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六十三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五

  宋王宗傳易傳自序 林焞序

  易袚周易總義易學舉隅陳章序

  趙以夫易通自序

  趙汝梅周易輯聞自序

  趙汝梅易雅自序

  趙汝梅筮宗自序

  李燾周易古經自序 吳仁傑跋

  朱元昇三易備遺自序 子士立跋 林千之序 葛寅炎序

  胡方平周易啟蒙通釋自序 熊禾跋 劉涇跋

  何基易學啟蒙發揮自序 王柏後序

  王湜易學自序

  薛季宣古文周易自序

  莊綽揲蓍新譜薛季宣序

  黃庶先易圖文同跋

  尹躬易解胡銓序

  周燔九江易傳自序

  詹體仁周易象數總義真德秀序

  胡謙易說易林魏了翁序

  司馬子已先後天圖魏了翁跋

  林叔清古易魏了翁跋

  徐相周易直說趙與訔序

  趙共父古易補音樓鑰跋

經籍典第六十三卷

易經部彙考五

宋王宗傳易傳三十卷

按宗傳自序易不可以易言也蓋自漢魏以來世之言易者特多於他經而其失也比之言他經者亦多此其故何也易而言之之故也夫人之情有所難乎

此也,則必有所畏謹乎此,而後獲免輕議乎此之失。 苟惟有所易也,則將爭奇競巧而不知《中庸》之為至 德,騁私任臆而不知正直之為王道。如是則擇焉不 精,語焉不詳,貿貿然不知朱紫苗莠之固有其辨,而 吠聲覘影之流始受其誤矣。昔者夫子蓋嘗致謹乎 此也,觀其言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 矣。夫學《易》而可以無《易》之過,此豈童心淺識者之所 能為也。故聖如夫子,亦曰:「吾猶有待焉耳。」聖人之心, 其不敢有所易如此也。而客有註《易》與《本草》孰先之 問為陶隱居者,則告之曰:「《易》先。」其說曰:「註《易》誤不至 殺人,《本草》誤人有不得其死者。」嗚呼!自斯人不至殺 人之言一發,而《易》之誤自此始矣。世之輕議是經者, 始紛紛矣。夫豈知《本草》誤誤人命,註《易》誤誤人心。人 心一誤。則形存性亡。為鬼蜮為禽獸。將無所不至其 誤。不亦慘於殺人矣乎!隱居之言曰:「《本草》誤人。有不 得其死者。殊不知註《易》誤人。有不得其生者。」可謂智 乎。或曰:若之何而可以無《易》之過。如吾聖人之學《易》 矣乎?曰:竊嘗聞之,綱「一舉而目張,領一挈而裘順。天 下之有是物也,孰從而然歟?是故有所謂形而上者 之制乎命,而後是物也得以肇其長短小大之形,吉 凶消長之變。世之言《易》者,孰不曰:捨是數不可以言 《易》也,捨是象不可以言《易》也。而聖如夫子,亦必曰:是 數與象,《易》所不廢也。然所以為是象與數者,或不知 其說」焉,則自一以往而有不可勝計之數,自形色貌 象以往而有不可勝計之象,雖夫子亦末如之何矣。 何也?聖人之於《易》,徒知據乎其會而已矣。據其會,則 凡憧憧於吾前者莫吾眩也。聖人之於《易》也,徒知立 乎其顛而已矣;立其顛,則凡紛紛乎吾下者莫吾廋 也。然則是數也,是象也,不知務其所以然之說也而 可乎?夫苟捨是而役役於不可勝計之地,此夫子所 謂《易》之過也。然則捨數與象不可以為《易》,而其過也, 乃數與象也,則金石草木所以為本草也,而其殺人 也,乃金石草木也。天下同知《本草》誤誤人命,而不知 《易》誤誤人心。吁,亦異哉!余不敏,一經之教,奉以周旋 有日矣。然學愈久而心愈雜,故雖疲神剔思於此,非 不勤且至也,而未嘗敢下輕議之筆。雖然,抑嘗思之, 加我之年,亦行甫及矣。進無用於時,退無補於身,不 於此時也而有所勉焉,豈其志歟?若所謂「無大過」,亦 不敢自謂果可無也,願就有道而正焉。

按林焞序性本無說聖人本無言童溪之論性然也易盡性書也而何至于多言我知之矣六丁敕易在天三爻吞易在人天而人之易其顯乎余與童溪生

同方學同,學同及辛丑第,知其出處甚詳。公性能酒, 飲已輒論《易》,嘗曰:「吾遠祖文中不善辨為負苓者詘? 使與我遇,當瞠目張膽。」滅其苓而譏之曰:「爾不有于 人,又何有于身?」自是與人言《易》不倦,而于二繫為詳。 出其門者十九青紫。既第之三年,教授曲江,越二年 而書成,大書其影曰:「三十卷之《易》書。」自謂無愧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