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見也,未嘗聞也,亦未嘗和也,復倡而為之說,與夫 前之倡者偶同焉,天下其不信之乎?借令不信,而三 人者亦可以自信矣。非同焉之可信也,不約而同焉 之可信也。《易》之八卦,其畫各三者,曰:此卦也。」予曰:「卦 者其名,而畫者非卦也,此伏羲氏初制之字也。」聞者 愕焉曰:「嘻!甚矣,其好異也。」予亦疑之。淳熙戊申,予與 亡友延之同寮,因語及之,延之大喜曰:「此古人未嘗 言,平生未嘗聞也。」予猶疑之。今年三月,吾鄉之士南 昌劉文郁從周,示予以其所著《周易宏綱》一書,亦曰: 「八卦者,古之文字也。」予然後釋然不疑矣。予之說從 《周》未嘗聞也,而《從周》之說予同焉;從周之說予未嘗 聞也,而予之說從《周》同焉。不曰古有是事乎?古無是 事而吾二人為之設,不可也;古有是事而吾二人為 之說,亦不可乎?君子之談經,可不可之間耳。信與不 信,奚問哉?予獨喜與從周,乃有不約之同也。夫約而 同者,同之私也;不約而同者,同之公也。既公矣,天下 信之可也,不信亦可也。然予之所喜,非喜從周之同 乎予也。夫喜人之同乎己者,亦私也,予蓋喜予之同 乎從周也。慶元庚申十一月,從周受署歸,榮其親首 來謁予,予始識之,與之晤語,愛其壯而且敏,竊自嘆 予之老且衰也。今也,以衰老之思,乃偶同壯且敏者 之說,然則予之老且衰,其尚可少進也乎?此予之所 喜也。以予之喜,揆從周之心,從周獨不喜哉?雖然,此 《易》之小學之事也,未及乎《易》之道也。從周蓋深于《易》 之道者也。既以《易》學鳴上庠中文科矣,初任雷之郡 博士,雷之士無遠近,奔走而來學《易》焉,不惟雷之士 也。嶺以南士無遠近,亦奔走而來學《易》焉,不惟嶺以 南之士也,海以南士無遠近,亦奔走而來學《易》焉。遂 以其口講者綴而為此書。其于天人事物之理,君臣 父子之分,仁義道德性命之蘊,君子小人消長之機, 天下國家治亂之柢,聖賢君子出處進退之節,皆由 至白以鉤夫至元,自至弘以察夫至纖。其于學者學 《易》,蓋涉鉅海之堅航,陟泰山之修梯歟。雖然,其往梯 航也,其至非梯航也。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33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