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六十一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三

  宋李綱梁谿易傳內篇自序

  李綱梁谿易傳外篇自序

  朱震周易集傳易圖易叢說進表 自序

  郭雍家傳易說自序

  沈該易小傳自序

  張行成元包數總義自序

  張行成周易通變自序 進易書狀

  都潔易變體張九成序

  趙彥肅復齋易說行實 喻仲可跋 許興裔跋

  吳沆易璇璣自序

  李椿年逍遙公易解胡銓序

  李衡周易義海撮要自序 周汝能後序

  楊萬里誠齋易傳自序 後序 吳澂跋 鄭希聖跋 朱良育跋 張時

  徹序

  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自序

  曾穜大易粹言自序 程九萬跋 李祐之跋 張嗣古跋

  呂祖謙古易自序 朱熹跋 又辯

  呂祖謙古易音訓朱鑑跋 王柏序

  朱熹易學啟蒙自序

  朱熹蓍卦考誤自序

  朱熹損益象說黃榦跋

  朱鑑集文公易說自序

  張浚紫巖易傳張獻之跋 郭朴後序

  劉文郁周易宏綱楊萬里序

經籍典第六十一卷

易經部彙考三

宋李綱梁谿易傳內篇十卷

按綱自序內篇六經皆所以載道而易以道陰陽故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天道備矣聖人繫辭焉而明吉凶以盡人事所以和同天人之際而使之無間也古

文:日月為易,日,陽也;月,陰也。月遄日邁,一晝一夜,相 推而生明。陽奇陰偶,一剛一柔,相推而成卦。故曰:「陰 陽之義配日月。」又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聖人觀變 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卦爻具而謂之 《易》者,蓋專以變易為義,先儒謂《易》含三義,有不易、簡 易之意者,非也。故自太極兆而為奇偶,自奇偶積而 為乾坤,自乾坤索而為六子,自八卦相重相錯而為 六十四卦,無非變者。六爻之義,《易》以貫,變動不居,周 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 此所以謂之《易》歟!易也,道也,神也,異名同實,其旨一 也。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 三者渾淪而不相離,語其大則範圍天地,語其小則 充足毫末,刻雕眾形,橐籥萬化,自有形至于無形,自 有心至于無心,莫不綜攝乎此,則《易》之為書何為者 耶?載此而已。剛柔有自然之位,進退往來,有自然之 序,消息盈虛,有自然之理;皆所以載天道也,而人事 存焉。是以聖人察卦爻之變,因其有是象,則繫之以 是辭,以愛惡情偽之相感為吉凶悔吝之端,以君子 小人之相長為治亂安危之本。其所以告之使避凶 趨吉,雖不離于日用之間,而精義入神有出于思為 之表。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致于命。此 學者所以不可不盡心也。《周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 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 六十有四,則自伏羲畫八卦,因而重之,六十四卦已 陳矣。《連山》,夏《易》也,以艮為首,故曰《連山》;《歸藏》,商《易》也, 以坤為首,故曰《歸藏》。孔子觀商道于宋,得乾坤焉,蓋 《歸藏》之書。然而讀《易》韋編,至于三絕,作《彖象》《文言》諸 篇以贊明之,則三《易》之書,至《周易》而後大備。故韓宣 子適魯,見《易象》及《春秋》,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 之所以王矣。《易》卦先後之序,與彖爻之辭,皆文王造 始而周公續終之,故有「王用享于岐山,箕子明夷,利 貞」之語。不然,韓宣子何以知周公之德哉?孔子于《易》, 其說尤詳,而《論語》記群弟子問答,獨罕于《易》,故曰:「子 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以《詩》《書》《執禮》為雅言,則 《易》罕言矣。豈非《易》者天道所在,而性與天道,雖子貢 亦有所不得聞故耶?秦焚《詩》《書》《易》以卜筮之書而幸 存。今餘經類多亡闕,而《易》獨為完經。蓋天相之以垂 訓于萬世,使一卦一爻有不備者,則乾坤或幾乎熄 矣。漢晉間如九師之流,一主于象數而不稽義理,故 其取象,蔓衍迂闊,多悖聖人之意。自王輔嗣以來及 近世學者,一主于義理而不求象數,故其訓義與象 相違,因失聖人之意者亦不為少,二者胥失也。夫聖 人極數以定象,立象以盡意。象數者,《易》之所自作而 義理寓焉。舍象數以求意,是猶舍筌蹄而求魚兔,捐 麴糵而求酒醴也。魚兔得然後筌蹄可忘,酒醴成然 後糟粕可棄,故必質諸象數而不謬,考諸義理「而不 惑,六通四闢,無所滯礙,然後聖人之意可見焉。」孔子 彖象,蓋兼之矣。然而象少義多者,深其阜,眇其根,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