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7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外史王守仁傳》:「萬曆十二年,大學士申時行等 言,王守仁言,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子》。獻章主靜沿 宋儒;周惇頤、程顥,皆祖述聖訓,羽翼聖真,非創立門 戶,誠宜崇祀。并言胡居仁純心篤行,眾論所歸,亦宜 并祀。」帝皆從之。終明之世,從祀者止薛瑄及守仁等 四人。

萬曆十六年,校刻《十三經注疏》。

按《明外史黃鳳翔傳》:「萬曆十六年,起補北監時,方校 刻《十三經注疏》。」

萬曆 年,趙志皋請「日臨講幄,紬繹經史。」

按《明外史趙志皋傳》:「萬曆初,進侍讀,歷吏部右侍郎。 帝數輟朝,奏請日臨講幄,延見大臣,披覽章奏,紬繹 經史,報聞。尋召為吏部左侍郎。」

萬曆二十二年,史官焦竑撰《國史經籍志》。

按《明外史儒林焦竑傳》:「萬曆十七年,殿試第一人,官 翰林修撰。二十二年,修國史,內閣陳于陛欲竑專領 其事,竑謝不敏,乃先撰《經籍志》。其他卒無所撰,館亦 竟罷。」

光宗泰昌元年熹宗御經筵講官孫承宗因講進規按春明夢餘錄泰昌元年十月二十日經筵以是日頒郭王兩太后諡諭改二十一日講官孫承宗講克

明峻德「以親九族」一段。臨登講筵時,念上方有宮闈 之隙,因就「親睦九族」處重發一番,其語云:「帝堯德為 聖人,尊為天子,第一要緊事便重九族,決不敢自恃 說自家是至尊,便輕疏一家骨肉,所以要親愛。既親 愛之,便處置一家骨肉,各得其所,所以一家骨肉相 親相睦,無有怨心。」又曰:「九族是自己一身,為一族。上 有高曾祖父是四族,下有子、孫、曾、元是四族,共為九 族。如上內有宮眷戚畹,外有宗族親藩,以親是同其 好惡,同其富貴,即先朝所遺眷屬。務要仁至義盡,無 使恣縱,無使怨恫」等語。上退至《九五齋》謂內璫孫講 官的話竟是本章。又曰:「今日纔知九族甚稱善。」

熹宗天啟元年開經筵講官請講章不宜閣臣芟改宜徑達御覽

按《明外史蔡毅中傳》:「天啟中,以左諭德充經筵講官。」

按《羅喻義傳》,「天啟初,歷官諭德,直經筵。」

按《春明夢餘錄》:熹廟初御講筵,內閣戒講官,講章宜 簡要,講畢勿多獻替。孫承宗曰:主上幼沖,正宜詳明 切直,博引曲譬。若講官聽中堂為芟,改中堂又視中 官為忌諱,則講筵為無人矣。講官李光元亦以講章 不宜芟改,上書爭之,于是勿改。承宗謂內侍王安及 高時明,以上御講筵,恭默無一問難,當如常奏事例, 「有口答上問某句,講官通俗細解,再問,講官又細解, 俾上漸通曉機務,與臣下日親日熟,入而後說之,此 啟沃之要也。」時明曰:「非復午講不可。」安曰:「甚善。當修 九五齋。」時明曰:「孫公欲致君堯舜,須有茅茨土階遺 意,何必修齋而後講乎?」 熹廟初,李康先為講官,言 講官講章宜徑達御覽,閣臣不必改易。

天啟二年,詔停經筵日講。周朝瑞等上言,乃命日講 如故。

按《明外史周朝瑞傳》:「天啟二年二月,詔停經筵日講, 朝瑞等上言,會禮部亦以為言,乃命日講如故。」

懷宗崇禎元年御經筵講經書賜講官宴幣有差

按《春明夢餘錄》:崇禎帝以八月丁卯御極,是年十月 即先開日講。十月初二日,御文華殿,講《大學》一章、《尚 書堯典》一章、《帝鑑圖說》一章。帝退御便殿,以御書示 閣臣,諸臣皆贊美。帝曰:「書有不如法處,卿等當為改 正。」輔臣𨙫首謝。 崇禎元年戊辰,二月癸丑,上初御 經筵,以英國公張維賢、大學士施鳳來充知經筵事, 大學士張瑞圖等充同知經筵官,侍讀學士溫體仁 等十六員充講讀官,編修倪嘉善等八員充展書官。 講《堯典》《大學》各一章。賜各宮筵宴,銀幣鈔錠有差。 崇禎三年,講官文震孟講經書。

按《明外史文震孟傳》:崇禎三年,進諭德,掌司經局,直 講如故。震孟在講筵最嚴正,嘗講「君使臣以禮章,反 覆規諷,帝即出尚書喬允升、侍郎胡世賞于獄。一日 進講,見帝足加膝,適講《五子之歌》,至『為人上者,奈何 不敬,以目視帝足,帝即袖掩之,徐為引下。時稱直講 官』。」

崇禎十五年,閣臣進《東宮講讀經史之儀》。

按《春明夢餘錄》:「崇禎十五年八月,閣臣恭進東宮講 儀,略云:『一、覽史以佐經,察舊儀有讀四書讀經史之 文,似宜于經書外,每摘簡要《通鑑》一段進講,于凡治 亂邪正是非之際,詳細開陳,庶以古鏡今,為益不小。 一、省讀以進業舊儀,經書各讀十遍,為蒙養聖功。伏 見皇太子聰穎非常,似可各省為五遍,以餘力用之』。」 閱史作對,既可養氣,兼可旁通。一對句以致知,繇淺 漸深,由近及遠,比物連類,觸發頗多。一問辨以去疑。 聞高皇帝每令儒臣進講,必令反覆討論,以求義理 之極。如講《洪範》,講《立政》,講攻乎異端,及《心箴》,皆闡發 聖真,出自天悟。至肅皇帝聽講尢,多發前賢所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