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易》《論語》,乃其格言耳。」於乎!先生既有得於未發之中 矣,而尤注心於此書。然則《易》之太極、兩儀、闔闢、象器 之物,豈外於未發、已發之謂?先生既已用力於大本 之中者有「年,而又精義入神以致其用,利用安身以 崇其德,其所造將底於何思何慮之地,而不自覺矣。」 某末學,何足以知?先生敬因中夫君之命而序於首, 與欲學《易》者共焉。

季本易學四同八卷

按本自序易心學也隨時變易歸於中道故謂之易夫心之動靜陰陽而已矣陰陽往來其變無窮道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往者事之化來者幾之微事既

化,不可得而知矣。所可知者惟其幾耳,知幾而中在 是矣,故《易》以知來為要,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知 以藏往,神以知來,無他學也,於是憂民之迷於吉凶 也,而為之設卜筮以前民用,將與共立於無過之地, 此豈有所強哉?不過因其心之同,不待外求者而開 明之,使不昧於吉凶之幾,即其一念之覺,而得補過 以復於無咎。此伏羲作《易》之本意也。《易》為卜筮作,豈 若後世推測利害於形跡之粗哉?既有卜筮,則必有 貞、悔之二體,七、八、九、六之四象,雖未有辭,而卦已有 名,陰陽之變,可以無所不通矣。不然,則卦畫之具,將 安所用耶?禹謨曰:「龜筮協從。」是唐虞時同此卜筮也。 《洪範》曰:「龜從筮從」,是夏商時同此卜筮也。自伏羲之 後,卜筮之法未有改者,特以商政不綱,民罹罪咎;文 王拘於羑里,身經患難,憂民之迷,吉凶,亦猶伏羲也。 乃即伏羲所畫之卦,繫之彖辭,以發明其義,而《易》道 復興焉。雖其所言,于卦畫之情已皆全具,但未言其 變,則其蘊尚未顯然,故周公復作爻辭,其用九六,蓋 以變言也。變,即其所不變者,不變者因變而後顯,於 此見吉凶之幾焉,其實本文王之意也。故周公之爻, 即文王之《彖》,文王之彖,即伏羲之象。至於孔子之《象》 《彖》《爻傳》,則又不過解釋三聖之義而已。千聖一心,豈 有異學哉?顧自戰國以來,微言既絕,《易》師所傳,多失 其真,重以遭秦烈焰,民間易書因卜筮而獨全,而《繫 辭》《文言》《說序》《雜卦》諸傳汨於異說者為不少矣。世儒 信之,不折諸理,遂以為四聖之《易》不同,為說紛紛,竟 無歸一,以至於今,學者貿貿莫知適從也。豈有聖人 之教至於惑世如此哉?夫知來者,占也,覺於幾先之 謂也。此即獨知之處,人所不見而甚微者也。堯舜執 中之傳,所謂「道心惟微」者,惟此而已。故孔門得之世 守,以為謹獨之教,而其源則實開於伏羲之世矣。然 古人之學,以心而不以言,曰中曰微,自堯舜發之,故 語傳道者,自堯舜始耳。今觀《易》象,豈待堯舜而後知 道心之為微,微之所以為中哉?知聖道之同,則知《易》 學之同矣。本窺此學,踰三十年,輒不自揆,為書八卷, 名曰《易學四同》,而別於圖文、《餘辯》《蓍法》《別傳》,各分內、 外篇為四卷,以附其後,而言《易》者之得失,具可見焉。

又圖文餘辯序曰圖文者易中圖書之文也餘辯者辯諸儒說圖未盡之意也易之文始於河圖洛書而伏羲因之以畫八卦重之為六十四卦文王又演

之為乾坤、屯蒙,以至既、未濟之序,而繫之辭,《河圖》《洛 書》,天地自然之《易》,伏羲卦畫之陳,世傳先天之《易》,文 王卦辭之序,世傳後天之《易》,文王之《易》,在《說卦》本有 乾坤生男女之文,而後天之位,明列乾、坎艮震巽離 坤、兌八卦之方,故先儒說《易》,多據乾父坤母三男三 女之義,未有先天、後天之分也。至康節邵氏受《易》於 北海李之才,乃得伏羲四圖。史稱「邵堯夫事李之才, 受《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圖象,遂演伏羲先 天之旨,著書十萬餘言,行於世。」蓋至此而有先天之 名也。以伏羲為先天,則宜以文王為後天矣。然後天 之圖,未必文王所自作也;非惟後天之圖,未必文所 自作,雖先天自圓圖外,亦尚有可疑焉。其《河圖》《洛書》, 亦自李之才而傳,則康節之前,雖有其名,而亦未有 其定論。如劉牧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世亦皆宗其 說。至康節而始知「十為《河圖》,九為《洛書》。」蓋古之所傳 如此,然後說圖書者不相亂矣。蓋《易》者,陰陽往來而 已。由陰陽往來之義而言,則《河圖》盡之,《洛書》不過《河 圖》之演義耳。伏羲之《易》,豈外於天地自然之理哉?伏 羲不能外天地之理以為《易》,則文王亦豈能外伏羲 之《易》以有言哉?文王不能外伏羲之《易》以有言,則周 公亦豈能外文王之說以盡變哉?三聖之《易》,其揆一 也,孔子又安能別立一意而為之傳哉?故自伏羲、文 王之後,為圖漸密,皆後人發明羲、文未盡之意。如卦 變圖者,亦因周公爻辭之變而為之也,其餘雖有他 圖,何以加焉?朱子《本義》列《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 八卦方位、六十四卦次序、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 次序、八卦方位及卦變圖為九,而曰「有天地自然之 《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其說 經義因而不同,則非千聖一心之學矣。故「今以《本義》 之九圖為主,而先後之序,則以類相從。他圖有相發 明者,亦附見焉。義係於九圖者為內篇,不係於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