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第二十。此二十篇,盡全《易》之旨。凡二經、四《傳》、十翼,首 復古文,又從今文,各考訂注釋之,又舉所以注釋,述 凡例冠於前。喬於此三十餘年,稿凡數十易,尚未敢 以自信,妄謂可信於群聖諸賢之心哉。

來知德周易集注十六卷

按知德自序乾坤者萬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故上經首乾坤下經首男女乾坤男女相為對待氣行乎其間有進有退有往有來有常有變有

吉有凶,不可為典要,此《易》所由名也。盈天地間莫非 男女,則盈天地間莫非《易》矣。伏羲象男女之形以畫 卦,文王繫卦下之辭,又序六十四卦,其中有錯有綜, 以明陰陽變化之理。錯者,交錯對待之名,陽左而陰 右,陰左而陽右也。綜者,高低織綜之名,陽上而陰下, 陰上而陽下也。雖六十四卦,上乾坤、坎離、大過、頤、小 過、《中孚》,八卦相錯,其餘五十六卦皆相綜而為二十 八卦,并相錯八卦,共三十六卦,如《屯》《蒙》之類,雖《屯》綜 乎離,《蒙》綜乎坎,本是二卦,然一上一下,皆二陽四陰 之卦,乃一卦也。故孔子《雜卦》曰:「《屯》見而不失其居,《蒙》 雜而著」是也。故《上經》止十八卦,《下經》止十八卦。周公 立卦辭雖曰「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亦以陰陽之氣,皆 極於六。天地間窮上反下,循環無端者,不過此六而 已,此立六爻之意也。孔子見男女有象即有數,有數 即有理,其中之理,神妙莫測,立言不一而足,故所繫 之辭,多于前聖。孔子沒,後儒不知文王、周公立象,皆 藏於《序卦》錯綜之中,止以《序卦》為上、下經之次序,乃 將《說卦》執圖求跡。自王弼掃象而後,注《易》諸儒皆以 象失其傳,不言其象,止言其理。本朝纂修《易經性理 大全》,雖會諸儒眾注成書,然不過以理言之而已。均 不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雜卦》,不知後儒 卦變之非。於此四者既不知,則《易》不得其門而入。不 得其門而入,則其注疏之所言者,乃門外之粗淺,非 門內之奧妙。是自孔子沒而《易》已亡至今日矣。四聖 之《易》,如長夜者二千餘年,不甚可長嘆也哉!夫《易》者, 象也;象也者,像也,此孔子之言也。曰:「像者,乃事理之 彷彿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實事也,非真有實 理也。若以事論,金豈可為車?玉豈可為鉉?若以理論, 虎尾豈可履?左腹豈可入?《易》與諸經不同」者,無此事, 無此理,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則大小、遠近、精粗之理 咸寓乎其中,方可彌淪。天地無象,則所言者止一理 而已,何以彌淪?故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又如以某 卦自某卦變者,此虞翻之說也,後儒從而信之。如《訟 卦》「剛來而得中」,乃以為自《遯》卦來,不知乃綜卦也。《需》 《訟》「相綜」,乃《坎》之陽爻來于內而得中也。孔子贊其為 天下之至變,正在於此。蓋《乾》所屬,綜乎坤,《坎》所屬,綜 乎離,艮所屬,綜乎巽,震所屬,綜乎兌,乃伏羲之八卦, 一順一逆,自然之對待也,非文王之安排也。惟《需》《訟》 相綜,故《雜卦》曰:「需不進也,訟不親也。」若《遯》則綜《大壯》, 故《雜卦》曰:「大壯則止,遯則退也。」見孔子於《雜卦傳》昭 昭如此,而乃曰:「訟自遯來,失之千里矣。」德去孔子二 千餘年,且賦性愚劣,又居僻地,無人傳授,因父母病, 侍養未仕,乃取《易》讀於釜山草堂,六年不能窺其毫 髮,遂遠客萬縣深山之中,沉潛反復,忘寢忘食,數年 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又數年而悟文王《序卦》、孔 子《雜卦》,又數年而悟卦變之非,始於隆慶四年庚午, 終於萬曆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始成書,正所 謂「困而知之」也。既悟之後,始知《易》非前聖安排穿鑿, 乃造化自然之妙,一陰一陽,內之外之,橫之縱之,順 之逆之,莫非《易》也。始知至精者《易》也,至變者《易》也,至 神者《易》也;始知《繫辭》所謂「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錯 綜其數,非中爻不備,二與四同「功,三與五同功」數語, 及作《說卦》《序卦》《雜卦》於《十翼》之末。孔子教後之學《易》 者,亦明白親切,但人自不察,惟篤信諸儒之志,而不 留心詳審。孔子《十翼》之言,宜乎長夜至今日也。《注》既 成,乃僭於伏羲、《文王圓圖》之前新畫一圖,以見聖人 作《易》之原。又畫《八卦變六十四卦圖》,又畫《八卦所屬 相錯圖》,又畫《八卦所屬自相綜,〈文王序卦正綜圖〉》,又 畫八卦四正四隅相綜。《文王序卦雜綜圖》,又發明《八 卦方正》及上下經篇并各字義,又發明《六十四卦啟 蒙》,又考定《繫辭上下傳》,又補定《說卦傳》,以廣八卦之 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發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訓釋 象義、字義及錯綜義,後加一圈,方訓釋本卦本爻,正 意,象數言於前,義理言於後。其百家注《易》諸儒雖不 知其象,不知序卦雜卦及卦變之非止言其理,若於 言理之中間有不悖於經者,雖一字半句,亦必採而 集之,名曰《周易集注》。庶讀《易》者開卷豁然,可以少窺 四聖、宗廟百官於萬一矣。

按郭子章序易之為書潔靜精微古今稱知易者在漢則揚子雲在宋則邵堯夫揚之言曰宓犧氏綿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

然後發天地之藏,定萬物之基。邵之言曰:「太極既分, 兩儀立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