆吏得官者多。」帝曰:「將若之何。」對曰:「惟貢 舉取士為便。凡蒙古之士及儒吏陰陽醫術,皆令試 舉,則用心為學矣。」帝可其奏。繼而許衡亦議學校科 舉之法,罷詩賦,重經學,定為新制。事雖未行,而選舉 之制已立。

至元二十三年,定考試歲貢吏員之例。吏人必知經 史者,以次勾補。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凡歲貢吏員,至 元二十二年,省擬:呈試吏員,先有立定貢法:各道按 察司上路總管府,凡三年一貢,儒吏各一人,下路二 年貢一人,以次籍記,遇各部令史有闕補用。若隨路 司吏及歲貢儒人,先補按察書吏,然後貢之于部,按 察書吏依先例選取,考試唯以經史吏業不失章指 者」為「中選。」隨路貢舉元額,自至元二十三年為始。各 道按察司,每歲于書吏內以次貢二名。儒人一名,必 諳吏事;吏人一名,必知經史者。遇各部令史有闕,以 次勾補。

至元二十四年,立國子學,設博士,講授經旨,是「正音 訓。」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國子學而定其制。設博士,通掌學事,分教三齋生 員,講授經旨,是正音訓,上嚴教導之術,下考肄習之 業。復設助教,同掌學事,而專守一齋正、錄,申明規矩, 督習課業。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 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博士、助教親授句讀 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講說則依所讀之序,正、 錄、伴讀亦以次而傳習之。次日抽籤,令諸生講說其 功課、對屬、詩章、經解、史評,博士出題,生員具槁生呈 助教。俟博士既定,始錄附課簿,以憑考校。 按《馬紹 傳》:「丞相安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講論經史,以資 見聞。平章國事張啟元以紹應詔,授左右」司都事。 至元二十七年正月。立興文署,掌經籍板。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七年正月癸酉,立興文 署,掌經籍板及江南學田錢穀。」

成宗元貞元年詔諸路有儒通吏事吏通經術者考試錄用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元貞元年,詔諸 路有儒通吏事,吏通經術,性行修謹者,各路薦舉廉 訪司試選,每道歲貢二人。省臺委官立法考試,必中 程式,方許錄用。」

大德十一年五月武宗即位詔皇太子旁求經籍刊經書賜臣下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 按《仁宗本紀》,大德十一年 五月,武宗即位。六月癸巳,詔立帝為皇太子,受金寶, 遣使四方,旁求經籍,識以玉刻印章,命近侍掌之。時 有進《大學衍義》者,命詹事王約等節而譯之。帝曰:「治 天下,此一書足矣。」因命與圖象《孝經》《列女傳》並刊行 賜臣下。

武宗至大二年命趙孟頫繪圖藏諸祕書

按《元史武宗本紀》,不載 按《仁宗本紀》,武宗至大二 年九月,命集賢學士趙孟頫繪圖藏諸祕書。

至大四年。仁宗親定國子生。通一經者。以次補伴讀 按《元史武宗本紀》。不載 按《仁宗本紀》。至大四年三 月即帝位。閏七月己未。詔曰:「朕今親定國子生額三 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經者以次補伴讀。著 為定式。」

仁宗皇慶二年十一月詔定經書取士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