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卜筮之數,灼如丹青矣,復祖尚元旨者又有之。若是 者詎容於得已也哉。故日月圖書之象數明,天地自 然之《易》彰矣。卦爻《十翼》之經傳分,羲、文、周、孔之《易》辨 矣。夏、商、周之《易》雖殊,而所主同於十筮。古《易》之變復 雖艱,而終不可違於古。傳授傳註,雖紛紛不一,而專 主理義,勿若卜筮上推理義之為實。夫然後舉要以 發其義,而辭變象占,尤所當講。明筮「以稽其法,而《左 傳》諸書皆所當備辨疑以審其是,而《河圖》《洛書》當務 為急。」凡此者,固將以羽翼朱子之《易》,由朱子之《易》以 參透夫羲、文、周、孔之《易》也。若夫《易緯》京、焦、《元虛》以至 《經世》《皇極內篇》等作,自卲子專用先天卦外,餘皆《易》 之支流餘裔。苟知其概,則其列諸《外篇》固宜,而朱子 之《易》卓然不可及者,又可見矣。抑又有說,朱子嘗曰: 「《易》只是卜筮之書,本非以設教。然今凡讀一卦一爻, 便如筮所得,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又求其理之所 以然者,而施之身心家國天下,皆有所用,方為善讀。 是故於乾坤當識君臣父子之分,於《咸》《恆》當識夫婦 之別,於震坎、艮、巽、離、兌當識長幼之序,於《麗澤》《兌》當 識朋」友之講習,以至謹言語,節飲食,當有得于《頤》。懲 忿窒慾,遷善改過,當有得于《損》《益》。不諂不瀆,以謹上 下之交,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 求,以為全身之道,當有得于《大傳》。即此而推,隨讀而 受用焉,是則君平依忠依孝之微意也,雖曰端策而

筮其根底所在亦何以尚此 按後序愚嘗觀東漢儒林傳曰光武遷洛陽其經牒祕書載之二千餘兩自此以後參倍于前靈帝世又詔諸儒正定五經刻

于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檢,樹之學門。 後董卓移都,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蘭臺、石室、宣明、 鴻都諸藏,典冊文章,競共剖散。及王允所收而西者 載七十餘乘,道路艱遠,復棄其半矣。後長安之亂,一 時焚蕩,莫不泯盡。嗟夫!使有天下國家者,誠垂意斯 文,嘉惠承學,取《五經》善本及諸家傳注有足採者,又 「推及子史傳記,有所關繫者,或鐫金石,或刻梨棗,摹 印頒降州縣學校。」又詔許經生學士得關假謄錄,以 相教授,則家有其書,人講其學,尚何至有一時泯盡 之憂哉!計不出此,徒知為祕府之藏,而不知藏于普 天之下,使老師宿儒容有聞名未見之書,盡付諸烈 焰,可勝惜哉!然《聖經》大道,如元氣周「流宇宙間,初未 嘗間斷。或托之於其人,或寄之於其書,或藏之廣谷 大川,或淪之遐陬僻壤,或散之燈火絃誦,紬繹著述 於頹檐敗屋之下,若有神物護持,終不使泯沒無傳 者。誠以斯文有關於天典民彝之重,世道升降,生民 休戚,山川草木,鳥獸魚鱉慘舒皆繫焉,有非偶然之 故者矣。」愚家藏《周易》傳注,自程、朱外僅十餘家。聞吾 州桂巖戴君夢薦晉翁伯仲城居滕君羽山臞家多 書,踵門而請,獲觀數十餘家。繼又訪諸前集賢學士 鄱陽初庵傅公左塾,邂逅王君希旦。葵初最嗜談《易》, 多見所未嘗,因得件列如此。其間有《宋志》、晁《記》所不 載者,通計若干家,往往古今撰述未止是也。姑以所 見例之,大抵義理文辭勝發揮卦爻象數變占者寥 寥間見,魏晉以下,談元無庸論矣。猶幸先代周、程、張、 卲諸大賢勃興,其於象數理義之學,直接千載不傳 之祕,而集厥大成於我朱夫子,作為《本義》《啟蒙》二書, 以繼往聖,開來學。先君子又有師傳之的,研精覃思, 遂成《啟蒙通釋》一編,窮極奧妙,發揮無隱。而一桂愚 不肖,又嘗附錄《纂注本義》書,梓行有年。尚恨孤陋寡 聞,《象釋疏略》。歲在戊申,復謀之先同志鄱陽汪君標 國表,得其手編諸家《易解》一鉅集,又自搜訪二十餘 家,重加纂輯,毗于《附錄》,用潰於成。然由今觀之,安得 盡閱前書,取其有補於卦爻象占者,以翼聖經,以存 講習之為得哉?螢燐增輝於太陽,亦區區之志焉爾。 小子狂簡,先覺之士,幸進而誨諸

鄭滁孫大易法象通贊七卷

按滁孫自序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滁孫下愚不移學易不得其津年踰五十探索先天圖忽得中天元景中天者非他是即天

也。由其運用合一居中,故曰中天。由其在生兩之後, 用九之前,故曰中天。適夫時位,德之稱也。其象藏于 互體,其義發見于文王周公孔子之辭。習焉者,察弗 精,語弗詳,迷其主宰之真,惑于分別之變。嘻!其久矣。 時方輯《周易記玩韻語》,入其大概。後十年北方館下 無事,得以貫穿源委,為《述考》等篇,因觸前聞康節邵 先生有曰:氣一而已,主之者乾也。神一而已,乘氣出 入乎有無生死之間,無方而不測者也。不知乾,無以 知性命之理。文公朱先生有曰:「一陰一陽,此是天地 之理。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之者善也。「乾道變 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繫辭》所謂「一陰一陽之 謂道,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此是中天「時位德業之大 綱領,文公舉以歸之于乾天,歸之于乾道,所言造化, 豈有異趨,二先生之語皆中天之元旨也。」于是始信 蠡窺,確然用力,以卒其業。歸老舊隱,疾病有間,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