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9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經總名為書,傳者不知秦燔書所起,故不審燔書 之實。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 為壽。僕射周青臣進頌秦始皇齊人淳于越進諫,以 為始皇不封子弟,卒有田常六卿之難,無以救也。譏 青臣之頌,謂之為諛。秦始皇下其議丞相府,丞相斯 以為越言不可用,因此謂諸生之言惑亂黔首,乃令 史官盡燒《五經》。有敢藏諸書、《百家語》者,刑唯博士官 乃得有之。《五經》皆燔,非獨諸家之書也,傳者信之,見 言《詩》《書》,則獨謂「經」,謂之書矣。

傳者或知《尚書》為秦所燔,而謂二十九篇其遺脫不 燒者也。審若此言,《尚書》二十九篇,火之餘也。七十一 篇為炭灰,二十九篇獨遺邪?夫伏生年老,晁錯從之 學時,適得二十餘篇。伏生死矣,故二十九篇獨見,七 十一篇遺脫。遺脫者七十一篇,反謂二十九篇遺脫 矣。

或說:「《尚書》二十九篇者,法曰:『斗,七宿也。四七二十八 篇,其一曰斗矣,故二十九。夫《尚書》滅絕于秦,其見在 者二十九篇,安得法乎?宣帝之時,得佚《尚書》及《易》《禮》 各一篇,《禮》《易》篇數亦始足,焉得有法?案百篇之序闕 遺者七十一篇,獨為二十九篇立法,如何』?」或說曰:「孔 子更選二十九篇,二十九篇獨有法也。」蓋俗儒之說 也,未必傳記之明也。「二十九篇殘而不足,有傳之者, 因不足之數,立取法之說,失聖人之意,違古今之實。 夫經之有篇也,猶有章句;有章句也,猶有文字也。文 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數以連章,章有體以成篇,篇則 章句之大者也。」謂篇有所法,是謂章句復有所法也。 《詩經》舊時亦數千篇,孔子刪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 猶二十九篇也。謂二十九篇有法,是謂三百五篇復 有法也。或說:「《春秋》十二月也。《春秋》十二公,猶《尚書》之 百篇,百篇無所法,十二公安得法?」說《春秋》者曰:「二百 四十二年,人道浹,王道備。善善惡惡,撥亂世,反諸正, 莫近于《春秋》。若此者,人道王道適具足也。三軍六師 萬二千人,足以陵敵」伐寇,橫行天下,令行禁止,未必 有所法也。孔子作《春秋》,紀魯十二公,猶三軍之有六 師也;士眾萬二千,猶年有二百四十二也。六師萬二 千人,足以成軍。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足以立義。說 事者好神道恢義,不肖以遭禍。是故經傳篇數,皆有 所法,考實根本,論其文義,與彼賢者作《書》《詩》無以異 也。故聖人作《經》,賢者作《書》,義窮理竟,文辭備足,則為 篇矣。其立篇也,種類相從,科條相附,殊種異類,論說 不同,更別為篇。意異則文殊,事改則篇更。據事意作, 安得法象之義乎?

或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上壽九十,中壽八十,下 壽七十。孔子據中壽三世,而作三八二十四,故二百 四十年也。又說為赤制之中數也。又說二百四十二 年,人道浹,王道備。夫據三世,則「浹備」之說非;言浹備 之說為是,則據三世之論誤。二者相伐而立其義,聖 人之意何定哉?凡紀事言年月日者,詳悉重之也。《洪 範》五紀,歲、月、日、星紀事之文,非法象之言也。紀十二 公享國之年,凡有二百四十二,凡此以立三世之說 矣。實孔子紀十二公者,以為十二公事,適足以見王 義邪?據三世,三世之數,適得十二公而足也。如據十 二公,則二百四十二年不為三世見也。如據三世,取 三八之數,二百四十年而已,何必取二說者?又曰:「欲 合隱公之元也,不取二年。隱公元年不載於經。」夫《春 秋》自據三世之數而作,何用隱公元年之事為始?須 隱公元年之事為始,是竟以備足為義,據三世之說, 不復用矣。說隱公享國五十年,將盡紀元年以來邪? 中斷以備三八之數也。如盡紀元年以來三八之數 則中斷。如中斷以備三世之數,則隱公之元,不合何 如?且年與月日,小大異耳,其所紀載,同一實也。二百 四十二年謂之據三世,二百四十二年中之日月必 有數矣。年據三世,月日多少何據哉?夫《春秋》之有年 也,猶《尚書》之有章。章以首義,年以紀事,謂《春秋》之年 有據,是謂《尚書》之章亦有據也。

說《易》者皆謂伏羲作八卦,文王演為六十四。夫聖王 起河出圖,洛出《書》。伏羲王《河圖》從河水中出,《易》卦是 也。禹之時得《洛書》,書從洛水中出,《洪範》九章是也。故 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範》以治洪水。古者烈山氏 之王得《河圖》,夏后因之曰《連山》。烈山氏之王得《河圖》, 殷人因之曰《歸藏》。伏羲氏之王得《河圖》,周人曰《周易》。 其經卦皆六十四,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世 之傳說《易》者,言伏羲作八卦,不實其本,則謂伏羲真 作八卦也。伏羲得八卦,非作之;文王得成六十四,非 演之也。演作之言,生于俗傳,苟信一文,使夫真是幾 滅不存。既不知《易》之為《河圖》,又不知存于俗何家《易》 也,或時《連山》《歸藏》,或時《周易》。案禮,夏、殷、周三家相損 益之制,較著不同。如以周家在後,論今為《周易》,則禮 亦宜為《周禮》。六典不與今禮相應,今禮未必為周,則 亦疑今《易》未必為周也。案左丘明之傳,引周家以卦 與今《易》相應,殆《周易》也。說禮者皆知禮也,為禮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