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確語有益于世教者,名之曰《周易衍義》。極知僭踰, 願就有道而正焉。

任士林中易

按士林自序大哉易乎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如斯而已矣是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聖人設卦之宜也化而裁之存

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聖人作 《易》之旨也。《易》乎易乎,彰往而察來,鉤深而致遠,原始 而反終,其幾神矣。子曰:「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 其中于民。」此之謂也。《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 上下察也。然而子思沒,《中庸》之道不明,而《易》隱矣。予 生千載之後,獨抱全經,潛心研思,亦既有年,然後豁 然始悟天地之變化,人事之始終,作為中《易》,分為上、 下篇。三。陳其卦所以極《河》《洛》之數,成大衍之用,體天 地之撰,盛德大業,「顯仁藏用。」一本《坎》《離》《頤》《大》《小過》之 妙,《既》《未濟》《隨》《蠱》之幾,《井》《噬嗑》《賁》《困》之感,《屯》《鼎》《革》《蒙》之 推,聖人通變立言之旨,粲然甚明。格物、致知,誠意、正 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盡在是矣,可不究乎?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夫 子之所以為聖也。

石伯元周易演說

按王禕序周易演說京兆石君伯元之所著也石君之言曰聖人之作易也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必如是,故天下後世之人悉能知而行之。在天則道 氣之變通也,在人則日用之事業也,此聖人所以為 生民立命者也。自漢以下,《易》道無傳,諸儒之傳注百 有餘家。然考象辭者,或泥于術數;談義理者,或淪于 空虛。以故聖人設卦觀象贊辭而明吉凶,以為開物 成務之用者,其本旨因晦而不明。夫《易》道不可以傳 「注求,求《易》道于傳注,則其道為愈不明矣。」于是諸儒 之說悉棄勿取,間獨取《河》《洛》二圖以玩索之,一旦恍 然若心領其義而神會其旨者,遂乃筆而為書,每卦 有說,其引物指事也為甚近,其析理陳義也為甚著, 大抵專以明象為要,取之有所從,推之有所用,非苟 為空言而已。至于《河圖》《洛書》之數,重卦、變卦、揲卦之 法,又為十有二圖,以發揮其要指,總名之曰《周易演 說》。其言皆出于自得之妙,而未嘗有所蹈襲者焉。余 嘗以謂君子之為言,不必取異于人,亦不必務同于 人也。求與人異,是驕己以勝夫人也;求人之己同,是 強人以隨乎己也。要皆失之偏,而不能適乎至當。今 石君之于《易》,非故與「人為異同也。推其所自得者以 為言,以求夫至當之適,故不能無異同焉耳。雖其所 以合乎聖人者,非人所能知,苟非其自信之篤,烏能 及是哉!」抑余論之,《易》至程子為《傳》,始一于言理,及朱 子《本義》又專夫卜筮,其道蓋已甚明。《演說》之書,石君 以為繼程子而作。然非唯諸儒之傳注有所不取,而 于程「子、朱子之說有不合焉,亦不恤也。」嗟乎!石君其 誠篤于自信者乎?君在異時,嘗舉鄉貢進士為陝西 第一,已而隱不仕。關輔之學,未能或之先,而今亦老 矣。蓋其學受于賈仲元氏,而賈氏學于蕭貞敏公、同 文貞公,一出于正者也。石君以余能相知也,出其所 為《演說》者屬余序,余不得辭。世之不知君者,因余言 而求之,則其為《書》固可得而知也。

鄭玉程朱易契

按玉自序伏羲畫八卦而文籍生則易于諸經為首出秦焚典籍而易獨存則易視諸經為全書天地萬物之理古今萬事之變易無不具吉凶消長之故進

「退存亡之幾,《易》可前知,所以為潔靜精微之教,而示 人以開物成務之道也。《易》其可一日不講乎?」予自中 年即有志于是書,學陋識卑,不敢有所論著。至正壬 辰,蘄黃紅巾攻陷吾郡,禍及先廬。累世藏書,無片紙 存者,求之親舊,悉皆煨燼,雖欲一《周易》白文讀誦,亦 不可得。後三年乙未,被召至四明,始從友人胡伯仁 氏假得程朱傳義,歸來山中,日誦一卦,似若有所得 者,折中二先生之說,合為一書,名曰《程朱易契》。間有 一二己見,不敢附入,始有僭越論著之意,又以無書 考據而止。丁酉之秋,復避亂淳安之梓桐源,出入澗 谷,上下林壑,寂寥無事,心地湛然。因思天地一易也, 古今一易也,人物一易也,而吾身亦一《易》也。自天地 而斂之以至于吾身,《易》之體無不備。自吾身而推之 以至於天地,《易》之用無不周。又以吾身而論之,「心者, 《易》之太極也。血氣者,《易》之陰陽也。四體者,《易》之四象 也。進退出處之正與不正,吉凶存亡之所由應者,《易》 之用也。」如此則近取諸身,而《易》無不盡矣。雖無書可 也,無畫可也,又何有于傳注乎?又何事于考據乎?況 伏羲作《易》,文王繫之辭以明其卦,周公繫之辭以明 其爻者,《經》也。孔子為之彖、為之象、為之《文言》,所以釋 文王之卦辭;為之《小象》,所以釋周公之爻辭。其源委 綱領之論,不可附入各卦者,則為之總論,號《繫辭》上 下篇。其各卦義有未盡者,則發凡例于《繫辭》之中,又