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9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友。惠公夫人,號曰仲子,生而怪奇,文在其手。張良當 貴,出與神會。老父授書,卒封留侯。河神故出圖,洛靈 故出書。竹帛所記,怪奇之物,不出潢洿。物以文為表, 人以文為基。棘子成欲彌文,子貢譏之,謂文不足奇 者,子成之徒也。

「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 為優。」或曰:「文儒不若世儒。世儒說聖人之經,解賢者 之傳,義理廣博,無不實見,故在官常位,位最尊者為 博士,門徒聚眾,招會千里,身雖死亡,學傳於後。文儒 為華淫之說,於世無補,故無常官,弟子門徒,不見一 人,身死之後,莫有紹傳,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答 曰:「不然。夫世儒說聖情共起並驗,俱追聖人,事殊而 務同,言異而義鈞。何以謂之文儒之說,無補於世。世 儒業易為,故世人學之多,非事可析第,故官廷設其 位。文儒之業,卓絕不循,人寡其書,業雖不講,門雖無 人,書文奇偉,世人亦傳。彼虛說,此實篇,折累二者,孰 者為賢?案古俊乂,著作辭說,自用其」業,自明於世。世 儒當時雖尊,不遭文儒之書,其跡不傳;周公制禮樂, 名垂而不滅;孔子作《春秋》,聞傳而不絕;周公、孔子,難 以論言。漢世文章之徒,陸賈、司馬遷、劉子政、揚子雲, 其材能若奇,其稱不由人;世傳《詩》《書》,魯申公書家千 乘;歐陽公孫不遭太史公,世人不聞。夫以業自顯,孰 與須人乃顯?夫能紀「百人」,孰與廑能顯其名。

或曰:「著作者,思慮間也,未必材知出異人也。居不幽, 思不至使著作之人總眾事之。凡典國境之職,汲汲 忙忙,或暇著作,試使庸人,積閒暇之思,亦能成篇八 十數。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髮,何暇優游 為麗美之文於筆札?孔子作《春秋》,不用於周也。司馬 長卿不預公卿之事,故能作《子虛》之賦;揚子雲存中」 郎之官,故能成《太元經》,就法言。使孔子得王,《春秋》不 作長卿。子雲為相,賦元不工籍。答曰:「文王日昃不暇 食」,此謂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髮,為周改法而 制。周道不弊,孔子不作,休思慮間也。周法闊疏,不可 因也。夫稟天地之文,發于胸臆,豈為間作不暇日哉? 感偽起妄,源流氣烝。管仲相桓公,致「於九合;商鞅相 孝公,為秦開帝業。然而二子之書,篇章數十。《長卿》《子 雲》,二子之倫也。俱感,故才並;才同,故業鈞。皆士而各 著,不以思慮間也。問事彌多而見彌博,官彌劇而識 彌泥。居不幽則思不至,思不至則筆不利。嚚頑之人, 有幽室之思,雖無憂不能著一字,蓋人材有能,無有 不暇,有無材而不能思,無有知而不能著,《有鴻材》欲 作而無起,細知以問而能記。」蓋奇有無所因,無有不 能言,兩有無所睹,無不暇造作。

或曰:「凡作者精思已極,居位不能領職。蓋人思有所 倚著,則精有所盡索。著作之人,書言通奇,其材已極, 其知已罷。」案古作書者,多位布散槃解,輔傾寧危,非 著作之人所能為也。夫有所偪,有所泥,則有所自,篇 章數百。呂不韋作《春秋》,舉家徙蜀;淮南王作《道書》,禍 至滅族;韓非著治術,身下秦獄。身且不全,安能輔國? 「夫有長於彼,安能不短於此?深於作文,安能不淺於 政治?」答曰:「人有所優,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非劣也,志意不為也;非拙也,精誠不加也。志有所存, 顧不見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稱干將之利, 刺則不能擊;擊則不能刺;非刃不利,不能一旦二也。 蛢彈雀則失鷜,射鵲則失鴈。方員畫」不俱成,左右視 不並見。人材有兩為,不能成一。使干將寡刺而更擊 蛢,舍鵲而射鴈,則下射無失矣。人委其篇章,專為攻 治,則子產、子賤之跡不足侔也。古作書者多立功,不 用也。管仲、晏嬰功書並作,商鞅、《虞卿》篇治,俱為。高祖 既得天下,馬上之計未敗。陸賈造《新語》,高祖粗納采, 呂氏橫逆,劉氏將傾,非陸賈之策,帝室不寧。蓋材知 無不能,在所遭遇,遇亂則知立功,有起則以其材著 書者也。出口為言,著文為篇。古以言為功者多,以文 為敗者希。呂不韋、淮南王以他為過,不以書有非,使 客作書,不身自為。如不作書,猶蒙此章。章之禍人,古 今違屬,未必皆著作,材知極也。鄒陽舉疏,免罪於梁, 徐樂上書,身拜郎中。材能以文,其為功於人何嫌?不 能營衛其身。韓蚤信公子非,國不傾危。及非之死,李 斯如奇,非以著作材極,不能復有為也。春物之傷,或 死之也。殘物不傷,秋亦大長。假令非不死,秦未可知。 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已能令其言 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或曰:「古今作《書》者非一各穿鑿。夫《經》之實傳,違聖人 質,故謂之蕞殘,比之玉屑,故曰蕞殘滿車,不成為道; 玉屑滿篋,不成為寶。前人近聖,猶為蕞殘,況遠聖從 後,復重為者乎?其作必為妄,其言必不明,安可采用 而施行?」答曰:「聖人作其經,賢者造其傳,述作者之意, 採聖人之志,故經須傳也,俱賢所為,何以獨謂經傳」 是,他書記非?彼見經傳傳經之文,經須而解,故謂之 是。他書與書相違,更造端緒,故謂之非。若此者,韙是 於五經。使言非。五經雖是不見聽。使五經從孔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