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作上官求賞者耳。

夏后氏作連山易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經卦皆八, 別皆六十有四。」

《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鄭易贊》云:「夏曰連山。」皇甫謐《記》亦云:夏人因炎帝曰連山。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人統艮正月,故以艮為首。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連山。 按《山海經》,「伏羲氏得《河圖》,夏后因之,曰連山。」按玉海等書皆

引此條,今考《山海經》不載,姑存之。

按桓譚《新論》,「連山八萬言。」

按:《博物志》、「《太古書》,今見存有《神農經》《山海經》,或云禹 所作《周易》。」

按《北史劉炫傳》:「時牛弘奏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乃 偽造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 賞而去。後人有訟之,坐除名。」

按《隋書經籍志》,「梁元帝《連山》三十卷。」

按《唐書藝文志》:《連山》十卷。又梁元帝《連山》三十卷。 按《易正義》,鄭元云:「夏曰連山,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 按姚信《易注》:「連山氏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按《通志》,《連山》十卷,夏后氏《易》,至唐始出,今亡。又云:「《連 山》用三十六策。」

按明史官焦竑《經籍志》:「《連山》十卷。」夏《易》。

按朱震《易叢說》:「《連山》首艮者,八風始於不周,實居西 北之方,七宿之次,是為東壁營室,於辰為亥,於律為 應鍾,於時為立冬,此顓帝之曆所以首十月也。無闔 則無闢,無靜則無動,此《歸藏》所以先坤與?」又曰:「伏羲 畫卦,乾上坤下,立天地之位。《歸藏》先坤後乾,首萬物 之母。《連山》,乾始于子,坤始于午。至《周易》尊乾卑坤,其 體乃定;艮、震、巽、離、坤、兌、乾、坎,連山」之序也,而《易》兼用 之。

按:《玉海帝王世紀》引《連山易》曰:「禹娶塗山之子,名曰 攸女。」《水經注》引《連山易》曰:「有崇伯鯀,伏于羽山之野。」 孫盛以為夏禹重卦。張行成曰:「夏曰連山,天易也。」

按連山易通志稱至唐始出而隋書已有之但隋書稱梁元帝撰附入五行類不入易經而唐書又兩載之豈所稱梁元帝撰者又一連山耶抑隋開皇時牛弘請購遺書劉炫所偽造者或即托之梁元帝撰耶不然元帝既有連山劉炫何煩偽造今與歸藏並列于前以備參考

殷王之世,作《歸藏易》。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經卦皆八, 別皆六十有四。」

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杜子春云。「《歸藏》黃帝易。」子春之意,宓羲、黃帝造其名,夏、殷因其名以作《易》。皇甫謐云:「殷人因黃帝曰《歸藏》,《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于其中。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故以坤為首。」

簭人掌三《易》,二曰《歸藏》。 按《禮運》,孔子曰:「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 吾得坤乾焉。」

得商陰陽之書,其書存者有《歸藏》。

按桓譚《新論》《歸藏》四千三百言而立數。

按《文心雕龍》《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嫦 娥奔月。」

按《隋書經籍志》,「《歸藏》十三卷。」晉太尉參軍薛貞撰 按《唐書藝文志》:「司馬膺注《歸藏》十三卷。」

按孔穎達《易經正義》:「《歸藏》偽妄之書,非殷《易》也。」又《雜 卦正義》,聖人因時隨宜,不必皆相因襲,故《歸藏》名卦 之次,亦異于時。

按《宋史藝文志》:「薛貞注《歸藏》三卷。」

按《崇文總目》:「《歸藏》三卷,漢初有《歸藏》,已非古經。」今書 三篇,不可究矣。

按《中興書目》:《歸藏》薛貞注,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 篇,文多缺亂,不可訓釋。

按朱震《易叢說》:「《歸藏初經》者,伏羲初畫八卦,因而重 之者也。」其經初乾,初奭。初《艮》,初《兌》,初《犖》:初離初 釐初巽卦皆六畫,即八卦也。八卦既重,爻在其中。 按《通志》,《連山》亡矣。《歸藏》,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今亦 亡。隋有薛貞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經》《齊母》《本蓍》三 篇而已。言占筮事,其辭質,其義古。後學以其不文,則 疑而棄之,往往《連山》所以亡者,復過于此矣。獨不知 後世之人能為此文乎?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 哉。以」《周易》校商《易》,則周商之文質可知也;以商《易》校 夏《易》,則商夏之文質又可知也。三《易》皆始乎八,而成 六十四,有八卦即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非至周而 備也。但法之所立,數之所起,皆不相為用。《連山》用三 十六策,《歸藏》四十五策,《周易》四十九策。誠以人事代 謝,星紀推移,一代一謝,漸繁漸文,又何必近耳目而 信諸,遠耳目而疑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