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六十五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七

  元郝經周易外傳自序

  郝經太極傳自序

  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自序 潘旦序

  吳澂易纂言自序 觀生跋 焦竑序

  何中易類象自序 程鉅夫後序

  陳櫟東阜老人百一易略自序 揭傒斯序

  黃超然周易通義自序

  黃超然周易發例自序

  余闕易說戴良跋

  保八易源奧義任士林序 牟瓛跋

  謝仲直易三圖袁桷序

  胡一桂易學啟蒙翼傳自序 後序

  鄭滁孫大易法象通贊自序 又進中天圖表

  齊履謙周易本說吳澂序

  石一鼇周易互言總論吳澂序

  俞琰周易集說自序 孟淳序 王都中序 李克寬序 白珽序 張瑛序

   顏堯煥序 楊載序 黃溍序 干文傅序

  俞琰易外別傳自序 琰子仲溫跋

  紇石烈希元周易集傳袁桷序

  黃氏春臺易圖黃淵序

  王天鐸易學集說天鐸子揮序

  胡祗遹易直解王惲序

  黃定子易說吳澂序

  陳禧周易略例補釋吳澂序

  楊龍易說綱要吳澂序

  侯克中大易通義袁桷序

  程璹易學啟蒙類編虞集序

經籍典第六十五卷

易經部彙考七

元郝經周易外傳八十卷

按經自序孔子承三聖之易為之作傳凡道德之要性命之理幽明之故生死之說天地人物之在夫意言象數之間者莫不充周表著推致其極易于是乎

集大成聖人大經大法之原,而不可加損焉。蓋數聖 人之制作,孔子復「以聖述聖」故也。後之人德未至于 聖,欲以一己之見求夫數大聖人之意,雖弊精極神, 不免于猜揣料量之私,不能造夫真。是或有見焉,而 不能純備,斷然自作,則違戾遠甚,是以紛紛藉藉,至 于今而不已也。夫《易》,聖人所以用道之書也。伏羲氏 按圖畫卦以述道,造書契以開斯文,統歷數千百年, 至于黃帝、堯舜氏而法制始備。又歷夏、商千有餘年, 而文王受命作周。重伏羲氏之卦,繫之辭而命之為 《易》。聖子周公,心傳口授,分其文而繫之辭,以斷其吉 凶。復六百有餘年,而孔子出焉。晚年讀《易》,而韋編三 絕,以求三聖之意,于是退而修經,推皇帝王伯之心, 而本乎伏羲,終于五霸,列為四經,而為《易》作傳,尊之 為經,以冠夫《詩》《書》《春秋》,使天下萬世共用一道。舉畫 前之固有,重後之逆數,造無窮之形器,壞無窮之形 器,而一《易》之用,不可勝窮矣。則伏羲氏述道,文王述 伏羲,周公述文王,孔子述三聖,世代相去,若此其甚 遠也,聖人之作,若此其鮮也;以聖述聖,若此其恭也。 至孔子而僅為成書,猶以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加 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則《易》之大不能一 聖人。當一世而為之,必數聖人;數十百世而僅成。以 孔子之聖,不敢自作曲為之說,而猶以為未既盡,而 懼或有過。後之人乃欲以一己之私,遽述數千載之 德業、四聖人之能事,又輒自作為,不亦難矣哉!且自 孔子歿,曾子、子思、孟子得其傳而著之書,雖皆《易》道, 而不及《易》中一言。繼而火于秦,雖幸而以卜筮之,故 《易》之書獨存。天下之人祗以卜筮視之,而其道不明 也。漢興,言《易》,自田何求其所自,謂,孔子授之商瞿、子 木而授受及何,何為傳數篇而不傳。自是學各專門, 原遠而末亦分矣。揚雄之學,最為深刻,準《易》作「元」,而 不述《易》道。東觀學者雖盛,而祇為傳注之學,亦各專 門自私,而明夫《易》道者亦鮮。魏正始間,王弼以二漢 之學為之注,唐世以為至當,而孔穎達為之疏,學者 至今宗之,殆亦專門之學也。寥寥千載,竟無聖人而 述聖人。家異傳,人異義,《易》道不可復聞矣。故王通謂: 「九師興而《易》道微,三傳作而《春秋》散。惡其師而專,專 而分,分而異,卒使聖人之意不可得而見也。」宋興,大 儒輩出,莫不以闡明《易》道為己任。于是華山陳摶肇 開宗統,而濂溪周惇頤、西都邵雍,遠探羲、文、周、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